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查鉴别应聘简历中的虚假信息

如题所述

很大一部份求职者的简历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水分。常见的如:1、夸大之前的工作业绩或职位、薪水、工作经历;2、提供虚假的学历证书或其他技能证书;3、编造虚假的离职原因等
一、个人基本资料的虚假信息鉴别
一般来针对应聘者个人资料造假的较少,但也不可轻视。首先我们要针对应聘所填写的个人资料认真核对身份证是否是真实的用仪器鉴定(有专门的仪器可购买),比对本人与身份证上的照片是否是同一人。必要时,可以故意询问一下求职者的家乡附近地域的情况,过后再到网上查询是否有该地名。还可以问一下求职者的生日,看是否与身份证上的一致。还有疑惑的,还可以通过应聘者所留的家庭电话咨询证实一下。
二、个人受教育经历的虚假信息鉴别
关于学历或相关教育经历的虚假在实际工作遇到不少。该如何鉴别呢?1、关于大专以上毕业学历的,当然是上中国教育的学信网查询啦。2、但学信网查询的学历是有年限限制的,或在学信网不可查询的学历,那就应该针对应聘者学校情况询问,如学校地址在哪里?电话是多少?当年教你的老师是谁?你所学专业的科目有哪些?之后再进行核实。3、针对求职者的专业技能证书有怀疑的,还可请公司这方面的专业人员共同对求职者进行专业知识提问。
三、个人工作经历中虚假信息鉴别
个人工作经历造假的非常多,主要表现为:虚构曾工作的单位(企业)、虚构或夸大曾担任的职位、虚构或夸大自已曾经的工作内容或业绩、夸大之前工作的薪酬水平、编造离职原因等。针对上述的的现象:1、首先要求求职者提供以往工作企业的联络方式,及在企中所担任岗位时的上司、同事的姓名及联络方式,再进行背景访问调查核实职位、离职原因等情况。2、针对求职者工作内容或业绩,通过专业的人员或书面考卷进行测试核实。3、对求职者的薪酬,可以进行电话访问,但肯定对方企业不会透露薪水机密;但还可通过薪调机构了解该地区同行业的相近职位的大约薪酬水平;或亦询问求职者最低可接受的薪酬水平,若与其要求薪酬的相差比较大的,那他之前的薪水为夸大的可能性极大。
四、不要要求求职者的简历会100%真实
因为绝大多数的求职者简历都会有一点水分,只要关键的要求是真实的,其它的真实程度有达到70%就可以了。
当然希望通过HR考官的严格审核,令求职者的简历会越来越真实,让大家都生活工作在诚信的年代。(作者:李周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