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症老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1-03
出现幻觉、大吵大脑、徘徊、吃异物、收集成瘾、破坏东西、莫名发火、暴力行为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2-01-02
认知症,是指脑局部组织病变或受损而产生的对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功能的损害。通常,多被用以描述机体正常老化和阿茨海默氏症(老年痴呆)之间的过渡状态的症状表现。老年痴呆症发病常很隐匿,不为人们所注意,因此,正确认识痴呆早期症状,使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延缓进展,就显得非常重要。

痴呆早期记忆障碍表现很突出,病人容易忘事,丢三拉四,初期表现为对近事的遗忘,如对几小时前刚吃过菜的已不能回忆。随着病情加重,远事记忆也受影响,如不能回忆过去的经历。有的病人表现为情感障碍,早期有情绪不稳定,感情脆弱易流泪,遇事抑郁愁闷,为小事焦躁不安,害怕恐惧等。一些病人有认知障碍,开始可有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分散、说话重复,优柔寡断下不了决心,与以往的精明强干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些病人有心理障碍,由于记忆力减退,不知道东西放在何处,总怀疑有人偷他的东西。有的病人感到躯体不适到处求医检查,虽未查出异常,但仍感到痛苦。患者性功能低下,常怀疑配偶有外遇,为此家庭常吵闹不和。少数病人有行为障碍,一反常态变得过分节俭,到处收集废品,一些病人把自己画的简单草图比作为名家所画,备所珍藏。有些病人到了新环境经常走错家门。
老年性痴呆的预防要从中年开始做起,因为老年性痴呆能如在痴呆前期或痴呆初期被发现,并在生活上采取相应措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是完全可以控制其发展的,并且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向好的方向转化。从近年研究的结果看,预防老年痴呆发生的主要措施有如下几个方面:

避免脑动脉硬化及脑血栓等疾病的发生,以防止因脑供血不足而导致老年痴呆 动脉硬化是老年痴呆症的主要“敌人”。调节膳食,少吃食盐,并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

注意智力训练,勤于动脑,以延缓大脑老化 研究显示,常做用脑且有趣的事情,可保持人的头脑灵敏,锻练脑细胞反应敏捷,而整日无所事事,则患老年痴呆症的比例较高。老年人应保持活力,多用脑,如多看书、多学习新鲜事物;培养业余爱好,可活跃脑细胞,防止大脑老化;应注意广泛接触各方面的人,如和朋友聊天、打麻将、下棋等,都可刺激神经细胞活力。

加强精神调养 人们常说:“笑一笑,十年少”,注意保持乐观情绪,也就是说,要宁静无惧,恬淡虚无,与世无争,知足常乐,清心寡欲。做到外不受物欲的诱惑,内不存情感的激扰,这样才能有助于健康不衰。

注意维持人际关系,避免长期陷入忧郁状态 因为忧郁是老年人患痴呆症的危险因素,因此要避免精神刺激,以防止大脑组织功能的损害;另外,维持家庭和睦可以保持心情愉快,能增强抗病能力。

加强体育锻炼 许多人都知道,运动可降低中风几率,其实,运动还可促进神经生长素的产生,可预防大脑退化。除整体性全身活动外,应尽量多活动手指。

起居饮食规律 一般应早睡早起,定时进食,定时排便,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有积极的意义。在膳食上,强调做到“三定、三高、三低和两戒”,“三定”即定时、定量、定质;“三高”即高蛋白、高不饱和脂肪酸、高维生素;“三低”即低脂肪、低热量、低盐;“两戒”即戒烟、戒酒。老年人应多补充有益的矿物质及微量元素,缺乏必需的微量元素(如锌等),可致大脑供血不足,引起血管病变。适当补充维生素E,可以增强记忆力,也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另外,老年人要多吃鱼。荷兰科学家对5000名5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的研究显示,经常吃鱼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只是不吃鱼的老年人的0.4倍。
第3个回答  2022-01-02
周末开开心心地吃完了了饭,喝完了奶茶,很多人就顺势躺在床上摊着了。但是很多人就会说:一吃饱就躺下,会长胖噢。
吃饱了就躺下真的会长胖吗?其实并不会!
其实不管是坐着、躺着还是站着,消耗的卡路里差不多!躺着并不会比坐着长更多的肉。而且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对于肠胃不好的人,饭后适当地躺着休息,其实才是最好的。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吃饭之后,总有一段时间会感觉特别特别困。那是因为吃完饭后的半小时是消化高峰期。饭后因为血糖水平升高,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同时与睡眠相关的食欲素含量下降,就会让人犯困没精神。
如果你饭后马上就去散步或者工作,“注意力”都被迫集中在大脑或者肌肉,没时间管理肠胃,肠胃缺少血液供应,消化机能当然就会稍微下降,消化食物的时间就会变长。
但是如果舒舒服服地躺着,放空自己,反而能让肠胃专心去消化食物了。

可是为什么会有吃完饭不能躺着的说法呢?
主要是有些人吃得太饱了。吃得太饱胃里东西太多,胃的压力也就变得很大了,这时候平躺还可能造成胃食管反流甚至引起呕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躺下睡着了,而睡觉的时候因为身体会自动调到低功耗模式,肠胃的蠕动能力会下降,消化就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自然对身体不好了。
总之,吃完饭躺一躺是可以的,不用过分担心会长肉,只要别躺着躺着就睡着就行。
第4个回答  2022-01-02
随着老年人身体机能不断的下降,会出现一些老年认知障碍的早期症状,比如记忆力减退、作息时间变得絮乱、行动力下降以及情绪变得激动等,会影响到患者及其家人的日常生活。对这个疾病有所认识并及时预防,如果出现有这些早期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随着年纪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在不断的下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大家要时刻关注家里老年人的认知情况,以便及时进行预防与治疗,所以很有必要了解一些老年认知障碍前期的表现。
认知障碍具体表现有:1、记忆功能减退,认识新事物能力下降。当老年人有认知障碍时仍有日常的生活基本能力,但是患者的表现力会比平常迟钝,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患者会经常遗忘近期的一些事情,初期这些症状对患者影响不大,但要及时的进行干预治疗以此延缓病情的进展。

2、咀嚼困难,走路变慢。老年人的大脑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萎缩,萎缩症状稍微严重时,大脑容量会相对变小,这就是老年认知障碍患者的一个明显表现。这时老年患者做事的行动力就会下降,例如走路变化、咀嚼感到困难等等。而当咀嚼量变少时,大脑的血流量会随之减少,这时或许会加重老年的认知障碍。

3、作息时间絮乱。睡眠作息时间的絮乱会增加日后罹患老年认知障碍的风险。一些老年认知障碍的患者作息时间就明显不规律,这时具有需要到专科医院进行心理测试和神经系统的检查,以利于早期进行诊断和治疗。

4、遇事易抑郁焦躁。患者早期的老年认知障碍症状会与其以往的精明强干形成鲜明的对比,患者的情绪变得很不稳定,非常容易激动,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而变得焦躁不安,害怕恐惧,并且对身边的人产生很强烈的依赖意识。

上面描述的都是一些老年认知障碍前期的表现,大家平时要有所预防,保持合理健康的膳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还可以积极开展适宜的体育活动,使脑细胞活跃,防止大脑老化和动脉硬化。如发现有这些症状的出现,要及时进行积极治疗来延缓病情的发展。
第5个回答  2022-01-02
以老年人为中心,本着尊重老年人的原则。

2、评估内容以客观、准确为原则。评估者应具有认真、客观的态度,不能因为时间仓促,评估内容多而敷衍了事;也不能因为不了解评估内容生搬硬套。综合评估老年人健康时,应对老年人认知、语言表达、情绪及周围环境有所了解,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评估内容与老年人实际情况不符。评估中,发现不明确的问题,应反复询问并仔细观察确认。

3、动态评估原则:入院、出院评估;病情变化及功能状态改变而评估;手术后应评估;生活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应评估。

4、遵循个体差异原则。老年人个体差异明显,应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来评估,虽然有疾病共性的表现,但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反映出疾病非典型的临床症状,其症状、体征不明显,因此评估要因人而异。

一、老年人躯体评估:
评估者采取询问、体格检查、及评估量表完成。了解老年人身体状况,特别是症状、体征的表现,健康史、用药史及日常生活情况。通过体格检查,客观地评估老年人基本身体情况,为及时准确地完成治疗、护理提供基本的信息资料。

内容包括健康史(既往史、检查项目结果)、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全身体检、休息与睡眠、进食情况评估、营养状况评估、粪便的评估、尿液的评估、舒适的评估)。

二、老年人心理社会评估:

方法包括会谈法、观察法和心理测验法,可通过国际通用量表评估。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包括认知功能、情绪与情感、心理特征、环境、家庭、经济、社会支持等。临床常进行的评估内容是认知、焦虑和抑郁。

四、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
生活质量又可称为生存质量、生命质量、生命素质等。评估方法包括访谈法、观察法、自我评价法及生活质量测定量表。

五、老年人认知功能评估:
认知是集体认识和获取知识的智能加工过程,涉及学习、记忆、语言、思维、精神、情感等一系列身体、心里和社会行为。目前临床上最常适用于老年人认知状况评估量表有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及简易操作智力状态问卷。内容包括感知障碍;学习、记忆障碍;思维障碍;痴呆等。上述认知障碍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除器质性疾病原因外,大多由精神疾病所致,如神经衰弱、癔症、疑症、更年期综合征、抑郁症、强迫症、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反应性精神病、偏执性精神病、躁狂症、躁郁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