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学生的早恋行为?

如题所述

1、无论是男孩的家长,还是女孩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有“恋爱”倾向时,首先不要表现得过度紧张,狠狠批评孩子更是错误的方式。小孩子对异性存有好感,是自然而正常的事情,这种情感本来是很美好的。

2、6岁至12岁之间,孩子的性能量处于潜伏期,性能量转移到其他区域,不会有性萌动。

3、直到青春期之后,才开始进入“生殖器期”,即有了性萌动,幼年的性活动开始复活,性生理开始成熟。因此,在6岁至12岁之间,家长面对孩子的“谈恋爱”行为,顺其自然就好,那可能仅仅是孩子一种想和异性交朋友的喜欢和好感。

不过,家长要懂得把握尺度,最好对小学阶段的“恋爱行为”忽略就好,不要经常追问:“班级里有没有你喜欢的同学?”“你不好好写作业,就追不到××”了!”如果老在孩子面前强调这些,家长一不小心做了孩子“早恋”的催化剂,反而事与愿违了。

小学生早早恋的特点有:

(1)小学生早恋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极具模仿性。

孩子们说的话,做的事儿都是跟大人学的,从电视电影里学来的,他们可能并不清楚自己在说什么做什么,有时候,他们的言行可能会把老师和家长吓一跳,真的就像小情侣一样,但是你如果细问她说话呢,常常会发现,她自己也朦朦胧胧的,只是跟着胡说,比如说三年级的孩子,别人给他传一个字条,他就会把这个定义成我收到情书了。

(2)小学生早恋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易变性。

小学生早恋是往往都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今天给这个好,明年可能一点很小的事儿,比如说一起玩游戏的时候,没有帮着他,一生气她可能就又换人了。

(3)小学生早恋的第三个特点,就是非持续性。

主要指的是,小学生的早恋呢很少一天到晚想着某个人的。一阵一阵的。比如说早上早恋,中午可能就忘了。晚上说不定又想起了。所以在大人眼里感觉孩子们就像是在闹着玩,的确好像也就是在闹着玩一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