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教)中欢喜地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欢喜地:(术语)十地之第一地。菩萨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成断惑证理之一分,大欢喜之位也。自此十地之间,经二大阿僧祇劫而成佛。新译仁王经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观经天台疏曰:‘欢喜地者,初证圣处,多生欢喜也。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二载:菩萨得初地,多有七相,即:(一)能堪忍受,能为难事,修集无量福德善根,并于无量恒河沙劫往来生死,教化刚强难度之恶众生,心不退没。 (二)不好诤讼,菩萨乐于寂灭之道故,而不与人诤竞。(三)心多喜,能令身得柔软,心得安隐;又能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悲。(四)心悦,于转法轮时,心得踊悦;又心安隐无患。(五)乐于清净,离诸烦恼垢浊,于一切深经、诸菩萨及其所行一切佛法,皆心信清净。


(六)悲心愍众生,深切愍念众生而予其救护。(七)无嗔恚心,菩萨虽结使未断尽,然嗔恨少而心常乐慈行。又同书载:初地菩萨与初地以前之凡夫,所得欢喜不同,例如,初地菩萨念诸佛有无量功德,并确知当来必能成就佛果,故其心多欢喜;凡夫虽勤念诸佛,然不能作‘我必当作佛’之念,故其欢喜异于初地菩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3

十地之初地,即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之第四十一位。又作极喜地、初欢喜地。略作初地。菩萨历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修行阶位,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初证真如平等圣性,具证二空之理,能成就自利利他之行,心多生欢喜,故称欢喜地。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二载:菩萨得初地,多有七相,即:

能堪忍受,能为难事,修集无量福德善根,并于无量恒河沙劫往来生死,教化刚强难度之恶众生,心不退没。

不好诤讼,菩萨乐于寂灭之道故,而不与人诤竞。心多喜,能令身得柔软,心得安隐;又能顺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悲。

心悦,于转法轮时,心得踊悦;又心安隐无患。乐于清净,离诸烦恼垢浊,于一切深经、诸菩萨及其所行一切佛法,皆心信清净。

悲心愍众生,深切愍念众生而予其救护。嗔恚心,菩萨虽结使未断尽,然嗔恨少而心常乐慈行。又同书载:初地菩萨与初地以前之凡夫,所得欢喜不同,例如,初地菩萨念诸佛有无量功德,并确知当来必能成就佛果,故其心多欢喜;凡夫虽勤念诸佛,然不能作‘我必当作佛’之念,故其欢喜异于初地菩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12-31
欢喜地,是刚证菩萨时第一个阶段,菩萨果位共有十地,第一地即欢喜地。新译仁王经下曰:'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
第3个回答  2020-09-12
登地菩萨法有十个阶位,第一地就是欢喜地,其他各地依次为: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楞严经》卷八云:阿难!是善男子,于大菩提善得通达,觉通如来,尽佛境界,名欢喜地。大意是:修行人对于无上的正觉菩提已圆满通达,自性本觉通于如来的正觉自性,觉尽一切诸佛境界,名为欢喜地。
为什么此地成为欢喜地呢?《华严经》中说道:转离一切世间境界故生欢喜,亲近一切佛故生欢喜,远离凡夫地故生欢喜,近智慧地故生欢喜,永断一切恶趣故生欢喜,与一切众生作依止处故生欢喜,见一切如来故生欢喜,生佛境界中故生欢喜,入一切菩萨平等性中故生欢喜,远离一切怖畏毛竖等事故生欢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