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如题所述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指: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切勿强加给别人.孔子所强调的是,人应该宽恕待人,应提倡“恕”道,唯有如此才是仁的表现.“恕”道是“仁”的消极表现,而其积极表现便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所阐释的仁以“爱人”为中心,而爱人这种行为当然就包括着宽恕待人这一方面.《论语》中提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孔子所言是指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事物,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己所不欲施于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致的意思就是自己不想做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这句话是选自论语,非常的有哲理,可以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得到很广泛的运用。比如我们结婚了在小家庭里面,那一定有一件事情是摆在那里,需要有人去做的就是这个打扫卫生那到底是由男生来负责打扫还是由女生来负责打扫呢?如果你觉得打扫卫生非常的脏,非常的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你把这项工作交给了对方,那我觉得你就没有真正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工作中也是一样,如果一些细小繁杂的事情需要你和其他人共同去完成,那一定首先要做好分工,不能说自己特别不想做的就把他交给别人。应该是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分配来去完成工作。如果仅仅是觉得工作难度大或者那不重要,就把这个事情交给别人去处理,我觉得那这件事情做成功的概率不会很高,因为你老是推诿偷奸耍滑。长此以往下去,我觉得你离你也不会太远了。
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强迫给或者强加给别人,有时候要学会换位思考,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还是工作当中。学会这句话,有可能会帮助你更好地开展工作,更好的生活。
第2个回答  2020-04-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警示世人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的对待别人。这实际就是儒家思想所奉承的人格核心。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学会换位思考,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如果自已不愿接受,那就立即停止,不论语言还是行为,都不要强加于人。
用自己的认知去评论一件事,事事都不完美。用自己的心胸去度人,人人都有不足。用自己的心眼去要求别人,人人都不达事宜。
眼是一把尺,量人先量尺;心是一杆秤,称人先称己。挑人过错,自己也有不完美;责人短处,自身也有缺陷。
一味步步紧逼人,不会让别人走上绝路,而会让自己无路可退。眼睛总盯人是非,不会让人颜面尽失,而会让自己颜面扫地。
目中有人才有路,心中有爱才有度。一个人的宽容,来自一颗善待他人的心。一个人的涵养,来自一颗尊重他人的心。一个人的修为,来自一颗和善的心。
眼里容得下别人的人,才能让人容得下他。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柔和待人的心态常伴让自己,处处祥和。
以自己的判断去评论一个人,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波及其他人。一个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尊重他人的选择。人不能霸道,霸道无友;心不能自私,自私则困。
心中有爱有情谊,眼中能容有世界。路,不在他人的行动里,而在自我修为里。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做事要留有余地,说话要留些口德。恶语出口不足以丧身,却足以丧德,言语之恶,莫大于造诬。
人的嘴要吐真话、善语,不要无中生有,信口雌黄。口是伤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戏谑有度。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
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多一些扪心自问,少一些争执指责。多一些观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责。
有所觉悟会从自身找问题,没有觉悟只会把箭射向别人。与人为善,于己为善;与人有路,于己有退。他人有过不究,于人有恩莫念。
第3个回答  2020-04-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我看来是这样理解的。自己都不想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别人去做。我觉得这句话讲的是一种做人的道理,如何为人处世。在我们平时的生活里一个连自己都嫌弃的东西都要推给别人做的话,那别人怎么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产生裂隙。
第4个回答  2020-04-1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说的话,意思就是说自己不高兴的,不开心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的欲望,自己的悲伤,也不要去强迫给别人接受你的看法。把自己的悲伤带给别人,施加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