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饱和溶液?

如题所述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剂中所溶解的溶质已达最大量(溶解度)的溶液。即溶质与溶剂接触时,溶解速度与析出速度相等的溶液。溶质的量未达到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作不饱和溶液。溶质的量超过对应的饱和状态的溶液,称作过饱和溶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12
什么叫饱和溶液?讲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两个条件?

一种溶液成为饱和溶液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溶液的饱和是指溶质达到了最大的溶解限度,这个最大的溶解限度是受温度和溶剂的量两个条件制约的。当这两个条件不变时物质才有其最大限度,才有确定的意义。例如10℃时把33g氯化铵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氯化铵溶液,氯化铵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溶解,称此溶液为饱和溶液。把此溶液升温到30℃时,它就变成不饱和溶液了,所以说氯化铵溶液是饱和溶液时必须指明温度是10℃。把33g氯化铵溶解在水中要成为饱和溶液,温度保持在10℃时还不行,水还必须是100g,否则也不一定是饱和溶液。因此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要看在一定温度下,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那么这种溶液就是饱和溶液。

网上找的,吼吼!~~
第2个回答  2020-04-20
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不能再溶解同种溶质的溶液。
饱和溶液具有稳定、均匀的性质,但可以溶解其它溶质。
第3个回答  2020-12-03

饱和溶液: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