小学生美术学习的特点

如题所述

(1)小学生生理发展特点

小学生处于幼儿期进人儿童期的阶段,是最具有儿童画特点的阶段。

从生理上看,小学生的神经系统迅速发育,额叶显著增大,对其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控制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与儿童美术学习直接有关的是手部关节肌肉感觉的发展,7—12岁儿童手腕骨(管形骨的末端)还没有同横膈膜结合起来,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儿童手部肌肉也在不断发展,肌肉力量不断增加,从7—12岁,握力约可增加一倍。大肌肉群发育先于小肌肉群,手部小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日益增加,脑、眼、手协调动作的能力也逐步形成,画出的形象也就越来越细致、深入,但远未成熟,还不能胜任细微和持久用力的工作。

(2)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全部心理过程仍保留不少无意性、情绪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觉笼统而不精确。颜色视觉方面,若7岁儿童的颜色差别感受性是100%,9岁可平均提高45%,11岁时可提高60%,10岁儿童这种能力发展得最快。女孩的颜色视觉能力比男孩略高一些。7岁儿童的视觉感受性增长最快,小学儿童视觉调节能力也发展很快,尤其是在10岁的时候。

低年级学生在观察画片、标本或实物时多凭经验或兴趣,容易离开观察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对于形状常常表现出笼统、不精确与综合特点,所画形象具有“符号化”特点。中、高年级学生形状、大小知觉能力不断发展。某些学生开始觉察到画得不像,也说明知觉水平的发展,只是绘画能力跟不上。低年级学生方位概念模糊,仍有“透明画”、多维空间的现象,中年级之后才会掌握较客观的方位。

小学生的主导活动从游戏转向系统的文化学习,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低年级儿童的注意主要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情境性和学生的情绪状态,连续集中注意的时间7—10岁儿童为20分钟左右,10到12岁儿童为25分钟,由于美术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往往能保持更长的稳定性。四、五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注意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在各种注意特性中,儿童最早发展的是注意的广度,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都有相当的发展,这对小学生的观察、美术作业评讲、欣赏都提供了心理的保证,也使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能够反应迅速、动作麻利等。

在记忆方面,7—8岁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幼儿差别不大,而9一11岁儿童所能记忆的材料将比幼儿增加一倍以上。小学生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的优势明显,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的识记迅速发展,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鲜明的形象对识记的数量、速度和保持性有很大影响。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惟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从具体形象思惟逐步向抽象逻辑思惟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惟仍与感性经验、具体形象性相联系,这对小学生美术教学十分有利。在10—12岁之间会出现一次思惟的飞跃或质变,并与美术教学中发生“青少年危机”有关。小学生逐步从大声思惟向无声思惟过渡,并学会调节、检査或论证自己的思惟过程,抽象思惟的自觉性开始发展,初步具备了人类思惟发展的完整结构。

系统的教育使小学生言语有了新的发展。小学生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发展极快,与口头言语中词汇董相比,约在四年级左右书面言语占了优势,加上对语法知识的教学和内部言语的日益复杂和发展,在高年级时写作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学会了对自己所要说、所要做的思想活动本身作为思考对象来进行分析、思考。积极的美术活动有助于言语的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再造性、幻想性。中高年级之后,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迅速增长,无意想象逐渐减少,但仍起作用;想象中再造性逐渐减少,而对表象的创造曰益明显,高年级学生可以想象出直接经验中从未有过的事物;想象更富有现实性,从远离现实的童话式幻想逐步向现实主义幻想发展。现代儿童的生活、阅历更丰富多彩,又受到书刊杂志和影视文化中童话片、科学幻想片的影响,想象力比以前同龄儿童要丰富、活跃得多,致使他们的美术作业也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3)小学生个性品质特点

小学生的兴趣由肤浅向深刻发展,不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对事物发展的原因、结果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感兴趣,即积极的求知欲,兴趣开始具有稳定性、丰富性和间接性。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是:从对学习过程感兴趣逐渐变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逐渐产生兴趣的分化;开始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游戏因素的作用在中年级以后逐渐降低。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和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冲动性、易变性日益减少,但情绪仍对学习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也不断增加,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都开始产生和有所发展。他们开始关心学科内容及其更广阔领域(如文艺、科技等)里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开始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和事,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有了新的发展,但仍具有直接性、具体性、模糊性。审美观念初步形成,他们在看画片、美术作品时,能注意其中人物和故事等内容,随之产生对美丑进行评价,但是对它们的艺术水平和价值却仍不太在乎。

小学生的意志比较薄弱,但在教师要求下,在有目的的集体美术活动(如写生、创作过程)中,能产生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持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的气质、个性逐步明显,自我意识逐渐明显;好奇心较强,喜欢模仿,各种能力积极发展,是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生理基础,而成功的美术教学又将积极推动小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康发展。

(4)小学生美术发展特点

在低中年级小学生的美术作品中,充满了天真的幻想、纯朴的造形、绚丽的色彩、大胆的表现力,也有种种荒诞现象。在良好的美术教育的影响下,某些特点将逐渐减少而变得成熟起来。但是到了高年级,也会有部分学生的美术作业开始变得拘谨、呆板,出现因“画不像”而产生的“焦虑”情绪,逐渐出现“青少年危机”现象。在小学美术教育中,不应当强调美术作业的写实性要求,允许采用装饰的、表现的等不同风格,鼓励学生们大胆、自信地去画自己的感受,就有可能避免学生陷入“青少年危机”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5
小学生处于幼儿期进人儿童期的阶段,是最具有儿童画特点的阶段。
从生理上看,小学生的神经系统迅速发育,额叶显著增大,对其高级神经活动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控制小肌肉群的神经系统的机能尚未成熟。与儿童美术学习直接有关的是手部关节肌肉感觉的发展,7—12岁儿童手腕骨(管形骨的末端)还没有同横膈膜结合起来,骨化过程尚未完成。儿童手部肌肉也在不断发展,肌肉力量不断增加,从7—12岁,握力约可增加一倍。大肌肉群发育先于小肌肉群,手部小动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日益增加,脑、眼、手协调动作的能力也逐步形成,画出的形象也就越来越细致、深入,但远未成熟,还不能胜任细微和持久用力的工作。
<2>小学生认知发展特点
小学生的全部心理过程仍保留不少无意性、情绪性和具体形象性的特点。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感知觉笼统而不精确。颜色视觉方面,若7岁儿童的颜色差别感受性是100%,9岁可平均提高45%,11岁时可提高60%,10岁儿童这种能力发展得最快。女孩的颜色视觉能力比男孩略高一些。7岁儿童的视觉感受性增长最快,小学儿童视觉调节能力也发展很快,尤其是在10岁的时候。
低年级学生在观察画片、标本或实物时多凭经验或兴趣,容易离开观察的目的。低年级学生对于形状常常表现出笼统、不精确与综合特点,所画形象具有“符号化”特点。中、高年级学生形状、大小知觉能力不断发展。某些学生开始觉察到画得不像,也说明知 觉水平的发展,只是绘画能力跟不上。低年级学生方位概念模糊,仍有“透明画”、多维空间的现象,中年级之后才会掌握较客观的方位。
小学生的主导活动从游戏转向系统的文化学习,有意注意开始发展,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低年级儿童的注意主要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情境性和学生的情绪状态,连续集中注意的时间7—10岁儿童为20分钟左右,10到12岁儿童为25分钟,由于美术教学具有直观形象性特点,往往能保持更长的稳定性。四、五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开始占主导地位,注意到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征。在各种注意特性中,儿童最早发展的是注意的广度,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都有相当的发展,这对小学生的观察、美术作业评讲、欣赏都提供了心理的保证,也使他们在美术活动中能够反应迅速、动作麻利等。
在记忆方面,7—8岁儿童的记忆能力和幼儿差别不大,而9一11岁儿童所能记忆的材料将比幼儿增加一倍以上。小学生无意记忆和机械记忆的优势明显,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词的、抽象的识记迅速发展,积极的情绪体验和鲜明的形象对识记的数量、速度和保持性有很大影响。
小学时期是儿童思惟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从具体形象思惟逐步向抽象逻辑思惟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惟仍与感性经验、具体形象性相联系,这对小学生美术教学十分有利。在10—12岁之间会出现一次思惟的飞跃或质变,并与美术教学中发生“青少年危机”有关。小学生逐步从大声思惟向无声思惟过渡,并学会调节、检査或论证自己的思惟过程,抽象思惟的自觉性开始发展,初步具备了人类思惟发展的完整结构。
系统的教育使小学生言语有了新的发展。小学生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发展极快,与口头言语中词汇董相比,约在四年级左右书面言语占了优势,加上对语法知识的教学和内部言语的日益复杂和发展,在高年级时写作能力迅速发展。他们开始学会了对自己所要说、所要做的思想活动本身作为思考对象来进行分析、思考。积极的美术活动有助于言语的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的想象具有明显的无意性、再造性、幻想性。中高年级之后,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迅速增长,无意想象逐渐减少,但仍起作用;想象中再造性逐渐减少,而对表象的创造曰益明显,高年级学生可以想象出直接经验中从未有过的事物;想象更富有现实性,从远离现实的童话式幻想逐步向现实主义幻想发展。现代儿童的生活、阅历更丰富多彩,又受到书刊杂志和影视文化中童话片、科学幻想片的影响,想象力比以前同龄儿童要丰富、活跃得多,致使他们的美术作业也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3>小学生个性品质特点
小学生的兴趣由肤浅向深刻发展,不只停留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对事物发展的原因、结果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感兴趣,即积极的求知欲,兴趣开始具有稳定性、丰富性和间接性。小学生的兴趣特点是:从对学习过程感兴趣逐渐变成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逐渐产生兴趣的分化;开始对抽象因果关系的知识感兴趣;游戏因素的作用在中年级以后逐渐降低。
小学生情绪情感的稳定性和调控能力逐步增强,冲动性、易变性日益减少,但情绪仍对学习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情感内容日益丰富,情感的深刻性也不断增加,理智感、道德感和美感等都开始产生和有所发展。他们开始关心学科内容及其更广阔领域(如文艺、科技等)里的“是什么”和“为什么”;开始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评价人和事,责任感、义务感、友谊感、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等有了新的发展,但仍具有直接性、具体性、模糊性。审美观念初步形成,他们在看画片、美术作品时,能注意其中人物和故事等内容,随之产生对美丑进行评价,但是对它们的艺术水平和价值却仍不太在乎。
小学生的意志比较薄弱,但在教师要求下,在有目的的集体美术活动(如写生、创作过程)中,能产生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坚持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
小学生的气质、个性逐步明显,自我意识逐渐明显;好奇心较强,喜欢模仿,各种能力积极发展,是一个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变化的时期。儿童的身心发展为小学美术教学提供了生理基础,而成功的美术教学又将积极推动小学生身心各方面的健康
第2个回答  2022-01-15
具有开放性和生活性。侧重于学生个性和素质培养。强化审美教育。注重学生观察能力培养。
第3个回答  2022-03-09
自由,能够提升小孩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