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学习分子,古代老师都是如何称呼学生的?

如题所述

门生、弟子、受业、桃李、高足。

1、“门生”[mén shēng],指求取知识学问的学子与学生,或者是受到有知识与德望的人家与学术界长者授业之人的称呼。泛指学生与弟子。

例:《跋尾·后汉孔庙碑阴题名》——欧阳修(宋)

“其亲授业者为弟子,转相传授者为门生。”

释义:亲自传授的人是弟子,间接传授的人是门生。

2、“弟子”[dì zǐ],古代对求学之人的称谓,以弟子的身份拜师学艺。

例:《论语·雍也》——孔子(春秋)

“哀公问曰:弟子孰为好学?”

释义: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

3、“受业”[shòu yè],古代学生对老师的自称,弟子对老师亦自称受业。

例:《庸盦笔记·徐庶成真》——薛福成(清)

“余六七岁时,从之受业。”

释义:我六、七岁的时候,就跟着当了学生。

4、“桃李”[táo lǐ],古代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例:《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刘禹锡(唐)

“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释义:放榜这一天,名声就传遍了天下,所有的门生都属于天子门下。

5、“高足”[gāo zú],古代指对别人的学生的敬称。

例:《世说新语.文学》——刘义庆(南朝)

“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释义:郑玄投奔马融的门下,三年没有见过面,只能听其得意门生们的讲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门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1
说弟子。
古代不管男女老师,学生们一律称先生。
如:周恩来总理向宋庆龄请教问题时,总尊称她为“先生”。北京大学里,现在还有一些学子们管老教授(女的)叫:*(她的姓氏)先生。
第2个回答  2019-09-21
称老师为先生或师傅,老师直呼弟子名。
古代没有女老师,古代女子一般不允许读书,除了官宦人家。
第3个回答  2019-09-21
老师直呼弟子名。 古代不管男女老师,学生们一律称先生。
第4个回答  2019-09-21
古代老师对学生称呼弟子,不管男女老师,学生们一律称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