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金矿床类型

如题所述

众所周知,金在地壳和地幔中的丰度均较低,且分散,对一般岩石类型均无明显的专属性。在地质作用下,金的地球化学行为具有亲铁和亲硫的双重特性;金的浓集系数很高(>1000~4000),一般不易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富集,故大型金矿床的形成,往往与多种地质成矿作用、多种物质来源和延续漫长的成矿时代密切相关,即金矿成矿作用具有长期性、多期性、多源性与迭生成矿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金矿类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涂光炽教授(1988)曾指出,金矿类型的研究不如铁矿、铜矿成熟,……新类型金矿常有发现。因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金矿类型的划分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案。本文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和诸多因素,按金矿床主导成矿作用的性质、方式、赋矿岩石建造及矿质来源差异等因素,对中国岩金矿床(化)类型进行了划分(表1-5)。上述分类方案,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岩金各类矿床的成因特点,又较直观地反映了矿床(化)的野外地质特征,有利于探讨我国金矿形成条件和成矿规律等方面的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表6-3),除与表生作用有关的金矿床之外,全国已知666处岩金矿床(包括50处中型以上规模的伴生金矿床)中,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数占岩金矿床总数的82.1%,其储量占岩金总储量的82.3%;花岗-绿岩带金矿和沉积岩建造中金矿的矿床数和储量均很少,其矿床数分别占全国岩金矿床总数的6.2%和11.7%,其储量分别占全国岩金总储量的6.5%和11.2%。这表明,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是目前我国岩金矿床中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也是今后找矿的主攻矿床类型。这是全国岩金矿类型总的分布概况,但在某些地区或成矿带内花岗-绿岩带金矿和沉积岩建造中金矿仍是该地区或成矿带内金矿的主要类型之一(详后)。

表6-3 中国不同类型金矿床的矿床数、比例及其储量比较

在与岩浆作用有关的主要金矿类型中(表6-4),以远接触带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及侵入体内和接触带型金矿的矿床数较多,所占该类型金储量比例较大。火山岩型和斑岩型金矿的矿床数和所占储量虽然较小,但值得注意的是,斑岩型矿床中中型以上规模的矿床在该亚类型金矿总数中所占比例较大(56%),仅低于岩体内外变形带热液型(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68%)。这表明斑岩型和构造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一旦发现,形成规模较大的矿床的可能性较大,这在找矿过程中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在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金矿床类型中,伴生金矿储量所占比例较大(26%),这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更为突出。因此在寻找和评价与岩浆作用有关的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特别是铜多金属)矿床过程中注意对金的查定和综合评价工作。

表6-4 与岩浆岩有关金矿床各亚类矿床数及所占矿床数、储量比例

由表6-5所示,在沉积岩建造中的金矿类型中,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中微细浸染(卡林)型金矿的矿床数最多,占矿床总数的57.7%,其储量所占比例达61.7%;变质沉积岩建造中热液金矿床数和储量所占比例分别为39.7%和34.1%。该类型中的中型以上伴生金矿床的出现率不高(2.6%),所占储量比例亦很小。

表6-5 沉积岩建造中金矿床各亚类矿床数及所占矿床数、储量比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