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泡脚有什么危害

如题所述

经常泡脚是没有危害的。

1、调整血压

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足浴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采用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且效果较好,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要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激素刺激一般采用外用中药法效果比较好。

2、改善血液循环

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有人做过测试,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

3、促进新陈代谢

足浴可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的机能,促使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4、消除疲劳

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劳,古人从实践中早已总结出热水足浴来消除疲劳。

5、改善睡眠

足浴可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消除疲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扩展资料

泡脚禁忌:

1、阴虚体质人群。部分体质比较敏感的阴虚体质人群,泡脚可能会引起流汗、头晕。并且泡脚会促进阳气,而阴虚体质人群身体本身比较热,泡脚会使阴虚加重,虚火上升,建议最好不要泡脚。

2、体质虚弱人群。身体虚弱的人,在泡脚或出汗的时候容易虚脱,泡脚时间过长可能会引起低血压,严重时可能晕厥。

3、低血压人群。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血压更低。

4、急性疾病人群。有头痛、头晕、气喘、咳嗽等症状,冠心病频发、血压不稳定患者最好不要泡脚。

5、孕妇。由于现在的孕妇不常走动,泡脚后可能出现的一些不确定因素可能会动胎气,所以建议孕妇最好不要泡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泡脚虽好仍需记住5大禁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9

1、对静脉曲张、静脉血栓患者的危害

热水泡脚时,更多的动脉血液进入下肢,对于本来回流不畅或阻塞的静脉病患者来讲,只会加重血液淤积。同时可以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形成皮肤上的出血点,时间久了就形成了色素沉着,小腿颜色变黑。如果静脉血栓病人如果在服用抗凝药物,则出血情况会更严重。

2、对动脉闭塞症患者的危害

下肢动脉闭塞的表现虽然是下肢缺血,而热水泡脚,使周围温度的升高,并不能扩张闭塞的血管,反而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加重缺血。

3、对糖尿病足患者的危害

神经病变型糖尿病足的部分患者表现为腿足感觉,怕冷。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很容易造成烫伤。

4、对空腹或过饱者的危害

空腹或过饱的人泡脚时,足部血管会出现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消化功能。饭前泡脚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泡脚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扩展资料:

泡脚注意事项:

1、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2、泡脚时,水要淹过脚踝部,最好能用泡脚桶,可以泡到小腿,并要时常的搓动、按摩。

3、泡脚时间最好在晚上8——9点,因为这个时段泡脚有补肾的功效,促进血液循环,不仅解乏,还能提高睡眠质量。

参考资料来源:健康报网——宜生到家中医专家提醒:7类人群不宜泡脚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人的双脚上存在着与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促进人体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系统,增强人体器官机能,取得防病治病的自我保健效果。

2、把双脚浸入到4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中,约15~20分钟后头痛会明显缓解。这是因为双脚血管扩张,血液从头部流向脚部,可相对减少脑充血,从而缓解头痛。

3、对于感冒发热病引起的头痛,热水泡脚还有助于退热。

4、如果在泡脚同时能不断用手按摩涌泉穴及按压大脚趾后方偏外侧足背的太冲穴,还有助于降低血压。

5、经常坚持热水泡脚足疗的应用范围很广,风湿病、脾胃病、失眠、头痛、感冒等全身性疾病,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后的康复治疗等等都包括在内。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一到冬天就喜欢用热水来泡脚,其实在中医来说,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保护它要讲究科学。俗话说,“老人要长寿,头凉脚热八分饱”。泡脚首先要注意时间不能太长,最多半个钟头,否则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会造成身体其他部位相对缺血,老人有可能因脑供血不足而昏厥。

其次要注意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老人营养不良。 另外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老人泡脚最好用较深、底部面积较大的木质桶,能让双脚舒服地平放进去,而且要让水一直浸泡到小腿。水温在40摄氏度左右比较适宜,要随时添加热水。
中药泡脚更有效。 在热水泡脚的同时,如果能在热水中加上中药,对某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强身保健作用。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8-08
如果长时间热水泡脚,会引起下肢静脉血管扩张(热胀冷缩的道理),而静脉血管扩张会加重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医学上称为相对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加重了下肢水肿,出现色素沉着和局部痉痒,引起淤滞小性皮炎和皮下纤维化。如此反复,恶性循环,部分患者最后出现溃疡,久不收口。
第4个回答  2019-12-23
有脚气就应该治疗,用抗真菌的药物治疗,脚气可以传染,应该单纯使用泡脚用具,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每天泡一次脚就可以的,注意观察,泡脚时间不舒服合过长,以15-30分钟为适合。泡脚时血液会流向下肢,脑部易供血不足。心脑血管疾病病人、老年人如果感到胸里面发闷、头晕,应暂时停止泡脚,休息一下。糖尿病病人末梢感觉能力差,应由家人先试水温,预防发生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