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孩15岁才算成年,为何大多数14岁就嫁人了?

如题所述

在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中,有一段详细描写了女主刘兰芝婚前的经历: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按照现在的标准,17岁还没有成年,更是没有达到男22周岁、女20周岁的适婚年龄。然而在古代,17岁甚至可以算“剩女”了。在与汉代最接近的西晋,朝廷明确规定“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也就是家里的女儿如果到了17岁还没有嫁出去,就由地方官做主为她婚配。换句话来说,就是国家分配对象。



17岁的女生放到现在也就是上高三或者大一的阶段,连恋爱经历都不一定有,更别提谈婚论嫁了。在我们看来女孩子17岁出嫁的确太早,然而和古代的众多王朝一对比,西晋的这一规定已经相当宽松了。要知道在南北朝时期的刘宋,家里的女儿如果15岁还没嫁出去,父母都得跟着坐牢!即便是繁荣开放的唐朝,朝廷也规定“男十五、女十三以上,得嫁娶”。到了明朝时,朝廷将法定结婚年龄上调了一岁,为“男年十六、女年十四以上”。



不难看出,在封建时代的多个王朝中,许多女孩还不到成年就必须出嫁。当然,这里说的“成年”也不是现在的标准,《礼记·内则》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的规定。也就是说,古代女孩子成年的年龄为15岁。而在大多数时候,女孩往往14岁就嫁人了,像刘兰芝一样17岁了才嫁人的只是少数。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来看,人体各项器官发育成熟才是成年的标志,普遍认为男孩到18岁、女孩到16岁才完成了发育。虽然此时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但从科学的角度而言,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古代之所以将女孩嫁人的年龄锁定在14岁左右,原因其实是非常无奈的。首先一点就是,古人的平均寿命比较低。我们通常把70岁称作“古稀之年”,因为“人活七十古来稀”,然而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6.7岁,要知道这只是一个平均值。人均寿命的水平与一个国家当时的医疗卫生水平直接相关,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的背后,是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但是在古代即便是坐拥最好医疗服务的皇帝,平均寿命也不过只有39岁。



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里,我们也不难找到证据:“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恐旦暮死”。这还是在没有大规模疫病传播的情况之下的平均寿命,如果出现了瘟疫,以古代的防疫水平和能力,39岁的平均寿命都会成为一个奢望。比如在东汉末年的那场大瘟疫,就使得靠符水治病的张角有了机会,一场动摇汉王朝统治基础的黄巾起义爆发了。在这个最著名的乱世之中,造成“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军阀之间的混战。



同为“建安七子”的曹植,用一篇《说疫气》告诉了后人那场瘟疫的恐怖:“建安二十二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正是因为这场天灾,再加上连年的战乱,使得人口从东汉桓帝时期的5500万人,锐减到魏蜀吴三家总共还不到1000万。毕竟古代的所有大工程,都是劳动力密集型的,无论是秦始皇时期的万里长城、隋炀帝时期的大运河,亦或是每个皇帝都必须修的陵寝,都是需要大量的老百姓来参与的。



在小农经济时代的经济基础之上,王朝人口数量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王朝的国力。足够多的从事农耕人才能确保税收、足够多的百姓服兵役,才能建立一支威震四夷的庞大的军队。古代的中国之所以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东方,凭借的正是庞大的人口规模。要在人均寿命不高的前提下不断地推动人口的增长,提前让女孩开始生育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