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的定义是什么?

如题所述

1. 死亡带来的,一方面是永久的黑暗,另一方面是永久的安宁。它带走了生活中的幸福,同时也带走了与之并存的痛苦。
2. 死亡意味着生命个体的终结,意识个体的毁灭。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幸福还是苦难,闲适还是辛劳,都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曾经的意义。一切都将被死神带走,简单来说,死亡就是曾经存活过的个体生命在乌有的世界里融汇,就是无尽的消失。
3. 从形式上看,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作用——消灭生存个体的一切差别。在生存中千差万别的个体,在死亡的世界里达到了重新统一:成为不分高低贵贱并丧失了任何意识活动的物质。
4. 作为一种哲学概念,物质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总和。因此,抛开事物千差万别的形态,就其本质来说,一切事物都是平等的、统一的。哲学定义如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生命只不过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死亡即是这一特殊形式的结束。
5. 生存和死亡的交替,是物质运动在生命领域里的一种表现形式。个体生命的死亡并不是物质的消失,而仅仅是某种物质运动形式的消失。物质的运动永远不会终止,一种运动形式的消失标志着另一种运动形式的开始,个体生命的死亡便是有精神活动参与的运动向无精神活动参与的运动转化的标志。
6. 由此可知,生命个体的死亡便是精神个体的泯灭。死亡是统一的,一切差别表现在生存中;物质世界是统一的,一切差别表现在精神世界。
7. 死亡的定义:
日常用法的定义:垂死的行为和事实;动物或植物生命机能的最后终止,常给以拟人化。死亡的状态;部分生命的丧失或休止。
法律上的定义:生命的最终终止;不再存在;按法医规定,死亡表现为血液循环完全停止,自然生命功能如呼吸、脉搏等运动停止。
医学上的定义:所有生命机能的永远停止,也可参见以下死亡定义:第一,大脑功能,血液循环系统的自发机能出现总的、不可逆转的中止;第二,可感觉到的跳动的心脏和呼吸最终的、不可逆转的中止。
8. 道家对待死亡的态度并不完全等同于后来的道教。虽然道家先哲们在讨论摄生长生时,也不可避免地要讨论死亡。庄子也许算得上现今可考的最早关切死亡问题的古代思想家。《庄子》一书很多地方谈到死亡。他明确地肯定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这就是说,人的生命和死亡,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是天赋的命运,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
9. 庄子还以寓言说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要灭亡的,小的躲藏到大的后面,以为有了靠山,很牢固了,却不知道大自然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无论多大的东西,毁灭的时候还是要毁灭。
10. 《庄子·齐物论》有“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之说,即肯定人与万物都处在不停的运动变化之中。初生的过程,也就是走向死亡的过程;走向死亡的过程,也就是新生的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