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加气站总平面布置防火应符合哪些要求?

如题所述

1.汽车加气站站内各设施的布置要求

(1)围墙与出入口的布置要求为了隔绝一般火种及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加气站一般设置高度不小于2.2m的不燃实体围墙隔开,以保障站内安全。但当加气站的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之间的距离大于表6-3~表6-6中规定安全距离的1.5倍,且大于25m时,其危险性相对降低,安全性相对提高,相邻一侧可以不再需要进行防火分隔,只需设置非实体围墙即能够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以节省资金。为了进、出站内的车辆视野开阔、行车安全和方便操作人员对加气车辆进行管理,并且满足城市景观美化的要求,在加气站面向进口和出口的一侧,应当建非实体围墙。为了保证在发生事故时汽车槽车能迅速驶离,车辆的入口和出口应当分开设置。在运营管理中,应当注意避免加气车辆堵塞汽车槽车驶离车道,以防止事故时阻碍汽车槽车迅速驶离。

表6-3 液化石油气(LPC)罐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单位:m)

表6-4 液化石油气(LPC)卸车点、加气机、放散管管口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单位:m)

表6-5 压缩天然气(CNG)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单位:m)

表6-6 液化天然气(LNG)加气站工艺设施与站外建(构)筑物的安全间距(单位:m)

(2)站区内停车场和道路的布置要求根据加气业务操作方便和安全管理方面的要求,站区内的一般单车道宽度不应小于3.5m,双车道宽度不应小于6.0m。为了有利于事故时撤离,站内道路转弯半径应按照主流车型确定,不宜小于9.0m;道路坡度不应大于8%,且宜坡向站外。在汽车槽车(含子站车)卸车停车位处,宜按照平坡设计,以尽量避免溜车。

由于站内停车场和道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容易受到泄漏油品的侵蚀,使沥青层受到破坏;且发生火灾事故时,沥青会发生熔融甚至起火燃烧,影响车辆辙离和灭火救援的正常进行,因此站内停车场和道路的路面,不应当采用沥青路面。

(3)加气岛的布置要求加气岛及其加气场地系机动车辆加气的固定场所。为了避免操作人员和加气设备长期处于雨淋和日晒状态,加气岛及加气场地宜设罩棚。为了减少火灾荷载,罩棚应当采用不燃材料制作,其边缘与加气机的平面距离不宜小于2m。为了保证各种加气车辆顺利通过,罩棚的有效高度不应小于4.5m。加气岛为安装加气机的平台,又称为安全岛。为使汽车加气时,加气机和罩棚柱免受汽车碰撞和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加气岛应当高出停车场的地坪0.15~0.2m,加气岛的宽度不应小于1.2m,罩棚支柱距岛的端部不应小于0.6m。

(4)液化石油气储罐和罐区的布置要求为了方便管理和火灾时的扑救需要,防止火灾蔓延,地上储罐应当集中单排布置;罐与罐之间的净距,地上罐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储罐组四周应当设置高度为1m的防护堤,防护堤内堤基脚线至管壁的近距不应小于2m;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2m。

在加油加气合建站内,重点应当防止液化石油气积聚在汽油、柴油储罐及其操作井内。因此,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汽油、柴油储罐的距离要较油罐与油罐之间、气罐与气罐之间的距离应当适当增加,且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汽油、柴油罐不应合建;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汽油、柴油罐之间,埋地液化石油气储罐距汽油、柴油罐的通气管管口,均应当留有安全距离。为了防止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泄漏事故时液体外溢堤外,储罐四周应当建造高度为1.0m的不燃防护墙,即防火堤。

地下储罐间应当采用防渗混凝土墙分隔,以防止事故时气体串漏;当需要设罐池时,为了储罐开罐检查时安装X射线照相设备的需要,罐与罐池内壁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m。由于柴油较其他气体、液体的安全性较高。故加油加气站在合建时,柴油罐宜布置在液化石油气罐或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与汽油罐之间。

2.汽车加气站站站内各设施间的安全距离

根据加气站内各设施的特点和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范围,加气站各设施在布置时,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锅炉、热水炉的布置由于燃煤独立锅炉房、燃油(气)热水炉间与站房、消防泵房、消防水池取水口及其他建(构)筑物均属非爆炸危险场所,因此它们之间的防火间距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应小于6m;消防泵房和消防水池取水口与燃煤独立锅炉房之间、燃煤独立锅炉房、燃油(气)热水炉间与变配电间之间,均应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由于采用燃气(油)热水炉供暖炉子燃料来源容易解决,环保性好,其烟囱发生火花飞溅的概率极低,安全性能可靠,因此燃气(油)热水炉间与其他设施的间距,可小于锅炉房与其他设施的间距。

(2)液化石油气储存设施的布置由于采用了紧急切断阀和拉断阀等安全装置,并且在卸车、加气过程中皆有操作人员在场,如果发生事故能够及时进行处理,因此液化石油气储罐与卸车点、加气机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少;与站房、消防泵房及消防水池取水口的距离应当满足消防扑救的需要。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整体装配式加气站,由于其采用整体装配,系统简单,事故危险性小,所以要求其相关的防火间距离可按照三级站的地上储罐减少20%。为了减少站内行驶车辆对卸车点(车载卸车泵)的干扰,液化石油气卸车点(车载卸车泵)与站内道路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2m。

(3)压缩天然气储存设施的布置撬装式天然气加气装置是将地面上防火防爆的压缩天然气储罐、加气机与自动灭火装置等设备整体装配于一个撬体的地面加气装置,具有投资省、占地小、使用方便等特点,它与站内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和站内相应设备的安全距离相同。根据我国使用的天然气质量,分析站内各部位可能会发生的事故及其对周围的影响程度,压缩天然气站内储气设施与站内其他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应当适当加大。根据我国加气站的建设和运行经验,压缩天然气车辆燃料系统、室外压缩、储存及销售设备,距火源、建筑物或电力线、铁路铁轨;储气瓶库距装有易燃液体的地上储罐等,均应当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4)加气站内各种设施的安全距离加气站内各种设施间的安全距离不应小于表6-7和表6-8的要求。

表6-7 液化石油气(LPG)和天然气(CNG)加气站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单位:m)

注:①表中数据,分子为液化石油气储罐无固定喷淋装置的距离,分母为液化石油气储罐设有固定喷淋装置的距离;D为液化石油气地上储罐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②括号内的数值为储气井与储气井、柴油加油机与采用有燃煤或燃气(油)设备房问的距离。

③液化石油气储罐放散管管口与液化石油气储罐的距离不限,与站内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可按相应级别的液化石油气埋地储罐确定。

④液化石油气泵和压缩机、压缩天然气压缩机、调压器和天然气脱硫和脱水设备露天布置,或布置在开敞的建筑物内时,防火间距起算点应为设备的外缘;液化石油气泵和压缩机、压缩天然气压缩机、调压器和天然气脱硫和脱水设备布置在非开敞的室内时,其防火间距起算点应为该类设备的门窗洞口。

⑤容量小于或等于10m。的地上液化石油气储罐的整体装配式的加气站,其储罐与站内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不应低于本表中三级站的地上储罐防火间距的80%。

⑥压缩天然气加气站的撬装设备与站内其他设施的安全距离,应按本表相应设备的安全距离确定。

⑦站房、有燃煤或燃气(油)设备房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洞口;站房内设置有变配电间时,起算点应为变配电间的门窗洞口。

⑧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表示该类设施不应合建。

表6-8 天然气加气与加油合建站站内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单位:m)

注:①站房、有燃气(油)设备等明火设备房间的起算点,应为门窗洞口。

②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表示应符合表6-7的要求。

③柱塞泵,是由电动机提供泵的动力,经鼓形齿联轴器带动减速机转动。由减速机减速带动曲轴旋转。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将旋转运动转变为十字头和柱塞的往复运动。当柱塞向后死点移动时,泵容积腔逐步增大,泵腔内压力降低,当泵腔压力低于进口压力时,吸入阀在进口端压力作用下开启,液体被吸入;当柱塞向前死点移动时,泵腔内压力增大,此时吸入阀关闭,排出阀打开,液体被挤出液缸,达到了吸入和排出的目的。

④液化天然气潜液泵是指潜设在液化天然气液体内的离心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