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制定设计规范如何制定设计规范标准

如题所述

超级实用!设计规范制定参照北方。

刚入职的时候,有幸参与了PC软件的设计规范的制定。我接手的时候,PC产品比较齐全,但是没有完整的设计规范。面对这么多模块,有点头疼。从整理模块内容到制定规范,大概花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次结合我亲自参与的规范制定项目,重点阐述:设计规范的必要性;制定规范的时机;这几个方面的制定过程和后续工作分享给大家。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设计规范。

设计规范是指设计的具体技术要求,是设计工作的准则。设计规范可以大致分为三类:

以一般产品宣传册的形式呈现,主要是规范企业整体的用户体验、品牌和愿景,帮助塑造企业形象。

一般介绍平台和系统生态的设计规范,主要是说明平台概念,开发者需要遵循的规则,以及在遵循上一级的基础上遵循这套规范的优势。

这类规范侧重于一个产品的设计和实现,主要是为产品制定一个统一的用户体验、品牌、愿景等方面的规范,需要把内容梳理清楚。设计人员和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参考和使用。

公司的产品设计规范更多的是用来简化开发流程,让多个产品有一致的体验,并且是实现的。

因为公司产品项目的复杂性,每个产品经理负责不同的产品线,而这个时候设计师正在向每个产品组渗透,所以产品之间的体验简直让用户觉得是一个部门设计开发的。

不同产品线的产品经理给设计师的线图差别很大。比如实现一个筛选功能,有的用下拉菜单,有的用弹出窗口。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交互方式,产品之间会有体验上的矛盾。

最后,不同产品线之间设计师的设计风格也有差异,比如外观尺寸设计,颜色选择等等。在没有独立设计团队的时候,产品线上的设计师都是独立的,直接对产品经理负责,进一步加深了产品之间的不和谐。

在制定设计规范的过程中,将形成统一的标准控制库、页面元素大小规定、配色方案规定和视觉风格统一指导。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功能需求直接调用规范中的标准控件,根据信息结构需求调用不同的元素大小进行设计,减少了设计过程中交互控件选择和信息布局的思维负担。

就像技术文档一样,产品在设计方面也需要文档和规范。由于业务需求的变化,设计规范不会保持不变。文件归档记录每一次设计调整的初衷和理论依据,便于日后回顾和总结。我刚加入部门的时候,既没有产品设计规范文档,也没有技术框架文档,打断了产品的成长和传承。

制定设计规范可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什么时候制定设计规范是合适的,规范的结果如何实施?

在产品刚刚起步或者版本迭代次数比较少的情况下,总结一个规范还为时过早。此时的产品只有大致的发展方向和基本功能,很多详细分工的功能还不完善,整个产品不够丰满。这个时候,建立和维护一个设计规范是非常奢侈的。这时候开发出来的规范还不能通用统一。随着产品的不断完善,会增加大量的功能需求,规格也会有较大的变化,增加了设计人员修改和调整规格的工作量。如此大规模的修订规范本身就失去了规范作为准则的意义。

在进行重大设计变更后,比如从2.0版更新到3.0版,设计师会制作一份全新的、全面的设计稿。在此基础上,更容易制定设计规范。除了大改版,设计师只能改变外观,不能改变逻辑,对规范进行小迭代。这时候有了设计规范,你就可以按照规范一点一点的调整,不用担心遗漏。

如果公司有不止一条产品线,想保持产品之间的一致性,有设计规范做参考会容易很多。设计规范应该设置成所有员工都可以浏览,设计师或者前端工程师有权修改,每一处修改都需要记录。标记品牌个性、设计原则、各种可重复使用的元素等。可以减少设计和开发之间的摩擦。

在了解了设计规范的必要性之后,我们开始谈规范的制定。设计虽然只是简单的几页,但是它是浓缩和概括的结果,不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要确定项目的范围,明确设计规范的类别,预估项目所需的时间。

至于设计规范这一类,由于PC是一个相对完整复杂的PC软件客户端,我可能更喜欢做一个动态的、不断更新的设计规范库,而不是一个全注释的PDF。我选择axure做规范,直接生成HTML文件,可以满足所有员工浏览设计规范。确定类别后,就要考虑如何梳理各个模块的内容了。

在制作之前,设计师应该就说明书本身的呈现形式和风格达成一致。根据讨论决议的结果,确定每个模块尺寸的规格。我把模块分为:标准颜色、字体、布局、图标、控件大小和控件交互、导航、数据显示和动态交互。

参考色

对于一个产品来说,颜色是给用户最直接的感受。设计中色彩的运用不仅要考虑品牌的识别性,还要达到信息传递、操作指导、互动反馈或强化、突出某一元素的目的。

首先我用了24个标准色环作为参考。每种颜色的变色范围是15。按照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顺序依次编号(白色和黑色为中性色)。然后在排序后的模块中,确定产品使用的品牌色、主色和辅色,对应不同的颜色范围,填入相应的色块。同色号的顺序是根据饱和度和亮度的范围从亮到暗。

色号上标有HSB值,方便设计师了解当前颜色的色相、饱和度、明度。同时标记RGB值,以便程序在开发时直接调用RGB编码。

HSB值:HSB模式使用人眼作为相应的媒介。H(hues)代表色调,S(saturation)代表饱和度,B(brightness)代表亮度。

在完成颜色分类后,对品牌、主色和警戒色进行举例说明,帮助设计师了解如何使用色调。

脚本

它是字体界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基础组件之一。使用任意字体,即使其他规格都是统一的,也会给用户感觉这不是同一款产品,也不是同一个设计师做的。

整理出最常用的中英文字体定义为主字体,标注字体粗细、字体颜色、字号、行高,并举例说明常用字体。在整理的过程中,顺便修改一下模块中使用的非标准字体。合理使用不同的字重、字体大小和颜色来强调界面中最重要的信息。

总体布局

根据电脑分辨率的不同,布局了两套尺寸的PC产品来满足用户需求:当屏幕分辨率大于1920x1080(px)时,PC界面的窗口模式尺寸为1920x1080(px);当屏幕分辨率低于1920x1080时,PC界面为800x600(px)。然后整理出登录窗口、弹出窗口、下拉菜单等特殊的布局尺寸。

控制

控件的目的是帮助用户了解应用程序目前要做什么,也是给用户下一步走的参考,了解操作后的结果。当用户和客户需要交互时,使用不同的模式来反馈信息或结果。控件的交互可以分为默认、悬停、点击、禁止四种状态。然后和其他规范的制定过程一样,从最常用的控件入手,并给出了相应的例子。最后做一个特殊的控制风格。

优秀的设计规范是高度简化和概括的,将同一情境下的不同设计风格统一为更具适应性、科学合理的设计风格。参与产品的设计师和程序员可以直接调用合适的设计风格,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特殊情况下的设计和繁琐的重复标注尺寸。当然,设计过程中总会出现特殊情况。这时候设计师要单独给出规格和相应的设计效果图。当特殊情况越来越多的时候,就要考虑把这些情况整合起来,补充到现有的规范中去。

规范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业务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规范需要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变更、增加或删除。规范的缺点是,每次有重大变化,都会引起很多产品线和产品的相应调整,甚至涉及到结构的修改。认真修改已建立的规范,通过小改小迭代的方式对规范进行补充和修改。

有了设计规范,不代表团队不再需要设计师,也不代表团队中任何人都可以用规范组件拼凑输出设计效果图。产品设计包含感性元素,需要设计师通过调查和认知来设计和把握产品体验。它是一个标准的工具和标尺,需要设计者和开发者的灵活使用和不断改进,以适应变化。规范起着重要的作用,但你不能用它来扼杀或冻结产品。

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哪些基本要求?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一)提出的目标要明确、具体

教学目标只有提得明确而具体,才有利于教师正确地选择教学方法、妥善地组织教学过程、准确地评价教学结果,也能使教师将教学的意图清楚地传达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地把握自己的学习过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应当指向具体的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的明确、具体,在于用可以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教学目标,这个动词必须指出一个动作,应避免使用诸如“了解”、“掌握”、“熟练掌握”等词,因为这样的词缺乏质和量的具体规定性。较为适应的词如“写出”、“列举”、“比较”、“分类”、“从几个项目中选出”等。

由于学生的态度和情感很难用行为术语来描述,所以在制定教学月标时,一般不将其作为主要的评价点。有关的态度、情感目标只能在一定的情景中,用可观察到的表情作为评价的依据。

(二)根据学科教学点制定适当的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和教学的实践经验,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明确可见的小知识单元及能力要求点,每一个教学点应当对应一条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根据教学目标分类法,确定每条目标的层次要求。

(三)教学目标要具有一定弹性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宏观上把握一个阶段内对学科教学规定的基本标准(下限)和最高标准(上限),防止教学目标偏低或超纲。教学目标的下限,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教学要求,它可以使学生了解达到怎样的水平才算基本合格。教学目标的上限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最高教学标准,对学生起着激励和指导作用。教学目标的制定既要有统一的要求,又要注意适应个别差异,具有一定的弹性。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