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神疑鬼古文释义是什么?一定要古文

疑神疑鬼古文解释,要详细

在古文中,神和鬼是一对反义词。

神:圣贤或人们崇拜的人死后的精灵;鬼:普通人死后的灵魂。相同之处,都是不可知的神秘东西,不同之处是好与坏、善与恶的对立。

疑:在“疑神疑鬼”的原义中是副词,好像,如同,疑似。

疑神疑鬼(原义):如神似鬼,非常神秘。

后来,人们将“疑”作动词,怀疑、疑心。泛指疑心过重、缺乏果断的人。

疑神疑鬼一词出自出明代张岱《琅嬛文集·萧丘〈谵述〉小序》:“谵者非梦非幻,疑鬼疑神,若图谶,若镜听,若童谣,人所奉为蓍蔡,以卜休咎,是名曰谵。”

解释这段话:

因病而说胡话的人头脑里总是有似梦非梦的幻觉,如神似鬼极为神秘,像迷信中的那些预言书、镜听(一种迷信行为)、小儿流传的预言歌谣,以及人们信奉的用乌龟壳占卜那样,有人会根据病人的胡话来预测凶吉祸福,这就叫“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08

疑神疑鬼 (汉语成语)

    【解释】这也怀疑,那也怀疑。形容非常多疑。

    【解释】怀疑这个,又怀疑那个。形容神经过敏,无中生有,胡乱猜疑。

    【出处】明·张岱《琅嬛文集·萧丘〈谵述〉小序》:“谵者非梦非幻,疑鬼疑神,若图谶,若镜听,若童谣,人所奉为蓍蔡,以卜休咎,是名曰谵。”

    【出处】明·徐光启《钦奉明旨条画屯田疏》:“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第2个回答  2019-11-08
疑神疑鬼就是指人对待事物,看待事物,瞻前顾后,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怎么办好,也只人办事效率低下,看什么也觉得对,也觉得不对,没有高效率,效率很低,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看待事物不准确的特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1-08
疑鬼疑神,若图谶,若镜听,若童谣,人所奉为蓍蔡,以卜休咎,是名曰谵。
盖妄信流传谓戾气所化,是以疑神疑鬼,甘受戕害。
第4个回答  2019-11-08
夏首的南方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涓蜀梁。他做人愚蠢而且胆小。在有明亮月亮的晚上行走时,低头看见他自己的影子,以为是趴着的鬼;仰望上面的头发,以为是站着的魅。转身逃跑,等他到家,已经绝气身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