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

如题所述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不能“进学”的读书人成为任人践踏的牺牲品。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他们常以嘲笑更不幸的人取乐。

3、丁举人等封建统治者的狠毒冷酷,摧残了孔乙己的肉体,将他推上了绝路。

4、孔乙己深受封建教育和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只想通过科举向上爬,即使沦落到形同乞丐的地步,也不肯放下读书人的架子;他轻视劳动,好吃懒做,因偷窃而被打折了腿,仍麻木不仁,到死也未能醒悟。

扩展资料

相传绍兴城内有一名叫“亦然先生”的,此人由于生活贫困不堪,为谋生计,只得去卖大饼、油条,勉强度日。因他不肯脱下长衫,又不愿意大声叫卖,只要跟随在别的买大饼、油条的小贩后面。

小贩们每吆喝一次,他就跟在后面低低地叫一声“亦然”,令人啼笑皆非。街上的孩子们见他身穿长衫,手提货篮,说的使人不懂的话,于是就围着哄笑起来,异口同声地叫他“亦然先生”。从此,“亦然先生”就扬名绍兴了。

“亦然先生”卖完大饼、油条,就踱步到咸亨酒店,掏出几枚铜钱,要一碗酒、一碟茴香豆,慢吞吞地边喝酒,边津津有味地嚼着茴香豆。

孩子们一见到“亦然先生”在喝酒,纷纷赶来讨茴香豆吃。他就每人一颗地分给孩子们,直到碟子里的茴香豆所剩无几了,就用手指罩住碟子,嘴里念念有词:“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据说“亦然先生”就是鲁迅笔下孔乙己的原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6

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是环境。

环境造就人,孔乙己生活在新旧社会的过渡时期,其性格就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孔乙己善良朴实,另一方面他迂腐顽固,真是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孔乙己这样性格的人物,毫无疑问是一个悲剧形象。

小说描写了孔乙己在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下,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在人们的嘲笑戏谑中混度时日,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所吞噬的悲惨形象。

篇幅不长,但是深刻揭露了当时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精神的毒害和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扩展资料:

孔乙己是清朝末年的知识分子,他信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教条,但是他连秀才都没有考上,又没有功名利禄,生活过得非常穷酸。

孔乙己有着封建教育制度影响下的书生特有的清高本质,没有经济来源,也不愿意从事劳动赚取钱财,端着读书人的架子只能越过越穷。关于孔乙己那句“窃书算不算偷”的名言,我们可以看出他作为穷困潦倒的书生的迂腐一面。

当大家嘲笑他偷书的时候,孔乙己只能无力的回击一句“窃书不算偷”,读书人的事不能算偷,这是多么可笑的歪理,此时孔乙己的穷酸迂腐可见一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封建科举制度使读书人追求功名、鄙视劳动。孔乙己不能进学,又穷酸迂腐,不会营生,这就注定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二是麻木、冷漠的社会环境:孔乙己被打断了腿,境遇非常凄惨,本来让人同情,可酒厂客和掌柜仍然取笑他,如此冷漠的人情,注定了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三是孔乙己自身的性格弱点:孔乙己读书没有进学,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抱残守缺,好喝懒做,对悲剧的命运逆来顺受,毫不觉悟,这些弱点都注定了他的悲剧命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07-01-21
1919年4月5日,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他的第二篇白话小说《孔乙己》。据鲁迅先生的朋友孙伏园在《鲁迅先生二三事•孔乙己》中回忆,鲁迅先生自己说,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己》。事实上,对于孔乙己,鲁迅先生确乎倾注了极大的同情,在小说前半部分用了不少笔墨描述孔乙己的诚实守信和心地善良。首先借卖酒的小伙计的口说“但他在我们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接着,就描写他热情地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把原本不多而且得来不易的茴香豆分给孩子们吃。由此不难看出,在鲁迅先生看来,孔乙己虽然迫于生计不免干些偷鸡摸狗的事,其本质上也还是一个好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苦命的读书人,却最终落得一个十分悲惨的下场。综观孔乙己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幕血淋淋的悲剧。笔者在此粗浅地探究孔乙己的悲剧根源,一方面缘于自身也是读书人,孔乙己的人生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一面镜子!另一方面笔者认为孔乙己的悲剧依然有着十分现实的社会意义。那么,孔乙己悲剧的根源在哪里呢?笔者看来,孔乙己的悲剧根源主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毒害使孔乙己自命清高,耻于劳动,而根深蒂固的奴性又使他丧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可能性,这就注定了其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孔乙己是生活在清朝末年的一位旧知识分子,他所接受的无疑是旧的封建教育。也许正因为这样,他通过接受封建教育而深受封建文化的毒害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我们知道,自西汉时期的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继而被汉武帝采纳以来,历代封建统治者也都沿袭了这一做法。儒家文化之所以能获得历代皇帝的青睐,是因为其实质上是可以为维护封建统治服务的。笔者不否认儒家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积极作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儒家文化从它沦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的时候起,就已经成为思想的枷锁,就注定要失去其不断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偏颇也好,偏激也罢,笔者始终认为处于封建文化核心地位的儒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说,当它作为封建教育的教材时,只是培养奴才的文本。于是,一代又一代读书人成为这种教育的牺牲,他们失却了独立的人格和精神,失却了独立的意识和思想,每一根血管都只剩下粘稠的奴性。然而,奴才只有在能为统治阶级看家护院的时候,才会获取相应的物质条件,实现作“大奴才”的人生理想。于是,当科举制度产生之后,读书人的灵魂就差不多完全腐化了。他们鄙视劳动,自命清高,一旦入仕,就很快堕落成官场上的痞子,成为统治阶级的“恶奴”,就如《孔乙己》中的丁举人之类。正因为这样,“魏晋风骨”就成为少数有骨气的读书人聊以自慰的精神寄托,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最亮丽的风景。
由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孔乙己本来“身材很高大”,是可以像“短衣帮”一样凭体力养活自己的,他却轻视劳动,把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总穿在身上,摆一副读书人的架子。既然它不可能走入仕途,不可能成为统治阶级看家护院的奴才,甚至“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就注定他会失去生存的基础,他的人生只能是一场悲剧。尤为可叹的是,孔乙己深受毒害而不自觉,麻木不仁,奴性十足。且不说要他去反抗封建制度,就连他自己的命运也不敢、不愿和不能去抗争。这就难怪鲁迅先生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其实,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教育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被统治阶级所认同的文化,总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还会谬种流传,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显得根深蒂固,并不会随着一个时代的消亡而消亡。放眼当今社会,我们不难看到孔乙己的影子,至于“丁举人”就不免时常撞见了。看来,要根除封建文化的毒害,让我们这个民族真正甩掉文化糟粕这个包袱,获得发展的无限生机,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抑或正因如此,不管鲁迅先生创作小说的初衷是什么,其反封建的主题是显而易见的。焦晋同志在《谈〈孔乙己〉主题的广阔性与神话》(载《教学通讯》1984年第二期)里指出,该小说“不仅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性及其罪恶,而且可以延伸到对整个封建制度及其全部伦理道德的彻底否定……”
在于我看来:《孔乙己》是一篇著名的短篇小说,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他苦读“四书”、“五经”,耗尽年华,热衷科举,一心想沿着封建社会里一般知识分子所走的道路、顺着读书应考做官的阶梯往上爬,可连个秀才也没有考中,落到将要乞讨的境地。他不会营生,好喝懒做,死要面子,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之乎者也,时刻不忘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嘲笑奚落他时,还要一再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伤痕——“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才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他在长期封建文化教育熏陶中,也和一般士大夫一样“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会营生,养成好喝懒做的恶习。有时免不了做些偷窃的事,最后落到被打折了腿的惨境。他迂腐可笑,麻木不仁,至死不觉悟。封建文化教育和科举制度不仅毒害、摧残了他的灵魂,而且也摧残了他的肉体。作者在刻画孔乙己性格中可悲的东西、批判他的封建落后意识的同时,也表现了他的善良心地和对他的一定的同情心,如写他教“我”识字、给小孩子分茵香豆,他在店里品行却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他还“写得一笔好字”。这些描写,更激起读者对毒害、摧残他的封建社会和科举制度的愤恨。这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孔乙己是一个不幸者,他生活在一个麻木、冷酷的社会环境之中。孔乙己精神上的痛苦要超过肉体上的痛苦。作者将孔乙己的容貌、服饰、姿态、语言、行动诸方面交织在一起,使这个被科举制度欺骗愚弄了一辈子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形象,富有立体感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功名不就,却自命清高;四体不勤,却好吃懒做;贫困潦倒,却死爱面子;受尽摧残,却麻木不仁。在风烛残年之际,这个受“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封建思想毒害的孔乙己爬着离开了人世。
第4个回答  2007-01-21
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的原因有两点。首先是社会原因。
第一,封建科举制度诱使读书人追求功名利禄,死读经书,致使孔乙己那样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的牺牲品无能迂腐,成为废物、笑料,任人践踏。

第二,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的侵蚀,使民众麻木不仁,以嘲笑比他们自己更不幸的孔乙己为快事。

第三,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横行霸道,极端残忍地摧残孔乙己,最后将他推向了死路。

当然造成孔乙己悲剧命运还有其个人原因。
他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为此耗尽了年华,落到形同乞丐的境地。孔乙己自命不凡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得意于自己的"之乎者也";他养成了好喝懒做的恶习,不会营生,鄙视体力劳动,不愿与劳动人民为伍。以致后来因偷窃被打折腿,麻木不悟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