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能从杀机重重的鸿门宴中顺利逃脱出来的原因?

如题所述

刘邦已听从张良之策,拉拢项伯,以兄长视之,并结为儿女亲家。项伯答应帮助刘邦说情,提醒刘邦,明日一定要亲自来项羽那里谢罪。项伯这个人,从身份上他是项羽的叔父,从地位上他是楚国左伊,位高权重,他吃准项羽要给其面子。项伯在这里肯定有刘邦安全的承诺。

⒉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刘邦听从儒生建议,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这导致项羽大怒,准备用武力消灭刘邦。经张良提醒,刘邦战略有了大的转变,愿意忍辱负重,拿土地换和平,把关中拱手相让,渡过暂时难关。项羽政治不是傻子,当然愿意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达到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

⒊刘邦欲在关中为王,不只是得罪了项羽,这样做也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这个绊脚石,顺理成章的分一杯羹。刘邦战略的重大转变,也导致一触既发的战争失去了导火线。对诸侯来说,此时可以和平分享胜利果实,自然不愿意再动刀动枪。再对诸侯来说,此时的刘邦并不对自己有任何威胁,相反,保住刘邦牵制项羽过于膨胀的势力才符合自己的利益。如果项羽对刘邦开战,则项羽很可能把自己孤立起来。

⒋项羽的四十万军队是诸侯联军,项羽面对这样的局势转变,不得不考虑联盟内部诸侯们的意见,更要考虑无盟军支持,内部也不同心协力的情况进攻刘邦的风险。刘邦身后有一支十万人的大军,这也是经过残酷无情的战争逐渐磨砺形成的军队,他们已在关中休整了一段时间,现在是以逸待劳,盟军要取胜必然付出惨重的代价。

⒌秦民训练有素,又已归顺了刘邦,刘邦遇害势必使秦人更畏惧项氏的暴虐将加诸自己,其将作殊死抗争,亦在情理之中。或者说楚军内讧一起,旧秦民众可能会重新集结在秦国宗室的周围,与诸侯军队周旋到底。大乱一起,无论是灭秦宗室还是总揽天下之权,都将成为泡影。这种风险,项羽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尝试。所以,项羽很爽快地接受了刘邦的归顺,不战而屈人之兵,以全得关中,获得巨大的果实。

⒍项羽消灭刘邦在政治上不利。刘邦战略就是利用楚怀王来彰显自己。楚怀王命令刘邦进军关中,和诸将相约,谁先进入函谷关,平定关中,就让谁在关中做王。刘邦不杀子婴时说:“当初怀王派我攻关中,就是认为我能宽厚容人;再说人家已经投降了,又杀掉人家,这么做不吉利。”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告诉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当时,如果项羽消灭刘邦,在楚怀王面前不好交待,在天下人面前也不好解释。但刘邦把关中拱手相让,项羽同意与刘邦和解,这在政治上是有利无害的。

⒎刘邦起兵后曾投靠项梁,刘邦与项羽曾精诚团结,同舟共济,南征北战。项梁战死后,刘邦与项羽归属楚怀王,并结为兄弟,同为楚国的得力干将。项羽这个人是很高傲的,但他却愿意和刘邦一起西进入关。这些都说明刘邦与项羽友谊的确不错。刘邦和项羽奉怀王令合力攻秦,项羽在河北作战,刘邦在河南作战,最终聚集关中。当时刘邦与项羽的军队都属楚军,如果双方交战,实属内战。另外,根据项羽的个性,他本身是念旧之人,不得不考虑与刘邦的兄弟情谊。

⒏刘邦既然在项梁和楚怀王手下混了这么久,那么,他对楚国内部情况一定非常熟悉,对楚军将士的个性和矛盾也非常清楚。刘邦的个人魅力还是很强的,与楚军里面的很多重量级人物关系很好,与盟军里的一些头目(如张耳、韩王成、梅鋗等)关系也很好,真正像范增那样主张杀刘邦的人很少。试想,刘邦在鸿门宴中出来后,项羽派都尉陈平来叫刘邦,陈平为为什么装聋作哑?刘邦要逃回霸上,必然要从项羽四十万大军的很多营地经过,这些官兵难道都没有谁发现他们的踪迹?

⒐刘邦赴鸿门宴是有充分准备的,他身边有张良、樊哙等保驾护航。张良的智慧、谋略、胆量、人品是举世罕见的。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忠勇过人,事实证明,他们不是那种有勇无谋的莽汉,在关键时刻都会誓死保卫刘邦。刘邦与文臣武将密切配合,进退有度。张良前后照顾,左右逢源,见机行事。樊哙挺身而出,勇不可挡,理直气壮,感动项羽。整个鸿门宴过程,刘邦君臣的言谈举止似有默契,环环相连,丝丝入扣。

⒑刘邦与项羽结为兄弟,但刘邦的年龄比项羽大得多,其人生阅历比项羽丰富。刘邦的才气不如项羽,军事武功不如项羽,但刘邦的情商、逆商比项羽好,悟性比项羽高,应变能力比项羽强,性格没有项羽火爆,处事比项羽冷静,伸曲比项羽圆滑,一言以蔽之,刘邦的综合素质比项羽高。刘邦对项羽的为人、性格了如指掌,有信心扭转局面。刘邦到达鸿门,向项羽说:“我跟将军合力攻秦,将军在河北作战,我在河南作战。却没想到我能先入关攻破秦朝,能够在这里又见到您。现在是有小人说了什么坏话,才使得将军和我之间产生了嫌隙。”项王说:“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由此看出,刘项见面第一回合就已清楚双方的处事风格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10-17
善于利用项羽的性格 《鸿门宴》一文皆以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为沽名钓誉、优柔寡断、当杀不杀、纵虎遗患,以致铸成自刎乌江的千古遗恨。但鸿门宴上,项羽不敢也不该杀死刘邦。

从当时的舆论看,人心向背对项羽大为不利。怀王曾与诸将约:先破秦入咸阳者王关中。项羽恃强违约,诸将之心难平。尤其是入关途中,诈坑秦降卒20万,惨绝人寰。上至怀王,下至关中父老俱知项羽残暴不义。项羽虽是“力拔山兮气盖世”之纠纠武夫,却也知笼络人心博取仁义之名的重要,这从他的“妇人之仁”上即可看出 。多行不义引起的后果,已成项羽一块心病。樊哙闯帐,斥责项羽:“欲诛有功之人”,项羽之所以“未有以应”,表明他有理亏之感;后来楚汉相争中,汉王数其十大罪状,项羽之所以“大怒”,也正因揭露了他不行仁义不守信义的心病。项伯深知项羽的为人,所以拿“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劝止击破沛公军。其时项伯虽已为刘邦所拉拢,但主观上并未叛离项羽。一则叔侄至亲,不会轻易叛逆,二则庸劣如项伯,决不会预见到楚亡汉盛的结局。故其说辞不能说不含有根据时势为项羽着想的成分。当时形势,容不得项羽杀死刘邦,鸿门宴上刘邦倘若被杀,时势定会造出又一个“刘邦”来。这正如郑板桥所说:“新安何苦抗秦卒,拔枪焉能杀汉王?”

从军事实力上看,当时“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项羽兵力四倍于刘邦。即使网开“四”面,让刘邦放胆至军,他若敢强占关中称王,凌驾于诸侯之上,项羽名正顺言大张挞伐,无疑以石击卵,则又理直气壮,何必于宴席间搞偷偷摸摸的个人暗杀呢?有如此强大的军事实力作后盾,鸿门宴上,项羽正可显示一下人君霸主的胸怀气度,他不仅需要而且应该沽仁义之名、钓宽容之誉。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厉声而斥,项羽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坐;鸿门初见,听了刘邦假意赔罪,项羽急说“籍何以至此?”这些正是宽怀大度的显示、表白。苏轼看到了这一点,他在《范增论》中说:“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再者,章邯等秦降将(曾杀项羽叔父项梁),尚可宽怒容纳,更何况“戮力攻秦”“约为兄弟”的刘邦呢?灭秦之前,项、刘之间从未发生过你死我活的利害冲突,这怎能使项羽不优柔寡断而当机立断地杀死刘邦呢?

至于宴前项羽大怒,要击破沛公军,那是看到了刘邦“距关,勿纳诸侯”的部署,听到了曹无伤“沛公欲王关中”的密报和范增对刘邦“志不在小”“有天子气”的分析,这位少时看到秦始皇出游就发誓“彼可取而代之”,后果“披坚执锐首事”、“灭秦定天下”的“人杰”,当然怒不可遏—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酣眠!后来刘邦花言巧语谦卑恭谨,一再表白“不敢倍德”、“岂敢反乎”,既已表示臣服,杀之就师出无名了。项伯“夜驰之沛公军”之后劝止项羽,之前却不加劝止,也主要是因为这一点。

从鸿门宴项羽的表现分析,当时一定是不该杀刘邦。素有“大丈夫”志的刘邦,鸿门谢罪只是迫于军事形势,施展屈伸之术,项羽对此并非全然不知。刘邦逃脱,范增断言:“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项羽听后的反应,《史记》没写,这可能是他也担心刘邦今后会成为劲敌(后来分封刘邦于汉中证明了此),否则太史公该会书下他不以为然强词夺理之愚憨。鸿门宴上,项羽并非毫无杀刘之心。范增先是举玦示意,后又出召项庄,项庄舞剑之意,项羽必能看出,却听之任之;项伯“翼蔽沛公”,他又视若无睹,这说明他正在杀与不杀之间权衡利弊。若说臣服不诚,心存异志者当杀,项羽麾下各路诸侯的归附,也都是慑于其势,也都是各有图谋,岂能全都除掉?所以项羽放弃了杀刘良机。

从司马迁对项羽的态度上看,无论是记叙史实,还是“太史公曰”,字里行间都不曾隐含为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而遗憾之意,而始终以肯定笔调写项羽的豪爽率直、坦荡磊落。后人对项羽喜爱的,不也正是他的这种英雄本色?

那么,造成这位失败英雄的悲剧的真正原因何在?其中一点恰恰在于他没有真正地行仁义、施仁政。灭秦之后,项羽仍“欲以力征,经营天下”,所作所为,正如樊哙所责,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唯恐不胜”的“亡秦之续”。这当然会失去“苦秦久矣”的民心。民心既失,焉能不败?
第2个回答  2010-10-04
只要楼主知道,最重要是有张良,项伯和樊哙
第3个回答  2010-10-05
最重要是有张良,项伯和樊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