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情境创设与运用课题的研究过程怎么写

如题所述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

在调查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现状的前提下,从教学情境创设的角度建构有效教学的分析框
架,梳理并探索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并建立较完整的操作体系。从
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2
、从环节(课前引入、自主探究、实践应用)
、内容(概念、计算、图形、统计、应用)
和学段(高、中、低)等不同层面,深入研究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原则。

3
、现行小学数学教材中教学情境的分析、调整、补充和整合。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

1
、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知水平。


1
)提供学习材料。通过各种渠道搜集有关“课程标准”和

“教学情境”方面一些有
价值的资料。


2
)开展读书活动。课题组要求研究教师参与“三个一”的读书行动,即:广读一批教
学期刊,研读一本教学专著,撰写一定的读书心得。

2
、增强课题意识,深入课题研究。


1
)每学期举行两次大型课题研讨活动。期中考试前后各一次。每次活动都围绕研究重
点设置一个研讨的主题(按教学内容设置)
,安排
1

2
节课题研究课和课题研讨。让每次研
究主题在理念与实践的碰撞中,在个体与群体的交融中得到深化。


2
)专题研讨贯穿研究过程的始终。一方面,针对教材中教学情境的分析、调整、补充
和整合等问题的集中研究,放在每学期的两次大型活动中进行,即:每次活动的课题研讨,
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对此展开交流和探讨。另一方面,针对教学环节层面的研究,在对内容
层面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每月最后一次教研活动时间安排专题研讨,提炼出小学数学有效教学
情境创设的方法和原则。

3
、严格考勤,保障研究实效。


1
)以每次活动为界,每位研究教师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上交三份材料:选择一篇与
本课题有关的文章,摘抄一篇与本课题有关的经典案例,撰写一篇教学案例、或论文。


2

每次大型活动,
每位研究教师必须围绕研究主题充分准备,
力争在课题研讨中发言。
另外,上课教师上交经过反思的教学设计和精彩案例,其他教师上交精彩案例、论文。


3
)每学期末,课题组要把研究材料进行整理、入盒。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准备阶段

十一月份:

1
、承接本课题的区级研究任务。

2
、确立课题组的领导机构与核心成员。

3
、组织课题组的核心成员学习本课题的“课题研究计划。

4
、完成课题核心组成员研究任务的具体分工。

十二月份:

1
、制定本课题研究计划。

2
、组织课题组成员搜集、学习相关理论。

3
、设置四个档案盒(计划与总结、学习资料、教学案例与设计、成果资料)
,收集、整
理过程性资料。

(二)研究实施阶段

二月份:

1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

2
、各人制定子课题研究计划和本学期研究计划。

3
、组织实验教师参加理论学习。

4
、举行第一次课题研究沙龙,主题是:我看“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
。反思、梳理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现状,并修订本课题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三月份:

1
、组织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指导、引领。

2
、搜集、学习有关“教学情境”和“教学有效性”方面的资料。

四月份:

1
、筹备第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题:概念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2
、举行第一次研究论文评选。即:围绕第一次研究主题,组织实验教师认真撰写教学案
例、教学设计或教学论文,在评选、修改的基础上,上报参评或发表。

3
、收集、整理三、四月份的过程性资料(案例、设计、等)


五月份:

1
、举行第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主题:概念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

2
、围绕第一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的主题,组织课题组教师撰写心得,每位实验教师上交
一篇案例、或论文。

3
、针对第一次课堂研讨活动中暴露出的问题,深入展开研究。

六月份:

1
、撰写本学期的研究报告。

2
、撰写总课题第一阶段的研究报告。

3
、收集、整理过程性资料,入盒、入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