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想记录下来以便留念的童年回忆有哪些?

如题所述


和父母度过的每一天


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我妹妹才五岁。


现在老妈依然喜欢跟我说我很小的时候的一些趣事,比如说跟隔壁的弟弟拿一根树枝打架,听说她要出远门直接把书包扔了从坡上滚下来,插秧的时候挽着裤腿在泥巴里打滚,考试考砸了被老爸说斜着眼睛看他,在雪地里走不稳一屁股坐在雪地里赖着不肯起来,夏天的时候搬一把椅子坐在丝瓜藤下等织女出来,打了稻谷在高高的稻草堆上跑来跑去结果摔下来,数在昏黄的门灯旁边飞来飞去的蛾子……


有些我记不得了,有些我还记得很清楚,更清楚的是12岁之后,有爸妈陪伴的日子少之又少,只有每年过年时不足半个月的时间,我妹妹比我要更可怜,她几乎没有有父母陪伴的记忆。




门前的大枣树



我家门前有一颗很大很大的枣树,奶奶告诉我是二伯种下的,我很小的时候它就已经枝繁叶茂了,每个暑假的最后半个月它就会熟得很好,村里的小伙伴就会聚集在我们家,男孩子直接上树去摘枣子吃,也不用洗,女孩子就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站在树下打,通常都是打得满地都是枣,然后拿个小筐把地上的枣子都拾起来,去荷塘里细细地洗一遍了再吃。这颗大枣树承包了大部分我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后来电改,大枣树妨碍到了电路的走向,村里找人把枣树沿着根部给锯掉了,在离大枣树不远的地方又新长了两根小枣树,小枣树没有过多久也被隔壁叔叔养的羊连根拔起吃掉了。



和枣子一起熟的还有橘子,爸妈外出打工之后,橘子山就一直是奶奶在打理,能够自己做的奶奶都是自己做,做不了的才会去请人,结出来的果也都是又大又甜,我读书时暑假回了家再回学校时也会带一点去学校,同学们都说特别好吃。



工作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这么好吃的枣子和橘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15


和父母度过的每一天


我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我父母就外出打工了,我妹妹才五岁。


现在老妈依然喜欢跟我说我很小的时候的一些趣事,比如说跟隔壁的弟弟拿一根树枝打架,听说她要出远门直接把书包扔了从坡上滚下来,插秧的时候挽着裤腿在泥巴里打滚,考试考砸了被老爸说斜着眼睛看他,在雪地里走不稳一屁股坐在雪地里赖着不肯起来,夏天的时候搬一把椅子坐在丝瓜藤下等织女出来,打了稻谷在高高的稻草堆上跑来跑去结果摔下来,数在昏黄的门灯旁边飞来飞去的蛾子……


有些我记不得了,有些我还记得很清楚,更清楚的是12岁之后,有爸妈陪伴的日子少之又少,只有每年过年时不足半个月的时间,我妹妹比我要更可怜,她几乎没有有父母陪伴的记忆。




门前的大枣树



我家门前有一颗很大很大的枣树,奶奶告诉我是二伯种下的,我很小的时候它就已经枝繁叶茂了,每个暑假的最后半个月它就会熟得很好,村里的小伙伴就会聚集在我们家,男孩子直接上树去摘枣子吃,也不用洗,女孩子就拿一根长长的竹竿站在树下打,通常都是打得满地都是枣,然后拿个小筐把地上的枣子都拾起来,去荷塘里细细地洗一遍了再吃。这颗大枣树承包了大部分我与小伙伴们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后来电改,大枣树妨碍到了电路的走向,村里找人把枣树沿着根部给锯掉了,在离大枣树不远的地方又新长了两根小枣树,小枣树没有过多久也被隔壁叔叔养的羊连根拔起吃掉了。



和枣子一起熟的还有橘子,爸妈外出打工之后,橘子山就一直是奶奶在打理,能够自己做的奶奶都是自己做,做不了的才会去请人,结出来的果也都是又大又甜,我读书时暑假回了家再回学校时也会带一点去学校,同学们都说特别好吃。



工作后,我再也没有迟到过这么好吃的枣子和橘子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9-29
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王鼎钧《脚印》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我们童年做的那些傻事。想到我之前写过一篇童年生活,主要是跟土地有关系的,觉得意犹未尽。在陌生的城市里,我们的心里装着越来越多的人和事,有些和故乡有关的东西在不经意间就会被忘记,那些曾经和我们息息相关朝夕相伴的,都成为“故”事,被时光抛弃,不再属于我们。甚至我们的后一代,都不会经历那些故事。现在趁着年轻,还能记得,还怀着对它们的异样的情愫,写下来,然后放在心里。那个叫做心的地方,有些角落,是需要被这些温情的柔软的故事占据的。现在就说一下童年的一些故事吧。

我们家的院子很大,院子大门口种了很多树木,故乡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夏天。我记忆里的故乡的夏天是在斑斑驳驳影影绰绰的树荫下面,一家人扇着扇子吃着西瓜纳凉的场景,蝉声阵阵,热浪袭人。

春天。

家里堂屋前面原来有一颗榆钱树,长得不算高,正好我在二楼能碰得到树叶子。现在对它的印象不是很深了,只记得叶子绿绿的,密密的,一到春天我们就去摘榆钱吃,有时候还会蒸窝头。我还吃过杨树结的“毛毛虫”做过的窝头。香哪。家里那边的杨树居多。一到春天那满地的“毛毛虫”,看着真是喜爱。我上高中的时候读古诗时听闻苏东坡说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时,是感到一丝疑惑的:杨花不就是“毛毛虫”嘛,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看了注释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杨花其实是杨树的种子,不是真正的杨树的花;“毛毛虫”才是杨树的花儿。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水龙吟》这样的婉约之作,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而北京的春天给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沙尘暴,就剩下那漫天飘舞的杨花柳絮了。不知道为什么,丝毫没觉得美。可能那种缱绻的意境,是不适合在钢铁混凝土铸就的城市中生存的。这让人惆怅的春雪啊。

五月槐花香。我家没有槐树,但是小马路上有啊。村子地南头那的小路上被种满了小槐树,每年等槐花开了,一条路都是香的,那种花香满径的感觉,甜滋滋的。槐花也是可以吃的,我吃过花,未曾吃过槐花做的窝头,乃一大憾事。我和小伙伴们拿着绑着镰刀的竹竿去把花割下来,一串一串的。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我吃的是槐花的花瓣,我妈妈去打的是槐花的花蕾,即槐米。现在回家还能喝到妈妈泡的槐米茶,真好,真心怀念这一片尚未被农药污染过的草木(其实污染与否谁能说得准呢...)。

夏天。

院子里种着一棵樟木,可药用,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树长的秀气,主干很细,夏天的叶子绿油油的,结着紫色的小果子,看起来很诱人,但是不能吃的。小时候我爬过的树,也就只有它了,因为它非常纤细苗条。春来冬往,它都陪着我,笑眯眯地,生机盎然地。经常有人来我家,找这棵树要点树枝子回家熬汤,然后用熬得水敷膝盖或者脚或者其他部位,见效很快。有一次我妈嫌家里树多,就把它给砍掉了,扔在南墙跟下。有一次我偶然跑过去,看见离了土地的枝干上的叶子竟然还是绿色,不禁让人感慨生命力的顽强。因为根没被刨干净,每年春天,土里都会冒出几串新树苗来,可惜都没有长大。到现在我还盼着每年春天能看到那一点点的新绿从地里继续钻出来,长成我可以荡秋千的模样。

我对月季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家院子里种着一大片月季花的,花儿与我年岁相当。月季花一共有两株,他们的根在地底下早已纠结在一起。每一株主干上都每年都会发出新的枝杈,好不热闹。我家的两株月季花,一株是红的,一株是白的。有时候开的花也会变颜色,白里透红的那种。月季的花期很长,通常能开大半年。花的形态不是每年不变的,有的年份一朵花开的像花盘那么大,有的年份又像天上的星星,小而密促。整片花蓊蓊郁郁,婀娜多姿。每年冬天都要给花修剪花枝的。月季是有刺的,剪得时候要分外小小心。现在老的月季不在了,当年剪下的枝子插在了院子的南面。每年寥寥数枝花朵,如同小家碧玉般羞涩。现在我还留着一张与月季的合影。可惜这花儿有重开日,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笑靥如花的少年。

秋天。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梧桐叶落秋渐深,一层秋雨一层凉。似乎梧桐总是与清秋愁绪联系在一起的,我想大概是因为它有过凤栖梧桐的热闹繁华,才会愈发显得秋天落叶的寂寥吧。后来这棵梧桐被砍了卖掉,我也不再在写字台前对着它伤秋了。

冬天。

关于冬天的花儿,有一次寒假回家,赫然发现我家堂屋的桌子上放了一盆怒放的海棠。记得第一次见它,我还以为它为引子,写了一篇一万字的怀念青春的文章,可惜已经找不到了。

写了这么多的故乡草木,现在我在北京的家里也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都不如我家院子里那些草木给我的记忆美好。高中时学过的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都说草木无情,但朝花夕拾,随手记下童年的事情,等到我头发花白,在炉火旁吟诵着那首著名的“当你老了”,遥想起那些当年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和事的时候,想着家中那些陪我走过一段一段路程的可能还存活着的花草树木们的时候,总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那时候的你我还会唱,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吗?.......
第3个回答  2016-09-29
乡愁是美学,不是经济学。思乡不需要奖赏,也用不着和别人竞赛。我的乡愁是浪漫而略近颓废的,带着像感冒一样的温柔。------王鼎钧《脚印》

最近看了一篇文章,讲的是我们童年做的那些傻事。想到我之前写过一篇童年生活,主要是跟土地有关系的,觉得意犹未尽。在陌生的城市里,我们的心里装着越来越多的人和事,有些和故乡有关的东西在不经意间就会被忘记,那些曾经和我们息息相关朝夕相伴的,都成为“故”事,被时光抛弃,不再属于我们。甚至我们的后一代,都不会经历那些故事。现在趁着年轻,还能记得,还怀着对它们的异样的情愫,写下来,然后放在心里。那个叫做心的地方,有些角落,是需要被这些温情的柔软的故事占据的。现在就说一下童年的一些故事吧。

我们家的院子很大,院子大门口种了很多树木,故乡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夏天。我记忆里的故乡的夏天是在斑斑驳驳影影绰绰的树荫下面,一家人扇着扇子吃着西瓜纳凉的场景,蝉声阵阵,热浪袭人。

春天。

家里堂屋前面原来有一颗榆钱树,长得不算高,正好我在二楼能碰得到树叶子。现在对它的印象不是很深了,只记得叶子绿绿的,密密的,一到春天我们就去摘榆钱吃,有时候还会蒸窝头。我还吃过杨树结的“毛毛虫”做过的窝头。香哪。家里那边的杨树居多。一到春天那满地的“毛毛虫”,看着真是喜爱。我上高中的时候读古诗时听闻苏东坡说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时,是感到一丝疑惑的:杨花不就是“毛毛虫”嘛,怎么能飞到天上去呢?看了注释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杨花其实是杨树的种子,不是真正的杨树的花;“毛毛虫”才是杨树的花儿。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水龙吟》这样的婉约之作,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直是言情,非复赋物”,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带有普遍性的离愁。而北京的春天给我印象深刻的除了沙尘暴,就剩下那漫天飘舞的杨花柳絮了。不知道为什么,丝毫没觉得美。可能那种缱绻的意境,是不适合在钢铁混凝土铸就的城市中生存的。这让人惆怅的春雪啊。

五月槐花香。我家没有槐树,但是小马路上有啊。村子地南头那的小路上被种满了小槐树,每年等槐花开了,一条路都是香的,那种花香满径的感觉,甜滋滋的。槐花也是可以吃的,我吃过花,未曾吃过槐花做的窝头,乃一大憾事。我和小伙伴们拿着绑着镰刀的竹竿去把花割下来,一串一串的。季花未开放时采收其花蕾,称为“槐米”;花开放时采收,称为“槐花”。我吃的是槐花的花瓣,我妈妈去打的是槐花的花蕾,即槐米。现在回家还能喝到妈妈泡的槐米茶,真好,真心怀念这一片尚未被农药污染过的草木(其实污染与否谁能说得准呢...)。

夏天。

院子里种着一棵樟木,可药用,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用于风湿痹痛、心腹冷痛、霍乱腹胀、宿食不消、跌打损伤。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树长的秀气,主干很细,夏天的叶子绿油油的,结着紫色的小果子,看起来很诱人,但是不能吃的。小时候我爬过的树,也就只有它了,因为它非常纤细苗条。春来冬往,它都陪着我,笑眯眯地,生机盎然地。经常有人来我家,找这棵树要点树枝子回家熬汤,然后用熬得水敷膝盖或者脚或者其他部位,见效很快。有一次我妈嫌家里树多,就把它给砍掉了,扔在南墙跟下。有一次我偶然跑过去,看见离了土地的枝干上的叶子竟然还是绿色,不禁让人感慨生命力的顽强。因为根没被刨干净,每年春天,土里都会冒出几串新树苗来,可惜都没有长大。到现在我还盼着每年春天能看到那一点点的新绿从地里继续钻出来,长成我可以荡秋千的模样。

我对月季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们家院子里种着一大片月季花的,花儿与我年岁相当。月季花一共有两株,他们的根在地底下早已纠结在一起。每一株主干上都每年都会发出新的枝杈,好不热闹。我家的两株月季花,一株是红的,一株是白的。有时候开的花也会变颜色,白里透红的那种。月季的花期很长,通常能开大半年。花的形态不是每年不变的,有的年份一朵花开的像花盘那么大,有的年份又像天上的星星,小而密促。整片花蓊蓊郁郁,婀娜多姿。每年冬天都要给花修剪花枝的。月季是有刺的,剪得时候要分外小小心。现在老的月季不在了,当年剪下的枝子插在了院子的南面。每年寥寥数枝花朵,如同小家碧玉般羞涩。现在我还留着一张与月季的合影。可惜这花儿有重开日,人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笑靥如花的少年。

秋天。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梧桐叶落秋渐深,一层秋雨一层凉。似乎梧桐总是与清秋愁绪联系在一起的,我想大概是因为它有过凤栖梧桐的热闹繁华,才会愈发显得秋天落叶的寂寥吧。后来这棵梧桐被砍了卖掉,我也不再在写字台前对着它伤秋了。

冬天。

关于冬天的花儿,有一次寒假回家,赫然发现我家堂屋的桌子上放了一盆怒放的海棠。记得第一次见它,我还以为它为引子,写了一篇一万字的怀念青春的文章,可惜已经找不到了。

写了这么多的故乡草木,现在我在北京的家里也种了很多的花花草草,都不如我家院子里那些草木给我的记忆美好。高中时学过的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最后一句“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读起来让人唏嘘不已。都说草木无情,但朝花夕拾,随手记下童年的事情,等到我头发花白,在炉火旁吟诵着那首著名的“当你老了”,遥想起那些当年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和事的时候,想着家中那些陪我走过一段一段路程的可能还存活着的花草树木们的时候,总还是别有一番滋味的。那时候的你我还会唱,他们都老了吧?他们在哪里呀?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