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总神经损伤是怎么治疗的?

如题所述

一、西医
1、治疗
注意预防,如上石膏或夹板前在腓骨头后加用衬垫保护,腘窝或腓骨头处手术时应防止腓总神经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应尽早治疗,多数可通过神经直接吻合进行修复,如果神经缺损过大,可考虑选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修复。临床治疗表明,伤后3个月以内手术的效果最好。闭合性腓总神经伤尽管有自行恢复的可能,但也应尽早手术探查,行松解术、吻合术或神经移植术,如无恢复,可转移胫后肌或行三关节融合术,以改善功能。感觉障碍不在负重区,可不处理。
1.腓总神经的显露
(1)腘窝部腓总神经的显露:俯卧体位,患肢稍垫高。
①切口:自股后腓骨头上约8cm处,沿股二头肌内缘,由下外经腓骨头后方,转向腓骨颈前下,长约12cm。必要时可延长切口。
②切开筋膜:在股二头肌内侧深部游离出腓总神经,用橡皮条轻轻牵引,继续向远侧游离,至腓骨头后外稍下。必要时在此处分离出腓总神经浅支与深支。
(2)小腿部腓深神经的显露:体位,仰卧位。
①切口:沿胫骨前肌外缘切开,其部位及长度视需要而定。
②沿切口线切开深筋膜,于胫骨前肌与长伸肌之间分离,显露胫前动脉,静脉紧贴于动脉旁,腓深神经位于动脉外侧。
2.胫后肌腱转移纠正足下垂畸形
转移胫后肌腱至足背以代替伸肌功能,有经胫腓骨骨间膜孔转移和经胫骨前内侧皮下转移两种方法。
仰卧体位,手术步骤如下:
(1)足背内侧缘舟骨结节处做一长2~3cm之纵行切口,显露及游离胫后肌腱,于紧靠其止点处连同骨膜一起切下。
(2)于小腿下1/3内侧、胫骨后缘后方做一长5~6cm之S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显露及游离胫后肌腱,将其远段由此切口抽出。注意勿损伤该肌后面的胫后神经血管束。
(3)于足背正中相当于外侧楔状骨处做一长2~3cm之纵切口,显露楔状骨,剥离骨膜后用手钻向足底方向钻一骨洞。
(4)在足背切口与小腿内侧切口之间做一皮下隧道,将胫后肌腱经皮下隧道拉至足背切口。此时即可缝合足背内侧切口及小腿内侧切口。
(5)使足背屈至80°位,用拉出钢丝法将胫后肌腱末端缝合固定于外侧楔状骨的骨洞内。缝合固定时肌腱要保持适当张力。缝合足背正中切口。
(6)术后用短腿石膏固定于上述位置,6周后去除石膏及拔除固定钢丝,开始功能训练。
2、预后
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不满意,但胫后肌肌腱转移术,可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8
腓神经损伤有两种情况:1、腓神经出现挫伤,这种情况神经的连续性并没有受到影响,经过石膏固定、卧床休息,让腓神经充分的处于休息状态,然后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进行脱水治疗,减轻神经根的炎性水肿,并且口服甲钴胺片营养神经;口服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减轻局部的炎性水肿。经过1个月左右的治疗,症状会得到明显好转。2、腓神经的挫裂伤,出现这种情况之后,会导致神经功能严重的障碍,要采取手术的治疗措施,把损伤的腓神经进行吻合。吻合之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比较缓慢,除了采取上述保守治疗的方法之外,还应当进行针灸治疗,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第2个回答  2019-12-28
确诊腓总神经损伤后需积极进行干预,明确损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包括:
1、部分性损伤:表现为足部外侧发麻,足部、脚趾上抬力量较小,但尚可完成,可通过药物以及康复治疗等进行保守治疗;
2、大部分损伤:出现明显的感觉障碍等症状,完成动作难度较大,需密切观察,若症状仍未改善,有可能需通过手术治疗;
3、完全性损伤:手术治疗的可能性较大。
另外,若损伤时间较长,可进行肌肉转位术治疗,或使用支具辅助足部运动。
第3个回答  2019-12-28
一般来说,大部分腓总神经的损伤是因为外伤导致的,因为腓总神经它位置比较保险,如果患者出现外伤,尤其是长期的行走以后,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腓总神经损伤!一般对于腓总神经损伤要尽早进行手术的探查!

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功能不恢复,晚期可以进行肌腱的移位或者是踝关节融合,矫正足下垂的畸形。还有一些患者可以使用提足的矫形器,避免患者在行走的过程中逐渐下垂而导致的异常步态,因为腓总神经损伤最主要是表现为足下垂,对于这些患者,要避免脚尖着地,尽量用脚跟着地进行行走康复治疗。
第4个回答  2019-12-28
腓总神经损伤主要由于外伤、产伤、骨发育异常、铅和酒精中毒等引起受该神经支配的区域出现感竟障碍、运动障碍和营养障碍。建议你可以采用神经靶向修复,迅速降低肌张力及痉挛,缓解症状。实现自我修复,促进细胞再生和组织重建,实现组织的自我修复,防止复发。
建议:其实无论是哪一种疾病,无论是生病还是没生病,都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