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一种能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3

庄子曰:“独往独来,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独处之人,精神独立而内心丰盈,这样的人往往是他人望尘莫及的。


然而世间多有合群之人,鲜有独处之人。


独处是人生中美好的体验,也是一个可以尽情释放自己的时刻,还是一个成就自我的时刻,更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修行。


活得孤独是人生常态,而享受孤独则是最美姿态。



网上有个热门话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到了楼下,不立即下车上楼,反而要在车里坐很久?”


下面有个高赞回答:



简单的一句话,却格外扎心:


“越长大越发现,我们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贡献给了家人、朋友、工作,唯独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给自己。”


作家张皓宸曾说过:“有一种独处,是自己刻意安排的。远离喧嚣和是是非非,是为找到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时光,体谅内心所有的情绪。”


就像在车里的片刻,我们可以尽情释放自己所有的情绪,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独处,也是许多人难以企及的。



贾平凹曾经坦言,他生平最怕听到“敲门声”。


他声名鹊起以后,很多人慕名而来。


在他家的小院中,你时常会听到敲门声。


贾平凹不好意思拒绝,只好一次次开门迎接宾客,导致自己的生活节奏完全被打破。


后来贾平凹不幸染上了乙肝病毒,他为了杜绝外人的叨扰,便经常用这个借口作为自己的“护身符”。


那些所谓的朋友便很少登门了,偶有不知情的人登门,等了解到贾平凹患了肺炎,也会迫不及待地告辞离开。


没有了周围人的搬弄是非,没有了领导一遍遍地催交无聊的报告,贾平凹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独处时光,他也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舒心。


人是 社会 性物种,社交是在所难免的,可是低质量的社交,不如高质量的独处。


“独处的时刻”是成年人最好的奢侈品,不在于拿它来炫耀什么,而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及时认清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享受生活。


余生不长,请远离无趣的社交,好好珍惜自己的独处时刻。



孤独是人生常态,与其去所谓的圈子中找认可,不如在独处中提升自我。


青年时期的曾国藩,曾经也是一个非常爱交朋友、非常爱交际的人。


初入官场时,由于翰林院的工作清闲,他也曾沉迷于无所事事、纸醉金迷的生活。


就这样荒唐了几年后,他突然醒悟。


他毅然决然地砸断了自己喜爱的烟具,制定了严格的修身计划,即“日课十二条”,其中就包括“夜不出门”和“静坐”。


曾国藩认为晚上出门应酬玩乐,会使人精神疲惫,应该戒掉。


其实,不只是晚上出门社交,无益于事;白天过多的社交,也会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同时,他每日无论多忙都要静坐一小时,所谓静坐常思己过,反观内心,才能提升自己。


曾国藩曾说:“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


越是独处,越要严格要求自己,曾国藩正是靠着自己一日又一日的“慎独”,才真正做到了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


有人曾经说过,真正拉开人生差距的,是你面对孤独时的姿态。



19岁的木心,为了能静心写作,决心离开烦扰的大城市,去往僻静的莫干山。


他雇人挑着两箱书,租了一个破旧的房子,一住就是半年。


在幽静的莫干山,他总是伴随温暖的阳光晨起读书,晚上靠着微弱的烛光写作。


正是应了《庄子·让王》中所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就这样过了半年,再下山时,木心的箱子里已经多了厚厚的几册书稿。


木心的成就,就是在与自己独处的悠悠时光中,一笔一笔雕刻而成的。


周国平曾说过:“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


与自己独处,让充实丰盈自己的内心,让成就雕琢独处的时光。



青年作家刘同曾有过一段为了合群而努力迎合众人的时光。


那段时间里他委曲求全,努力讨好他人,就为了让自己融入圈子,和他们产生链接,得到认同。


可是时间久了,刘同发现这些只是表面上的合群,内心深处的孤寂依然难以言表。


他决定退出这些所谓的圈子,开始读书、写作,给自己充电,给了自己一段属于自己的独处时光。


后来他谈到这段时光:“独处才是我想要的生活。”


独处并不一定孤独,而是自己选择的结果。


有人认为孤独最可怕,然而越优秀的人越因独处而成长。


有人说过,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独处是一个人的狂欢。


诚然如是。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修行。


杨绛先生也曾一生致力于构建只属于自己的世界:“人生曼妙的风景,不是外人的肯定,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内心深处的寂寞不是依靠和他人的联系就能消除的。


与自己独处,和自己的内心深处对话,才是真正认识自己的开始。



苏东坡一次深夜宴饮归来,已是三更,家中仆人已歇,无论怎样敲门都无人应答,他只好独自倚着木杖听江水流淌的声音。


在这种静谧的时刻,耳旁是滚滚的江水,自己彷佛置身于茫茫天地间,他突然领悟到,生命之河源远流长,而自身却如此渺小,他感叹道: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惟愿驾一叶扁舟遨游于天地之间。


在孤独中,获得人生慨叹,实乃人生一大幸事。


作家马德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一个人的内心,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


我想,这就是对孤独最好的诠释吧。



独处不是孤独,而是与自我相处的能力。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能力。


在独处中守住寂寞,在寂寞中守住孤独。


守住内心的恬静,与孤独和谐共生,不困于心,不乱于情。


越优秀的人,越享受独处,越独处,心越平静充盈。


愿你我都能做一个超能之人,拥有独处的能力,在独处中丰盈自己。


作者 | 恋小暖,公众号:恋小暖

图片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