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解读

如题所述

在对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的定义上,2014年欧洲心律学会/美国心律学会/亚太心律学会(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仍与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ACC/AHA/ESC)“室性心律失常治疗和心脏性猝死预防指南”(以下简称“2006版指南”)保持一致:将频率大于100次/分、持续时间小于30秒的连续3个或3个以上心室搏动称为NSVT。

从整个篇幅来看,2006版指南并未对NSVT进行重点论述。认识到NSVT的临床普遍性,共识用较大篇幅对NSVT出现时患者的猝死风险、评估方法和治疗建议进行了详述,并以图表的形式呈现,这体现了该共识的实用性。

一、NSVT的临床评估

对NSVT患者,共识列出常用的标准评估项目和进一步评估项目,并给出每种检查适用的目标人群。

对NSVT患者的评估

标准评估项目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12导联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

如果这些检查不足以明确病因,可进一步行运动试验、冠脉造影、心脏MRI、基因检测和电生理检查。

上述检查评估的目的是判断NSVT患者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因为NSVT的预后与基础心脏病相关,治疗原则也是治疗基础疾病较治疗心律失常更重要。

二、心脏结构正常伴NSVT的风险和治疗

鉴于NSVT的预后与基础心脏病密切相关,共识将NSVT分为心脏结构正常合并NSVT和心脏结构异常合并NSVT。共识列举了常见心脏结构正常合并NSVT的疾病,包括其心电图表现、SCD风险、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方法。

起源于右室流出道(RVOT)或左室流出道(LVOT)的NSVT在心电图上往往有特征性表现。此类患者出现SCD的风险极小,若有症状可接受药物治疗。经导管射频消融是药物治疗无效NSVT或根治这类NSVT的有效方法。特发性折返性左室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通过假腱索进行折返,选择盐酸维拉帕米可终止室速发作。

药物即使有效,此类室速往往也容易复发,建议行射频消融治疗。局灶性机制的NSVT可源于心室乳头肌,猝死风险很小,治疗可采用β受体阻滞剂和射频消融。

运动诱发的NSVT也很常见,若发生在运动停止后则预后不良。运动员在运动时出现NSVT、运动停止后立即消失,可认为其是良性的,运动员不需要停止训练,但应除外HCM的可能。NSVT呈现多形性,无论患者有无症状,应除外患者是否存在冠脉疾病。

若运动时心率增至120~130次/分后诱发室速,还应考虑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的可能,此时患者猝死的风险升高。其他心脏结构正常伴NSVT的疾病还应考虑离子通道疾病,例如长QT综合征(LQTS)。

三、心脏结构异常伴NSVT的风险和治疗

在缺血性心脏病患者中进行长程心脏监测,其中约30~80可发现NSVT,患者通常没有任何症状。目前没有证据证明通过药物或射频消融抑制NSVT能够改善预后,因此对无症状的NSVT患者不建议治疗。

共识列举了几种常见器质性心脏病合并NSVT疾病,并给出了其SCD风险、诊断和治疗策略。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早期(头几天)出现的NSVT对长期预后无影响。若急性心肌梗死48小时后发生NSVT,即使无症状也与远期不良预后相关。

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伴NSVT对远期预后的意义仍不确定,共识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没有明确建议。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反复发作NSVT将增加ICD的放电次数、升高死亡率,应程序控制ICD,减少放电次数。

多形性NSVT若与心肌缺血相关,应尽可能改善冠脉血流灌注。NSVT与CPVT或LQTS相关,发生致死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极大,建议应用β受体阻滞剂和ICD治疗。若出现尖端扭转型室速(TdP),应避免使用延缓心脏复极的药物、防止电解质紊乱。

建议安装ICD的情况如下:

①任何器质性心脏病,射血分数(EF)35;

②心功能降低并不很严重,EF40,但通过电生理检查程序刺激诱发持续性心室颤动或持续性室速;

③如果患者有陈旧性心肌梗死、晕厥史,即使EF40,但程序刺激心脏能诱发持续性室速。

无症状的NSVT患者且EF40,以基础疾病治疗为主,不建议抗心律失常治疗。对HCM患者,NSVT无论是否合并其他猝死风险,都建议置入ICD治疗。通过基础疾病治疗,患者仍有NSVT症状,此时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合理的。

【总结】

NSVT是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2014专家共识建议对NSVT患者先进行检查,评估是否存在基础心脏病,以明确其SCD发生风险。治疗原则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抗心律失常治疗为辅。对低危患者的心律失常无须特殊处理。高危患者在改善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可采用药物治疗、射频消融治疗和置入ICD治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