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与可燃的区别

如题所述

可燃和易燃在性质上、范围上、爆炸浓度极限有区别,具体见下:
1、性质不同
可燃性和易燃性在性质上有区别,可燃性指的是一个物质能进行有焰燃烧,而易燃性是从一种物质能容易的进行有焰燃烧这一角度来看的,如果一种物质的可燃性高的话,那么说明这种物质是易燃的。
2、范围不同
可燃性物质的范围比易燃性物质的范围更广。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只要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燃烧,那么它们就具有可燃性。但对于易燃性而言,它对物质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只有容易自燃或能够遇水燃烧的固体和容易燃烧的气体或是液体,才能说这种物质具有易燃性。

3、爆炸浓度极限不同
只有当一种物质的爆炸浓度下限小于20%,或者是上下限的差值在20%以上的时候,才能说这种物质具有易燃性。而可燃性的要求则更低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2
可燃:指本身可以燃烧。如:易燃金属单质(Fe,Al),易燃非金属单质(P,C),易燃气体(CH4,CO)等。
助燃:指本身不燃烧,但将易燃物体放在助燃物体环境下,可加剧易燃物体的燃烧。如:(O2)等。

易燃气体

1.易燃气体的分级

Ⅰ级:爆炸下限<10%:或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Ⅱ级: 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

2.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

易燃易爆性(主要危险性)、扩散性、可缩性和膨胀性、带电性、腐蚀性、毒害性。

三、易燃液体

1.易燃液体的分类

Ⅰ级:初沸点≤35℃;

Ⅱ级:初沸点>35℃,且闪点<<23℃;

Ⅲ级:初沸点>35℃,23℃≤闪点≤60℃;

甲类易燃液体:闪点<28℃;

乙类易燃液体: 28℃≤闪点<60℃;

丙类易燃液体:闪点≥600C。

2.易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

易燃性、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毒害性。

四、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

燃点高于300℃的称为可燃固体,燃点低于300℃的称为易燃固体。

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

燃点低、易点燃;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

五、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

1.氧化物性质

定义:本身未必燃烧,但因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

分类:

(1)按物质形态分为固体、液体氧化性物质

(2)按化学组成分为无机、有机氧化性物质

(3)按氧化性能强弱,无机氧化性物质又分两级:一级氧化性强,主要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二级属较强氧化剂,但较一级稳定,能引起燃烧

火灾危险性

(1)受热、被撞分解性

(2)可燃性

(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

(4)与酸作用分解性

(5)与水作用分解性

(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

(7)腐蚀毒害性

2.有机过氧化物

定义:一种含有两价的-O-O-结构的有机物,也可能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

火灾危险性 :分解爆炸性、易燃性
第2个回答  2020-10-12
可燃性: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资料或制品能进行有焰焚烧的才能。它包含了是否容易点着,以及能否保持焚烧的才能等有关的一些特性。
容易点着取决于外来火焰加热资料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情况;能否保持焚烧取决于资料焚烧放热能否加热周围资料,持续放出可燃气体。有或许火势越来越大而不可收拾,也有或许火势越来越 小,最终平息。   物质的可燃性,即焚烧危险性取决于其闪点、自燃点、爆破(焚烧)极限及焚烧热四个要素。
易燃性: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份额下都可以焚烧或爆破的,而是有严厉的数量份额,且因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易燃条件:
研究标明,当混合物中可燃气体含量满足彻底焚烧条件时,则其焚烧反应最为剧烈。若其含量减少或增加,火焰焚烧速度则会下降,而当浓度低于或高于某一限度值时,就不再焚烧和爆 炸。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明火可以发生爆破的浓度规模称爆破浓度极限,爆破时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破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破上限。爆破极限一般可用焚烧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 中的体积分数来表示。爆破下限小于10%,或爆破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介质,一般称为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个回答  2020-10-12
可燃性和易燃性在性质上、范围上、爆炸浓度极限有区别,具体见下:
1、性质不同
可燃性和易燃性在性质上有区别,可燃性指的是一个物质能进行有焰燃烧,而易燃性是从一种物质能容易的进行有焰燃烧这一角度来看的,如果一种物质的可燃性高的话,那么说明这种物质是易燃的。
2、范围不同
可燃性物质的范围比易燃性物质的范围更广。无论是气体、液体还是固体,只要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燃烧,那么它们就具有可燃性。但对于易燃性而言,它对物质的要求要更高一些。只有容易自燃或能够遇水燃烧的固体和容易燃烧的气体或是液体,才能说这种物质具有易燃性。
3、爆炸浓度极限不同
只有当一种物质的爆炸浓度下限小于20%,或者是上下限的差值在20%以上的时候,才能说这种物质具有易燃性。而可燃性的要求则更低一些。
第4个回答  2021-04-04
可燃性:

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资料或制品能进行有焰焚烧的才能。它包含了是否容易点着,以及能否保持焚烧的才能等有关的一些特性。

容易点着取决于外来火焰加热资料后放出可燃气体的情况;能否保持焚烧取决于资料焚烧放热能否加热周围资料,持续放出可燃气体。有或许火势越来越大而不可收拾,也有或许火势越来越 小,最终平息。   物质的可燃性,即焚烧危险性取决于其闪点、自燃点、爆破(焚烧)极限及焚烧热四个要素。

易燃性: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份额下都可以焚烧或爆破的,而是有严厉的数量份额,且因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易燃条件:

研究标明,当混合物中可燃气体含量满足彻底焚烧条件时,则其焚烧反应最为剧烈。若其含量减少或增加,火焰焚烧速度则会下降,而当浓度低于或高于某一限度值时,就不再焚烧和爆 炸。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着明火可以发生爆破的浓度规模称爆破浓度极限,爆破时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破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破上限。爆破极限一般可用焚烧气体或蒸气在混合物 中的体积分数来表示。爆破下限小于10%,或爆破上限和下限之差值大于等于20%的介质,一般称为易燃介质,压力容器盛装的易燃介质主要指易燃气体和液化气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