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印章该如何管理?会对应哪些企业风险?

如题所述

印章是公司对外合法经营、对内有序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虽然,企业的实体印章与纸质合同的管理规范在不断完善,但是印章的使用过程仍然存在漏洞:

    漏洞1: 实体印章专人管理、固定存放,看似安全实则暗藏隐患:如果印章一旦被不轨人员(甚至可能就是印章管理员自己)窃取偷用甚至伪造假章,则使公司置于风险防控的被动境地;

    漏洞2:实体印章外观易模仿,用印历史难追溯,印鉴真伪难识别:为了增强印章的防伪功能,企业制作印章时通常都会增加很多“小心机”作为防伪标识,但事实上,这样的真伪鉴别仍然无法仅凭肉眼精准判断;

    漏洞3:印章使用过程、使用人、使用文件等信息难审计:正如上述所说到的,因为实体印章的用印过程无法追溯,特别是印章外借等情况下,印章到底用于何时何地何人,公司并不一定清楚;

    漏洞4:印章还有可能出现遗失、被盗被抢的情况:印章补办流程需花费时间,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工作的开展,对于已遗失的印章还需花钱登报声明以表明该印章失效,耗时耗力代价高……

随着企业经营实践的不断总结与改善,公司内部印章审批流程与印章使用与管理规范逐渐成熟:

步骤1:内部提交印章使用审批流程,上级审批条款明细;

步骤2:文件打印由印章管理员确认,填写纸质台账明细;

步骤3:确认线上线下内容一致性后,由印章管理员盖章。

但是,在印章管理员实际授权使用印章时,盖章文件内容一致性与盖章文件审计准确性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漏洞1:线上审批通过的文件与打印后的文件内容一致性审核耗时耗力,很难保证不出错、不遗漏;

    漏洞2:纸质台账记录容易涂改、遗漏,对日后印章与合同文件审计工作并不能提供精准有效凭证;

    漏洞3:文件盖章过程中,难以保证是否将印章偷用于其他非公司授意的文件中,也容易产生隐患……

企业内容监督环境之下尚有风控弊端,更有多点生产、异地经营的集团型企业或分支机构需要使用印章的情况,面临印章使用权限不收变乱,一收变僵的窘境:

    窘境1:公司总部为了把控经营监管主动权,将分支机构印章收归集中管控,业务经营灵活性与自主性在印章使用环节受阻,面临印章使用效率之痛;

    窘境2:线上审批后的文件寄送到总部盖章需业务人员实时跟进以确保用章进度,印章使用耗时耗力,面临时间、精力、经济等多重成本之殇:

    窘境3:对于文件寄送时效的不可控性、盖章文件内容审核的一致性以及运输途中遗失、损毁等不确定性,关系到业务合作进展的风控之难……

长期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无论是企业内部管理还是外部经营都需要与时俱进:

解决措施1:每一份合同的审批、盖章、归档都与企业的运营发展息息相关,规范内部的印章使用制度与规范,是第一步;

解决措施2:企业经营、业务拓展不断与时俱进,办公理念不断信息化、移动化,唯独印章使用与管理观念停滞不前显然不合理。

将在线化的文件审批流程与可靠的电子印章功能集成,实现合同文件审批、盖章、归档全程无纸化闭环是目前实现成本最低、改善效果最佳的印章管控手段之一;

解决措施3:对于部分观念还比较滞后的企业而言,完全使用电子化的印章管控方式可能不现实,借助物理印章与实体印章一体化管控平台实现传统用章模式向电子管章模式的过渡也是有效的解决途径之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3
为了加强印章社会治安管理,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规定》和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印章治安管理办法。办法适用于国家权力、党政、司法、参政议事、军队、武警、民主党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政部门登记的民间组织,居(村)民委员会和各议事协调及非常设机构的印章刻制、建档、变更、缴销等管理活动。
第2个回答  2019-06-23
个人认为可以这样操作,应当可以直接由老板或者老板信任的人保管,各部门需要用印的时候,直接填写用印申请,需要详细说明,印章的用途及份数,以便留档备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7-16
(一)完善管理制度
“制度是执行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印章管理制度,按照制度要求设立印章使用流程,对印章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进行明确,保证管理制度的内容涉及印章管理的发放、使用、交接、外借、回收等各个环节。在印章刻制发放时,要保证印章需求属实并且理由充分;在印章使用时,要对用印文件进行检查,保证用印有登记、有审批;在印章进行交接时,要保证有备案留存;在印章外借时,要防范随意用印的风险,印章归还时,要对外出用印文件进行备存;在印章回收时,要对印章的完整性进行检查,与发放时的印章式样进行对比。此外,要将各类印章的适用范围进行明确,加强印章的规范化管理,避免印章混用的现象,让印章的管理有规可依、印章的使用有制可循,从管理的源头避免用印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强化风险意识
首先,企业应大力加强对印章管理相关知识和印章涉及的管理风险的普及宣传,不仅要提高印章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同时也要加强企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对印章管理的重视程度,改变盖章只是一种形式、盖章不用负责任的想法,增强用印的风险意识,避免违规用印、错误用印、随意用印的行为,在企业内部形成合规、合法用印的意识与习惯。另外,企业应加强印章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日常的印章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管理制度的要求来进行管理,坚持管理原则,保证印章的存放安全、使用安全、交接安全。
(三)加强印章管理的督查
印章管理风险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属于潜在风险,但是风险一旦暴露,则一般会出现较大的问题。印章的管理内容比较细小、琐碎、重复,因此印章管理人员在管理时容易出现疏漏,但是小疏漏很可能造成大问题。为保持印章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警惕性,印章的归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印章管理的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大风险的出现。
(四)加快电子印章的上线
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电子印章的使用具有和传统印章相同的法律效力。完成电子印章的上线,将电子用印与印章使用流程联通,在线上完成印章审批流程后,可自动加盖电子印章,这样就能避免提前用印、混乱用印、无审批用印、伪造用印的现象,实现印章的规范化使用。
第4个回答  2019-06-23

印章管理不善带来的风险案例:

1月10日消息,裁判文书网显示,黑龙江某农业分公司管理区站站长李某伙同他人虚构十三人的“种植户耕地承包申请农贷证明”,私刻公章出具证明,骗取银行贷款276万元,个人使用108万元。李某因骗取贷款罪被判刑6个月。

本案的另一涉案人员找到农业分公司区站站长李某,与其达成利用银行给该作业站发放贷款之机,使用虚假手续骗取贷款的合作意向。期间,两人准备了3张空白的“种植户耕地承包申请农贷证明”,共计申请农业联保贷款总金额295万元。李某贷款申请证明上签了字,除此之外,两人又在上述三份农贷证明上伪造了管理区主任、主管会计、农场企业发展部相关负责人的签名并盖上了私刻的“公章”,李某出具了上述贷款人员在作业站承包土地的证明,完成了贷款形式上所需要的全部手续。

贷款申请获得批准后,银行分3次发放了上述贷款,实际发放贷款276万元。贷款到位后,经李某之手分别给赵某15万元、赵某25万元、李某110万元、富某7万元、吕某16万元、靳某15万元、艾某219万元,其个人实际使用101万元,李某个人使用108万元。

贷款到期后,李某偿还了其个人使用贷款的本息,并于案发后偿还贷款10万元。李某分三笔偿还其本人和吕某、谢某名下银行贷款本息合计14.01万元。给银行造成损失113.62万元。2015年11月李某等人被公安传唤并移交法院进行审理。

如何做好印章管理和使用规范

珠海智能印章管理系统依托于物联网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而来,相比于传统公章,智能印章管理系统有着可远程监管、远程申请、远程授权、远程使用等优点,大大提高用章安全和用章效率,同时在公章使用历史记录方面智能印章系统可在用章完成后自动拍照上传云服务器进行存储,用章历史不易丢失,全程留痕可追溯的特点确保了后续问题的追责,像文章此类案件如果公司使用了智能印章管理系统,在银行在发放贷款之前告知企业进行最后一步的核验,企业便可在印章管理系统后台进行查询印章使用记录,验证申请贷款证明文件、公章的真实性、合法性从而杜绝此类事件发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