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内添“活”字》中,曹操设置的这个谜语有什么特点?

如题所述

这个谜语的特点是巧妙的将物体的外形和字形相联系。

扩展知识:

会猜谜也善于制谜 曹操与谜语的经典故事

  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曹操只是军事家,一介武夫。其实,曹操不但精武而且善文,他到处网罗有治国用兵之术的人才,也多方招知名的文学之士,因此促进了建安时期文学的发展。曹操对文学的贡献不仅在风气的倡导上,同时作为一个诗人,他的创作成就也是巨大的,他的传世诗歌就有《龟虽寿》、《观沧海》等20多首。

  作为文学的“近亲”——谜语,曹操不但爱好,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制谜能手。我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一条完整的文义谜,是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篇》所载曹操与杨修同猜的《曹娥碑》上镌刻的“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这八个字分隐“绝妙好辞”四个字,距今有1500多年了。这个历史掌故在《三国演义》第七十一回有比较详细的叙述,大意是说:在《曹娥碑》的背面,镌刻有蔡邕所书写的“黄娟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当时连蔡邕的女儿蔡琰(文姬)也不解其意,曹操的众谋士也猜不透。主簿杨修与曹操动了脑筋后,猜出这句隐语是“绝妙好辞”,其解释是:“黄绢”乃颜色之丝也,色旁加丝是“绝”字;“幼妇”者,少女也,女旁加少是“妙”字;“外孙”乃女儿之子也,女旁加“子”是“好”字;“齑臼”乃受五辛之器也,辛旁加“受”即当今的“辞”字。这道在今天看来仍有一定难度的谜语被曹操猜中,其水平令人赞叹。
  曹操会猜谜也善于制谜,《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里,描写有一次曹操令杨修在相府建造花园一所。落成后,曹操亲临花园“视察”,他环顾四周后,不讲好歹,仅取笔在园门上写一个“活”字,然后扬长而去,其他人都不明其中奥秘。原来,这就是曹操制的谜,谜底就是对此园门的评价。杨修见了说:“丞相在门中添‘活’字,乃嫌其太阔也”。即令工匠再筑墙围,改修狭门。在这一回还描写了这样一件事:一天,塞北送酥糖一盒给曹操,曹操谜兴又生,只见他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字,置之案头。杨修见了,即取匙与众人分而食之。曹操故意问其原委,杨修答:“盒上明书‘一人一口酥’,岂敢违丞相之命乎?”曹操以笑肯定,这道谜也许称得上凑合结构式的早期字谜之一。
  相传,曹操有个娇俏的女儿,因无合意才郎而迟迟未嫁。后听说沛人丁仪,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是个饱学之士。一天,曹操特地接见丁仪,他吟了个字谜试其才学:“一字九横六竖,问遍天下不知。有人去问孔子,想了三天才识。”丁仪马上答出是个“晶”字。曹操点点头,又取出一张纸条:“道士腰间两柄锤,和尚肋下一条巾。就是平常两个字,难倒不少读书人。”丁仪略一沉思,含笑地手指谜中的“平常”二字。曹操见丁仪才智兼优,当下将女儿许配与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4
《门内添“活”字》中,曹操设置的这个谜语有什么特点?门内添“活”字传说三国时的杨修是猜谜高手。有一次,曹操命人造一座花园,花园造好之后曹操去看,也没说好坏,随手在花园的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于是去请教杨修。杨修心领神会,对众人说:“门内添‘活’字,乃‘阔’ 字也,丞相是嫌你们把花园门造得太宽大了。”众人听后便把花园的门重修了,曹操见后非常高兴。杨修通过什么方法猜出了谜底?运用 离合字形析字法。“析字”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采用析形、析义、析音等形式来表情达意的一种方法。 拓展故事:一合酥一天,塞北送给曹操一盒酥,曹操亲自在盒子上写下“一合酥”三个字,然后把酥放在了桌子上。杨修进来看见了,让人拿来汤匙,和众人分着吃完了。曹操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杨修回答说:“盒子上明白地写着‘一人一口酥’,我怎么敢违抗丞相您的命令呢?”3.有趣的谐音外甥打灯笼——照旧(舅)梁山泊的军师——无(吴)用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提示:歇后语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
第2个回答  2021-03-04
特点就是利用了原有的现实的门,加上手写的活,灵活方便

阔门事件:曹操曾经叫人建造花园,他看了后不给评语,只在花园的门上写一“活”字,杨修看了,即明其意,竟不问曹操,擅自命人把门修窄。
“园门阔事件”
杨修:“丞相嫌园门阔耳。”
曹操:虽称美,心甚忌之。

一合酥事件:曹操收到一合酥,在盒上写了“一合酥”,杨修见了,便叫人把整盒酥吃了,曹操问他为何这样做,他答:“盒上写明‘一人一口酥’,丞相之命怎敢违反?”
“一盒酥事件”
杨修:竟取匙与众分食讫,“岂敢违丞相之命乎?”
曹操:虽喜笑,而心恶之。

梦中杀人事件:曹操恐怕有人暗杀他,便假装说自己在梦中好杀人,更杀了一个近侍和假装痛哭,并厚葬那人,好以杀一儆百。杨修知道曹操心中所想,便恃着聪明去揭发曹操。
“梦中杀人事件”
杨修:“丞相非在梦中,君乃在梦中耳!”
曹操:闻而愈恶之。

吴质事件:曹丕密请吴质入内府,相议曹操欲立世子一事,但怕有人知道,就用大簏藏了吴质。杨修知道,就告诉曹操,结果曹丕下次真是用大簏载绢,曹操怀疑杨修想陷害曹丕。
“藏吴质事件”
杨修:知其事,径来告操。
曹操:因疑?害曹丕,愈恶之。

邺门事件:曹操为了测试两个儿子的才干,便叫他们出城门,却叫门吏不要放人出外,杨修教曹植,如有人敢阻挡,便斩杀他。曹植虽然成功出外,但曹操知是杨修所教,非常愤怒。

“试才干事件”
杨修:“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当者,竟斩之可也。”
曹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第3个回答  2021-03-05
《门内添“活”字》这个谜语通过猜字谜、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感受汉字的有趣,萌发热爱汉字文化的情感。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汉字文化,培养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合作意 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今天这个“阔”字的字谜相传是从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其中还发生过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呢!古人最早造字的时候并没有形声字。随着中国汉字历史的发展,象形字、指事 字和会意字根本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所以充满智慧的祖先创造了形声字。首先让学生阅读活动建议,明确本板块的活动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成小组,在了解活动计划基本形式的基础上,在组内讨论本小组的活动计划,使每一名学生都建言献策,体验参与的乐趣,这样就充分调动起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交流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整理资料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意识。
第4个回答  2021-03-04
曹操营建一所花园,竣工后,曹操观之却不置可否,只提笔在门上写了一”活“字。手下人不知其意,杨修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园门阔耳”。
于是再筑围墙,改造完毕后又请曹操前往观看,曹操大喜,问是谁解此意,左右答是杨修。杨修再次揣摩出了领导的心意,大家认为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