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江南紫竹调?

如题所述

《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调。


紫竹调最初在沪剧“同场戏”《双脱花》中为磨豆腐劳动时所演唱的--支曲牌。演员在演唱时,双手摇曳做滤豆浆的动作.


这过滤豆浆的布兜时用两根斑纹竹竿支撑,演员演唱时就是握着这两根斑纹竹竿摇曳,这种斑纹竹竿叫做“紫竹”,自此这首民歌被叫做“紫竹调"了.


它原是一首具有山清水秀、鱼米盛产地江南地方色彩的民歌。它的旋律起伏爽朗,情绪乐观亲切,一句一顿的曲调,活泼明快的节奏,富有江南人民朴素勤劳的性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4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其节奏明快,旋律优美,起伏爽朗,既有江南水乡的吴侬软语,又有海派文化的奔放而不失内敛、含蓄抒情、悠扬、委婉的民间小调,极富江南乡土气息。因为它传唱广,影响大,而且旋律明朗优美、欢快流畅,堪称为能代表上海形象的作品。

第2个回答  2020-02-24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

但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风。

乐曲一般以六个乐句为一乐段,调式有规律地进行转换,旋律柔美流利。乐曲生动地表现了一对小儿女两情相悦的情景,富有感染力和生活情趣。民乐中不仅有二胡、古筝、笛子版的《紫竹调》,还有民乐合奏曲《紫竹调》。抒情、悠扬、委婉的民间小调,极富江南乡土气息。

第3个回答  2020-02-24

江南紫竹:竿高4-8米,稀可高达10米,直径可达5厘米,幼竿绿色,密被细柔毛及白粉,箨环有毛,一年生以后的竿逐渐先出现紫斑,最后全部变为紫黑色,无毛;箨片三角形至三角状披针形,绿色,但脉为紫色,舟状,直立或以后稍开展,微皱曲或波状。末级小枝具.2或3叶;叶片质薄,长7-10厘米,宽约1.2厘米。花枝呈短穗状,佛焰苞4-6片,除边缘外无毛或被微毛,叶耳不存在,鞘口繸毛少数条或无,缩小叶细小,通常呈锥状或仅为一小尖头,亦可较大而呈卵状披针形。小穗披针形,长1.5-2厘米,具2或3朵小花;花药长约8毫米;柱头3,羽毛状。笋期4月下旬。原产中国,南北各地多有栽培,在湖南南部与广西交界处尚可见有野生的紫竹林,印度、日本及欧美许多国家均引种栽培。多栽培供观赏;竹材较坚韧,供制作小型家具、手杖、伞柄、乐器及工艺品。

第4个回答  2020-02-11
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经过历代艺人的传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调》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节的处理上有所不同。但其词其曲,皆有浓厚的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