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对中国经济有影响吗

如题所述

摘要:华创证券屈庆债券团队认为,中美贸易战大概率会以双方妥协处理结局;即便真正爆发贸易战,强大的内需市场意味着中国经济不会快速下滑,而且经济的小幅下滑也不意味着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

上周五特朗普宣布计划对至少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征税,此外将针对对华技术转移和收购施加限制,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此外,针对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分别征收25%和10%关税,商务部拟对自美进口总计3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第一阶段将对鲜果、干果、坚果、红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加征15%关税,第二阶段将对猪肉及制品及废铝加征15%关税。中美贸易战中,美国会针对哪些领域下手?而中国又可能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呢?从债券市场表现来看,上周五十年国开收益率较前一日收盘最多下行15BP,中美贸易战真的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如此大的负面影响吗?本篇报告中,我们将对中美两国贸易战方式和可能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进行探讨。

一、中国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科技领域的巨大进步,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主要原因

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和中国的迅猛发展是美国对华发动贸易战的主要原因。从中美两国贸易角度来看,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从2000年的297亿美元快速增加到16年的2758亿美元,按照美国的统计,贸易逆差更是从2000年的838亿美元快速增长到16年3752亿美元。贸易差额快速扩张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以世界银行公布的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来衡量两大经济体的相对变化,数据显示该比值从改革开放之初的6.4%增长到16年的60%左右。从发展速度来看,一直以来中国的GDP增速均远大于美国,目前中美GDP增速分别稳定在6.5-7.5%和1.5-3%的水平。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水平的显著进步推高了中国对美的贸易顺差,这也是美国发动贸易战的主要原因。

电机、杂项和纺织用品排在对美出口和贸易逆差的前三位。从缩减贸易逆差的角度看,美国应该着重减少从中国进口较多或者逆差较多的产品,即对这些领域加征税收。海关统计结果显示,17年中国对美出口占比(按照HS分类)第16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20类杂项制品和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占据前三位;对美顺差,也就是美国的逆差主要来源领域前三位分别是第16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20类杂项制品和第11类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因此理论上讲,美国最有可能对这三大类商品加征关税。

美国表面是缩减贸易逆差,背后是遏制中国经济转型。尽管美国600亿美元加征关税需要15天后才会公布,但是从贸易代表处(USTR)提供的主要针对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1300个类别这一信息来看,拟加征关税的领域与前述的三大类差异较大,因此美国这次的贸易战并不仅仅是为了缩减贸易逆差,更大目的在于遏制中国的经济转型。从前几年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宏观的高技术行业工业增速大大超出整体工业增速,还是微观的制造业和高技术企业办研发机构经费支出高达两位数增长,都说明中国经济正在依靠质量增长。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未来发展要从注重总量转变为结构的优化调整,更是从指导思想上确立了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二、中国如何在贸易领域反击美国挑起的贸易战?

面对美国这次主动发起的贸易战,中国可以动用包括改变美债持有节奏在内的各种应对方式。那么在贸易领域有哪些措施呢?跟前述类似,我们按照两个方法来筛选行业,一是中国从美进口占比较大的行业,结果显示HS分类中第16类机电、音像设备及其零件、附件,第17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和第2类植物产品排在前三位;二是按照中国对美逆差占比较高来筛选,结果显示第2类植物产品,第17类车辆、航空器、船舶及运输设备和第5类矿产品排在前三位。综合两者结果和细分领域,HS分类中第12章油籽;子仁;工业或药用植物;饲料、第88章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第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第10章谷物和第26章矿砂、矿渣及矿灰或成为中国反击的范围。

三、中美贸易战是否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从债券市场反应来看,部分投资者认为中美贸易战可能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较大负面的影响,继而促使央行放松货币政策,债券市场由此快速转牛。但我们认为不可高估中美贸易战对中国经济的负面作用,理由如下:

首先,中美贸易战大概率会以双方妥协处理结局。中美贸易结构的互补性决定了两国都可以从外贸活动中受益良多,而一旦持续陷入贸易战的泥潭,双方都会遭受一定损失,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这场贸易战大概率将会以双方妥协处理结局,比如美方提出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中国或将出台此方面的措施以回应美方的要求,美国方面可能减少对华加征关税产品的范围,事件最终走向极端恶化的可能性很低。

其次,即便真正爆发贸易战,强大的内需市场意味着中国经济不会快速下滑。市场有人将此次贸易战与历史上美日间的贸易纠纷相提并论。但我们认为两者不具有可比性:第一,贸易问题说到底还是政治问题,日本并不是政治大国,中国与其有本质区别;第二,美日爆发贸易战时,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于日本GDP的贡献率超过了目前的中国,并且中国GDP主要依靠投资和内需带动,因此即便真正爆发贸易战,中国经济也不会快速下滑。即便按照最差情况中国货物出口降低600亿美元来计算,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GDP增速的最严重拖累作用为0.45个百分点。但是考虑到中国的反制措施和内需增长动力,对GDP增速的负面影响应该远低于此。

最后,经济的小幅下滑并不意味着央行会放松货币政策。无论是贸易战还是投资动能的式弱,未来经济基本面或将小幅下滑,但是这一定会导致央行货币政策的放松吗?我们认为不会。首先,海外的压力一直存在,全球货币政策正常化意味着中国央行放松的空间有限;其次,中央对经济的要求已经从保增长转为追求高质量发展,因此短期的小幅下滑并不能改变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当前市场可能正处在全年流动性最宽松的时点,未来随着人事调整的逐步到位,市场需要警惕货币政策收紧的风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10
贸易战(trade war)又称“商战”,指的是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措施。
应答时间:2021-05-10,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第2个回答  20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