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源氏物语》被称为日本版的《红楼梦?

如题所述

虽然“紫式部”这个名字是后人塞给这位才华横溢的贵族女子的“纪念品”,虽然很多人对于这位才女只留下姓而没传下名感到遗憾,但是当现在的读者捧读她用隽永美妙的文字留下的那一本厚厚的《源氏物语》时,依然能从这个已经逝去千年的古人身上感受到一种传统的韵味,也许还会在心头冒出这样的疑问:这个女子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她的生活、她的家庭又是如何?她的内心到底在想些什么呢?这样的疑问只能作为一种想象飘落在无边无际的怀念当中。假如紫式部能明了钟情她的读者的心声的话,或许会淡淡地说一句:一切任情而动的事不过云烟罢了。

979年,紫式部出生在一个有着深厚汉学素养的中等贵族家庭,她的父亲藤原为时是当时著名的研究中国文学的学者,不仅擅长汉诗,和歌也写得很出色。受到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紫式部自幼不仅熟读中国典籍,而且还擅长乐器和绘画。在她很小的时候,就有了“才女”的称号。

在随藤原为时学习汉学的过程中,紫式部不仅熟悉了先秦以来的中国古代文献,阅读了《战国策》、《史记》、《汉书》等中国史书,而且还特别喜欢唐诗,对白居易的诗有很深的造诣。

紫武部生活的平安时代,是日本历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时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稳定后,天皇的权力落在了大贵族藤原氏家族手中,出现了持续200多年的“摄政关白”时代。所谓“摄政关白”,就是指天皇年幼时辅政者为“摄政”,天皇成年亲政后,协助天皇执政的称为“关白”。“摄关政治”实际上就是外戚统治,为了巩固本家族的摄关地位,藤原氏与天皇联姻,让自家的女儿成为皇后,一旦生下皇子,就迫使天皇退位,让皇子登基,以便扶持幼小的天皇来独揽朝纲。

由于采取一夫多妻制,藤原氏家族人丁兴旺,而“摄关”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是一个,为了登上这个权力的高位,藤原氏家族各支系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为能使自己的女儿获得天皇的宠爱,以便生下皇子,他们竞相收罗名门才女,做女儿的侍从女官,辅导她们学习和歌,进修汉学,弹筝练琴,以养成贵族气质,抬高身价。受这种形势的影响,日本历史上出现了一个特别重视妇女修养、教育的时代,才女辈出。

由于父亲的关系,紫式部与这些藤原氏家族的女官很早就有了接触,通过这些女官,紫式部领略到了世家豪族的奢靡生活,这让出身于中等贵族之家的她深有感触。后来由于家道中落,她的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惆怅,信奉佛教的她对人和社会逐渐产生了敏感、冷峻的认识。

998年,紫式部遵从父命,与父亲的朋友,比自己年长20多岁的地方官藤原宣孝结婚,当时的藤原宣孝已经有了三个妻子。婚后一年,紫式部生下了女儿,取名为藤原贤子。结婚三年以后,藤原宣孝因病去世,紫式部只身带着幼女贤子过着凄凉的寡居生活。

寡居期间,紫式部又重拾笔墨,写她熟悉的汉诗与和歌,这期间,她开始创作《源氏物语》,并陆续写出了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后来被传到了公卿藤原道长的手中,受到了他的高度赞扬。1005年,紫式部被藤原道长招入后宫,担任自己的女儿,一条天皇的中宫彰子的女官,为她讲授《日本书纪》和《白氏文集》等汉书。

这一时期,与紫式部大约同时代的才女还有和泉武部、清少纳言、道纲母等,她们分别写有《和泉式部日记》、《枕草子》、《蜻蛉日记》等。紫式部所生活的时代可以说是日本的女性文学时代,这是世界文学史上极罕见的现象。

曾经寡居的生活使紫式部对一夫多妻制下日本妇女的可悲命运有着切身的体验,而女官的身份又使她经常和上层贵族接触,无论是对妇女命运还是宫廷生活,紫式部都有深切的体会和了解,这为她创作《源氏物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使这部小说走向了与她在进宫前创作时截然不同的内容和风格。

在平安时代,散文文学尤其是物语文学十分流行,在紫式部之前,已经出现了一批虽然不够成熟、完整,但已初具规模的物语作品,如《竹取物语》、《宇津保物语》和《落洼物语》,这些作品为紫式部的创作提供了借鉴。另外,平假名的出现,特别是首先为女子熟练掌握,也为紫式部的创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源氏物语》总共54回,近百万字,以藤原道长执政下的平安王朝贵族社会盛极而衰的转折时期为背景。故事涉及3代天皇,历70余年。全书所涉及的人物有400多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30人左右。人物以上层贵族为主,也有下层官僚以及平民百姓。全书以源氏家族为中心,上半部写了源氏公子的爱情生活;后半部以源氏公子之子熏君为主人公,铺陈了复杂纷繁的男女纠葛事件。从体裁看,该书颇似我国唐代的传奇、宋代的话本,但行文典雅,很具散文的韵味。被誉为日本版的《红楼梦》。

《源氏物语》到底何时成书,至今尚无定论?被研究者广泛认同的成书时间是在1014年。在完成该书两年以后,紫式部告别了人世。文/王光波

书房记特稿/转载联系书房记公号;关注我们的新媒体矩阵:书房记、IP影视汇、秦知道,听小编给你聊读书、谝历史、谈文学IP与影视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0
1962年10月10日《文汇报》中有一篇丰老所写的【《我译〈源氏物语〉》】:“记得我青年时代(1921年丰老在日本短期考察,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在东京的图书馆里看到古本《源氏物语》。展开来一看,全是古文,不易理解。后来我买了一部与谢野晶子的现代语译本,读了一遍,觉得很像中国的《红楼梦》,人物众多,情节离奇,描写细致,含意丰富,令人不忍释手。读后我便发心学习日本古文。”当时丰老有心翻译,但又不能下定决心去翻译,毕竟这是一个大工程,对于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要跨语种的翻译确实有些为难,直到四十年后的1961年才开始翻译,原本预计三年左右可以译毕、1965年出版,结果却推迟了,到了1973年丰老再次想要出版的时候,又遭遇到了“反黑线回潮”的冲击而终告失败。若不是这样,丰本就是最早的中文全译本了。文汇报上的这篇文章大概是中国人最早将源氏与红楼进行类比的文字,所以说,有些后人认为是日本人将源氏类比红楼,是在往脸上贴金,我认为这样的看法是错误的,最起码62年10月之前这样的资料我暂时还没有发现。
对于一个我们不熟悉的事物,我们最快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就是拿一个我们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就像说《梁祝》是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但就如同我们不可能拿现在的作品和宋元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源》和《红》实在是没什么可比性,毕竟它们是相差了七八百年的两部作品。如果说《红》有超越当时人们观念的地方,那么《源》也一样,只不过这种异国的观念我们中国人有些接受不了。

其实真正用心看过《源》的人很少把它和《红》进行比较,毕竟它们是相差了700余年的两部作品,现在拿《源》和《红》进行比较是很常见的事情,但读这两部书的次数越多越觉得它们之间的差异越多,硬要比的话,不管是对《源》还是对《红》都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