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陕西省级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题怎么做比较快速?

国家公务员陕西省级公务员考试考前辅导培训中科公务员王老师说的数量关系差值法,那次我听了觉得那个方法解题很快,还有整除法,都是王老师创的,我想了解具体这方法怎么做题?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为您简单介绍几种做题方法:

数学运算作为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最难,费时最多的题目之一,是我们许多考生最容易放弃的板块但同时数学又是最有技巧性可言的,换句话说,行测中最有可能秒杀的题目就是数学运算部分。而实际上,行测中数量关系部分绝大多数题目要求每一位考生要在一分钟之内快速解出,没有技巧确实是不行的。因此,中公教育专家通过长期的研究,对数量关系部分的答题技巧作了如下总结:
一、解题时整体把握,抓住出题人思路。
【例1】将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将B、C、D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5分钟可以灌满;将A、D两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20分钟可以灌满。如果将A、B、C、D四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需(
)分钟可以灌满。
A.25
B.20 C.15 D.10
中公解析:选择D。此题出题人考的是考生整体把握的能力,A、B、C三个水管打开向水池放水,水池12分钟可以灌满,而现在加入D管,帮助A、B、C三个水管放水,因此时间一定低于12分钟,因此此题选D。
二、题干信息与选项成比例或倍数关系:想倍数,想整除。
【例2】一列客车长250米,一列货车长350米,在平行的轨道上相向行驶,从两车头相遇到两车尾相离经过15秒,已知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问两车的速度相差多少?
A.10米/秒
B.15米/秒 C.25米/秒 D.30米/秒
中公解析:选择A。此题问的是两车的速度相差,因此,做题时找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数据,客车与货车的速度之比是5:3,而B、C比值正好是5:3,推断分别为客货车速度,而两车速度相差为10米/秒。
【例3】学校有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先买进若干个足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变为3∶2,接着又买进一些篮球,这时足球与篮球的数量比为7∶6。已知买进的足球比买进的篮球多3个,原来有足球多少个?
A.48
B.42 C.36 D.30
中公解析:选择A。足球和篮球的数量比为8∶7,A、B选项刚刚为8:7,推断它们分别为足球与篮球的数量,而且只有48是8的倍数。因此选A。
三、确实没时间要放弃,根据奇偶性选与众不同的选项。
【例4】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A.8
B.10 C.12 D.15
中公解析:选择D。数学运算如果确实没有时间完成,可根据奇偶性选择与众不同的,此题只有D是奇数,因此大胆推断选择D,此种方法正确率可达到60%以上。当然,此题可利用鸡免同笼、方程、盈亏思想等方法来解,算出答案确实选D。
四、题干信息与选项存在加和关系。
【例5】
20人做一项工作15天可以完成,现在工作3天之后,有5人调走植树,剩下人继续干完剩下的工作,做完这项工作总共需要多少天?
A.16
B.17 C.18 D.19
中公解析:选择D。此题注意到题目中工作3天之后,因此,当我们在算出剩下的工作天数时,很多考生会在考试的高强度,高紧张的情况下而选择错误选项,因此出题人给我们设置了一个陷阱。注意选项中的16+3=19,因此,大胆推断19为正确选项。
五、时钟问题巧应对
【例7】现在时间为4点13
分,此时时针与分针成什么角度?
A.30度
B.45度 C.90度 D.120度
中公解析:选择C。时钟问题如果题干或选项的时间分母为11,提醒考生思考时针与分钟角度差;时间的分母出现13,提醒时针与分钟的角度和。此题如果在考试时最直接的方法,是带上一块手表直接拨或画图,观察后不难发现角度为45度,当然如果有的题目角度相差不是很大,建议广大考生带上一块手表和量角器,便可解决。
六、选一个出现频率出现最高的
【例8】一个最简真分数m/7,化成小数后,如果从小数点后第一位起连续若干位的数字之和等于2011,求m的值。
A.2或6
B.3或5 C.1或4 D.4或6
中公解析:选择D。此题中,4、6分别出现了两次,大胆推断4、6为正确选项,因为如果此题的3或5为正确先项,只需要计算出3或5的任意一个便可选择,出题人为了增加计算难度,便给出了相关干扰选项。此题要计算,必须先算出m/7是关于0.142857的循环,一个循环节的加和为27,2011除以27商73,余13,说明73个循环之后,剩下的两位或三位数的加和为13,而4/7,6/7满足题意。
七、根据常识判断,代入排除
【例9】传说,古代有个守财奴,临死前留下13颗宝石。嘱咐三个女儿:大女儿可得1/2,二女儿可得1/3,三女儿可得1/4。老人咽气后,三个女儿无论如何也难按遗嘱分配,只好请教舅父。舅父知道了原委后说:“你们父亲的遗嘱不能违背,但也不能将这么珍贵的物品用来陪葬,这事就由我来想办法吧!”果然,舅舅很快就将宝石分好,姐妹三人都如数拿走了应分得的宝石,你知道舅舅是怎么分配的么?
A.6颗,3颗,4颗
B.7颗,2颗,4颗
C.6颗,5颗,4颗
D.6颗,4颗,3颗
中公解析:选择D。此题最大的难点在于题干比较长,考生在一分钟之内把题读下来
也就差不多了,因此我们建议考生在读数学运算时,直接读与问题直接相关的数据部分的相关内容。此题,因为大女儿可得1/2,二女儿可得1/3,三女儿可得1/4,三个女儿因排名前后而一个比一个多,而C项总和不等于13。因此选择D。
八、数字敏感解不定方程
【例10】甲组同学每人分28个核桃,乙组同学每人分30个核桃,丙组同学每人分31个核桃,三组同学共有核桃总数365个。问:三个小组共有多少名同学?
A、
11 B、12    C、13   D、14
中公解析:选择B。此题如果根据题意,列出不定方程,28X+30Y+31Z=365,再通过整除、代入、尾数等方法,解出答案选择B。但是如果广大考生对数字敏感,此题可变为:平月每月28天,小月每月30天,大月每月31天,一年365天,问一年共有多少个月?如果出题人这样问,那所有人相信都能很快解出答案。
九、极限特值的运用
【例11】一条船顺水而下用时t1,逆流而上用时t2,则当水速增大时,t1+t2如何变化?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中公解析:选择A。提醒广大考生朋友,在行测的考试中,像C、D这样的选项,在90%以上的题目中都是不会选择。此题我们可使用特值求解,而最好的特值便是极限,假设某天的水流速度无限大,以至于船永远都回不去了,而之前是一个有限大的时间,之后是一个无限大的时间,因此时间变大。
十、数量关系之最后一招,认难度
【例12】对某单位的100名员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他们喜欢看球赛和电影、戏剧。其中58人喜欢看球赛,38人喜欢看戏剧,52人喜欢看电影,既喜欢看球赛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8人,既喜欢看电影又喜欢看戏剧的有16人,三种都喜欢看的有12人,则只喜欢看电影的有
A、22人
B、28人 C、30人 D、36人
中公解析:选择A。此题作为2005年的国考题目,就难度而言,出题人根本就不想让考生作出答案来,这个时候就看我们敢不敢去选择。用中公教育专家的话说,出题人在给广大考生关上一扇门(题目难)的同时,而又开了一扇窗,因为按照正常人的思路,不会做的时候,我们会使用代入法,而最先代入的就是A,这样便可为我们考生节约一定时间。通过总结归纳,不难发现行测数量部分:最难的题答案常常在A,最易的题答案常在D;很难但可以倒回去验证的答案在B,容易但费时的答案在C。但是这样的正确率一般情况在60%左右。
以上是中公教育专家对行测数学运算部分相关技巧的总结,以上例题,全来于国考真题,作出以上总结,希望给广大考生带来帮助。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3
您好,中政行测专家为您解答!
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数量关系”备考务必把握的八大要点:

题型

首先,考生必须熟练的把握所考题型的“完全”分类、了解题型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且判别不同题型的基本特征。譬如提到经典的数字推理题,考生必须明白其五大题型是如何进行分类的,各自有什么形式特征,题型之间又是如何综合联系的。其二,无论你参加哪种形式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你所考的试题当中几乎所有题目都能在往年国家、地方考试试卷中找到类似甚至完全相同的题型,因此,大题量、大范围的真题复习显得尤为重要。第三,最近两年各地新出现的试题形式,往往会成为当下考试的新趋势,值得大家特别关注。

数学基础知识

  数学基础知识自然是解题必不可少的关键,考生必须掌握所有基础的数字知识和数学公式。如果不熟练常用幂次数,将不会有基本的数字敏感;如果不了解整数的整除特性,应对数字关系将寸步难行;如果没有基础的数学公式储备,很多运算题你将无从下手。

  数学解题思想

  构造法、极端法、枚举法、归纳法、逆向法、图示法、设“1”法等等,都是数学题当中常见的典型解题思想,每一种方法都是一把破解难题、节省时间的金钥匙,需要各位考生在实战中细细领悟。

方程

  列方程和解方程是大家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基本能力,而能用方程解题是区分数学运算题与小学奥数题的两大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很多题目将因方程的运用而变得简单。譬如鼎鼎大名的“牛吃草问题”,在方程组的帮助下就变得异常普通。考生一定要了解哪些题型常用方程求解、掌握如何合理设定未知数列方程以及如何快速有效求解方程的方法。此外,由一般方程或方程组引申出来的不定方程和不等式,同样是现今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数量关系考察的重要方向。

模板

  所谓“模板”,是指专为公务员考试“数学运算”量身定造(包括之前业已存在但被重新提炼的情形)的、注重最终结果而省略中间思维过程的解题方法。譬如用平均分段法解决典型年龄问题,用相应“口诀”解答星期日期问题、乘方尾数问题、同余问题、典型统筹问题,用特殊公式解裂项相加问题、两集合容斥原理问题、时钟追及问题等等。

技巧

  如果会用“十字交叉法”,你可以跳过方程直接口算出答案;如果会用“代入排除法”,你可以回避很多复杂计算和公式,过程的简单将让你意想不到;如果会用“数字特性法”,利用肉眼直接区分选项的尾数、大小、奇偶、因子、倍数、余数等特征,你将发现解题变得如此轻松。总之,“数学运算”特有的“客观单选”性让技巧的发挥有了充分的空间和余地。

训练

  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让自己“已知”的过程,而在此基础上的大量有效的训练就是让自己“会用”的过程。训练要掌握节奏:一开始多尝试一题多解(寻找最优方法)和一解多题(掌握方法的适用范围),细细品味题型的识别和方法的选用;然后再通过同类练习巩固自己对各种方法的熟练掌握;最后进行定时定量模拟训练,检验自己的学习,寻找真实考场的感觉。

心态

  心态的好坏决定了考场上战术与战略的成败。从整体来说,一定要学会“先易后难”的做题顺序,将最珍贵的分分秒秒投入到自己最有把握的题型上来。而针对具体题型,一定要遵从“机械程序化”的解题思维,考场时间特别有限,并不是大家发挥创造性思维的场所,宁愿遵从统一的思维方式,也不要为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浪费更多思考的时间。

  以上八点,便是攻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数量关系”的不二法门,愿广大考生从中获取正确的备考方向,让勤奋与拼搏的汗水挥撒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若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和中政申论备考平台进行提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5
差值法和整除法是西安中科院公务员组数量关系模块负责人王菁华老师创立的,我给你举个例子:数量关系之差值法:
差值法适用于前后条件变化,有差值出现的题型。第一步,找差值,第二步,找原因。第三步找答案。
如:
1.一共20道题,答对一道得5分,答错或不答扣一分,要答对多少,才能得82分?(08湖北)
A.15 B.16 C.17 D.18
解析:第一步:差值为100-82=18。
第二步找原因:造成少了18分的原因是有错的。每错一道题损失6分,所以错3题就损失18分。所以对了17道。
2.某零件加工厂按照工人完成的合格零件和不合格零件支付工资,工人每做出一个合格零件能得到工资10元,每做一个不合格零件将被扣除5元,已知某人一天共做了12个零件,得工资90元,那么他在这一天做了多少个不合格零件? A.2 B.3 C.4 D.6
解析:第一步:差值为120-90=30。
第二步找原因:造成少了30元的原因是有不合格的。每做错一个损失15元,所以错2个就损失30元。所以答案为A。
练习题:足球比赛的记分规则为: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一个队打了14场,负5场,共得19分,那么此队胜了几场?
(08安徽) A.3 B.4 C.5 D.6
陕西唯一中国十佳公务员考试辅导国家单位,陕西唯一国家单位直属辅导公务员培训单位
成就考生公职人生梦想!为学员红顶生涯铺路!报名网站:中科院中科教育中心官方网站zkedu
咨询免费听课,免费讲座,公务员复习资料就打总部咨询8216后面是0995。地址在中科院西安分院行政楼407,谨防假冒
第3个回答  2013-12-13
您好,华图教育为您服务。
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暂未公布,2014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预计2014年6月下旬。考生可参考2013年陕西省公务员考试报名时间安排。
网上报名:2013年6月5日-9日
资格审查:2013年6月5日-11日
笔试时间:2013年6月29日
成绩查询:2013年7月中旬
行测题目数量以及具体时间为:
常识判断 20题 15分钟
言语理解与表达 40题 35分钟
判断推理 40题 35分钟
数量关系 15题 15分钟
资料分析 20题 20分钟
1.常识判断
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生活等方面。
2.言语理解与表达。
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3.判断推理。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4.数量关系。
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5.资料分析。
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如有疑问,欢迎向华图教育企业知道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