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诗词一样吗

如题所述

诗歌的要求更高,音乐比较随意,一下百度来的诗歌三要素,仅供参考·········

诗歌,是指汉诗,即中国的传统诗,包括古风、唐诗、宋词、元曲;这里仅以传统诗为代表论述。
诗有三大要素,愚以为就是“韵、律、味”。这个说法不一定的当,也未必说得全面,姑且以拙文与同道切磋。
第一要素——韵:韵指“押韵”。押韵是诗的第一要素,也是诗的最基本的形式。古典诗讲求押韵,不押韵的诗就不是汉诗,可能叫什么“散文诗”,“自由诗”,“现代诗”之类的文体。
押韵的目的是利于读者琅琅上口,便于记忆,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习惯要求。人们通常说某首诗很有韵味,指的就是诗韵和诗味。什么叫押韵呢?简单地说就是上一句末字的韵部与下一句末字的韵部相同。
例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光”与“霜”都同属“昂”韵,就算是押了韵;又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晓”与“鸟”统属“凹”韵,也是押了韵。但诗通常是四句以上,因此还有第三,第四,第五句...要不要押韵呢?这就要根据诗的体裁而定了。如是古风,押韵就自由得多,可以隔句押,也可以通篇押,还可以中途换韵押。总之,无论是通篇押(一韵到底)还是换韵押,都必须押在同一韵部上,押错韵部,诗就有问题,吟诵时就会感觉聱牙涩口。
(一)韵书范本:作诗、填词、谱曲,都要依韵书为根据。清代以前,古人作诗用的多是“平水韵”,是南宋时代江北平水人刘渊根据前人的韵书修订而成的,故名“平水韵”。后来金人王文郁又有了《新刊平水礼部韵略》。刘渊的“平水韵”把前人的206个韵部归并为107个,通押情况很多。例如:(1)“麻、花、耶,斜”四韵通押;(2)“波、歌”二韵通押;(3)“支、齐、儿”三韵通押;(4)“姑、鱼”二韵通押;(5)“由、求”二韵通押;(6)“灰、飞、怀、来”四韵通押;(7)“天、山”二韵通押;(8)“庚、东”二韵通押;(9)“江、洋”二韵通押...等等。
直到现代已经七百多年,由于语音发生了很大变化,平水韵中一些押韵方式已不适应现代人的要求了。尽管这样,还是有相当一部分人在沿用,让初学者无所适从,甚至会成为误导,于是呼吁声韵改革的也不乏其声。现在,新的韵书已经出版问世,以普通话为基准的韵书可作为写诗的参考工具,初学者应以此作范本为宜。
(二)押韵形式:以绝句为例,绝句以四句为限,超出四句的很少见,也少用。还有一种类似绝句,但平仄未粘对的,现代人称之为“古绝”,押韵形式相同。绝句有押平声韵的,也有押仄声韵的。
(1)平声韵:首句韵脚为平声时,二,四句相押平声韵,第三句不用韵(末字必须是仄声)。例如(首句平脚用韵):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首句为仄脚时不是韵,第二句必须用平韵,第三句不必押韵(必须是仄脚),第四句押平韵。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仄声韵:首句仄脚仄韵时,第二句押仄韵,第三句不韵(必须是平脚),第四句押仄韵。例(未粘):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扁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首句仄脚不用韵时,第二句起用仄韵,第三句不押韵(必须是平脚),第
四句押仄韵。例: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至于律诗是八句为一首,排律则为十句以上,均为偶数,均用平韵。若首句用韵时,二、四、六、八句依次押韵,首句为仄脚时不是韵,从第二句开始用韵,四、六、八句相押韵(即偶数押,奇数不押)。只用平韵,不用仄韵,必须一韵到底,不可以换韵。例:
《蜀相》—杜甫(首句平脚用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月夜》—杜甫(首句仄脚不用韵):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看,古平声)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湿,古仄声)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寒江黑鹤

第二要素——律:律指诗词的形式规律。诗有诗格,词有词律;这里只讲绝句和律诗的格律。绝、律诗有其特殊的规定形式,是从初唐渐渐形成的,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要打破这个规矩自创另类形式,必须通过时间的检验和习惯约定俗成,即
必须取得历史的认同。格律诗就是具备了这种殊荣,几千年来打不倒。那么绝律
诗究竟都有哪些特殊要求呢?
(一)句数与字数限定:(1)绝句类:五言绝句——每首限定四句,每句五字,简称五绝;七言绝句——每首限定四句,每句七字,简称七言。(2)律句类:五言律句——每首限定八句,每句五字,简称五律;七言律句——每首限定八句,每句七字,简称七律。(3)排律类:五言排律——每首十句或十二句以上,谢绝单数,每句五字,简称五排;七言排律——每首十句或十二句以上,谢绝单数,每句七字,简称七排。
(二)平仄粘对:平仄是文字固有的声调,以《新华字典》语音为例:第一、二声为平声,第三、四声为仄声。由文字组合而成的句子必须符合诗的“平仄谱”,于是就有了“粘对”要求。以绝句的平仄为例:首句要与第二句相对,第二句要与第三句相粘,第三句与第四句又相对。在举例之前,我们要先弄清“粘”和“对”的含义。“对”,就是奇数句与偶数句的平仄相反(对应),即平声字对仄声字;“粘”,就是排列相邻的句子平仄相同,即平声对平声,仄声对仄声。绝句的平仄谱可归纳为四式,例:
第一式,平起平脚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四句)
第二式,平起仄脚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一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二句)
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三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第四句)
第三式,仄起仄脚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一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句)
第四式,仄起平脚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句)
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第四句)
从上述例式可以看出,所谓平仄相粘,多是发生在句子的前四个字。由于偶数句用韵,奇数句不用韵,且每一句的平仄式必须避免“孤平”和“三平尾”或“三仄尾”,于是平仄格式发生了变化,后面的字就不能一一相粘了。
至于律诗的平仄,就是由两式绝句的平仄谱组成的八句,排律是由三式以上的绝句平仄谱构成的,只要注意衔接处相粘即可。
(三)平仄变通:平仄毕竟只是形式,过于苛求会妨碍诗人写作,不能使诗
意发挥得淋漓尽致,于是古人又有了变通的办法:
(1)首字不论:每一句的第一个字可以用平声,也可以用仄声,就叫“通”。
(2)一、三不论:在不犯孤平的前提下,第一字和第三字允许“可平可仄”。
也有第五字不论的情况,如“风急天高猿啸哀”,第五字本应用仄声字,而“猿”为平声,第六字“啸”就为孤仄(允许)了。这样的情况下宁可多平而不用仄声,古人谓之“宁平毋仄”。可以看出,所谓“一三五不论”只限于七言,还要看平仄属哪一式,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假如第五字都不论,势 必要犯“三尾仄”和“三尾平”,变成“两个黄鹂叫翠柳,一行白鹭飞青天”了。
(3)孤平:在五言或七言句中,除了首尾两端,其余音节中只有一个平声的,就
算是“孤平”;比如“野火烧不尽”,“杏花沐雨红”,“春风醉我不因酒”,“明月几时照我还”等等。律绝诗不允许孤平,不能避免时,必须“拗救”。
(4)拗救:是诗句平仄情况可能失调时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与“一三五不论”是因果关系。由于“平仄变通”太过必然会“脱体”,于是又生出一个“拗救”来,我们姑且由之。拗救分“对句救”和“当句救”。
“对句救”是在下一句(偶数句)补救,如果上一句诗确实必须在下句的相应之处替补一个平声字。例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烧”字犯孤平,用“吹”字来补救。再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春”字犯孤平,用“空”字来补救。这种补救方法又叫“孤平拗救”。
“当句救”也叫“本句自救”是故意调换某一字的平仄位置,以保持平仄数量的相对平衡。例如:“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前句本意为“遥怜儿女小”,但作者先考虑的是词性对仗,调换了两字的位置,至于平仄常规就顾不上了。这类的例句很多,后人把它认作“当句救”,我认为实际上是破格的,是“变通之中的变通”,不宜提倡。平仄尽管可以变通,但不是乱变乱通,再怎么变都要避免“三尾平”和“三尾仄”。
(5)三尾平:指一句诗的末尾三字都是平声,如“绵绵秋雨连天寒”,“千
年古树犹遮天”。
(6)三尾仄:指一句诗的末尾三字全是仄声,如“江山美似画”、“半路鸳鸯
不到老”等等。
不单绝律诗不允许出现三尾平和三尾,从律诗派生出去的对联也是杜绝的。
(7)关于孤平的补述:另有一种说法:“一个仄平脚的句子中除韵脚外,句子中出现一个孤立的平声字的就是孤平;一个仄脚句中,即使只剩下一个平声字的也不能算孤平。”这就明确了孤平的概念,即孤平只会发生在“仄平脚”的句式。若以此为准则,那么上述的“杏花沐浴红”和“明月几时照我还”就算是孤平;而“春风醉我不因酒”和“野火烧不尽”就不属孤平句。根据“平仄变通”的观点,不属孤平的句式就允许出现在律句中,于是,象“野火烧不尽”这类形式的句子就是“合律”了。但本人不敢苟同,因为这类句式太过脱律,非诗词底气雄厚的名家不敢用。其实,格律只是一种形式,它只能约束机械的人,不能成为禁锢思维的工具。应该说,唐诗中一些有违平仄格律的诗句其实属例外“破格”句,后人因为对名人的崇拜,便称其为“变通”,因为变通,后人才有仿效的余地,才不会被格律卡死。而我对“孤平”的认识是:凡五言律句,一个句子中的平声字少于两个的,这个句子就算是孤平;凡七言律句,一个句子中的平声字少于三个的,这个句子就算是孤平。
至于拗救,实则是万不得以而为之的手段,它把格律复杂化了,让初学者茫然无从。所以还不如老老实实,循规蹈矩,一开始就应该按律遵格,不要犯“孤平”, 那就不必考虑如何去补救,免省麻烦。

(四)词性对仗:除绝句外(可以对仗,但不要求)律诗的中间两联词性必须是对偶;律诗共八句四联,一二句叫做“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要成对仗形式;而排律要求更严,除首尾两联外,其余的必须都要对仗。例:
《绝句》—杜甫(通篇对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蜀相》—杜甫(颔联、颈联皆成对仗)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登高》—杜甫(通篇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寒江黑鹤

第三要素——味:味指诗味。诗味是诗的质量表现,也是诗的内涵。诗味要靠读者来品,如果内容平淡无味,如同嚼蜡,那么尽管格律搬弄得再怎么完美,这诗也只是个空架,没有吟诵价值,更没有流传希望。
诗人不一定明确作诗是为什么,但他一定要明确为什么作诗。这就是说,诗人要肩负起历史责任,为历史负责,为读者负责,也是为自己负责。因而强调,作诗要出精品,要有诗味。有人把诗的形式比作酒瓶,而瓶里的酒才是诗的内涵;假设诗韵、诗律是躯壳,那么诗味、诗品就是灵魂。所以诗味是最关键的要素。
当然,好花要靠绿叶配,好酒要靠好瓶装,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才是诗的完美。那么诗味究竟是什么?概括起来六个字:哲理,情趣,真实。
(一)哲理:诗是为社会生活服务的,所以要赋予人生哲理、社会哲理。必须用语言艺术来表达,通常会采用比喻,隐喻手法来完成。例如于谦的《咏石灰》云:“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碎骨粉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里借石灰的本质喻示人生需要达到勇敢而坚贞的品格。
又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显示了自然界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也暗喻人类社会某种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这些诗句道出了哲理,容易加深人的印象,被人们奉为格言。
(二)情趣:诗要有情,要有趣。没有情趣就像傻子的游戏,无聊。只会从复某一个单调的动作,或者是一句老掉牙的歌词,使人感到乏味、厌倦。何谓“情趣”?你写的诗必须是真情实感,既能打动人,又富于趣味,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当然,情与趣未必时刻同在,但二者至少能居其一。
诗要从生活中摄取素材,抓住某个特征,应用诗的语言去升华,去表达,让人读了如痴如醉。例如:“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这是一幅美丽动人的图画,有情、有景、有趣。又如:“山上层层桃里花,云间烟火是人家。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是刘禹锡的两首《竹枝词》,前一首描写了农村青年男女的劳动场面,后一首写青年男女的恋爱过程,有景、有趣、有情。(三)真实:诗要感人必须真实,即:情真、意真。 一是情真: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一首发自心灵的绝唱,千百年来不知震撼多少游子心,至今仍长吟不衰,主要是诗人的感情深厚,诗味浓郁,打动人心。又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句明白如话,没有客套,但情感非常真挚。
二是意真:写意写境,不加雕饰,真实自然。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再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几乎全是白描手法,写景写情,情景交融,颇能引人入胜。
许多人作诗,题材并不虚假,但从字眼里流露出来后却像是在无病呻吟,显得不真实,主要是没用情来写,不是真情实感,让人产生“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诗强说愁”的感觉。为写诗而写诗,肯定写不好诗。怀着一腔热情去观察现象,体验事物,思考人生,当自己感觉有话非说不可,有情非诉不行的时候,真情就会跃然笔端,再加上平时的语言艺术功底,相信你写出来的诗,读者自然会大加赞赏。
当然,真实是不容参水的,比如写景、叙事、说理、论时,都不必过分夸张,把高的写成矮的,把小的吹成大的。话一旦说大了就不好收束,造成头重脚轻,首尾不配。
有的人写景喜欢套用古人大气磅礴的诗句,比如形容瀑布爱用“银河”,写山爱用“巍巍”,写河爱用“滚滚”形容瑞氛要用“龙翔凤翥”。其实都是陈词老调,飘渺虚无。谁见过龙、凤是啥样子?纵然是比喻也流于俗套,缺乏新鲜味道。
也有的人喜欢戴高帽子、听溢美之辞。诗人应把稳立场,秉笔直书。据说,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称霸一方,雄心勃勃。贯休和尚曾投寄七律一章,诗中有“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之句,钱王看了很赏识,但觉得说他只有十四州未免寒伧,就叫人传话说,把“十四州”改成“四十州”更气派些,并说诗改了就可以晋见。
贯休听了后说:“钱王明明只有十四州,却要假装门面,州若添了,诗方能改;州既难添,诗也难改,不见他也罢。” 这个故事从另外的角度告戒诗人必须实事求是,不能阿谀奉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3
有一样的地方。有不一样的地方一样的地方就是音乐与诗词皆讲究意境。。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表现方式不一样,一个用乐谱,一个用文字。其实诗词就是古代的歌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2-13
我觉得是一样的,当我念一首诗和听一首歌。感觉一样,沉浸在悠闲的思念当中,淡淡的,甜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