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平时注意事项是什么?

如题所述

骨关节炎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作为退行性疾病,对人们的生命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目前,骨关节炎6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已经超过50%,且发病年龄有了低龄化的趋势。可见,预防骨关节炎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那么,骨关节炎日常应注意什么?

骨关节炎为一种退行性病变,系由于增龄、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诸多因素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又称骨关节病、退行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等。

临床表现

骨关节炎主要症状为关节疼痛,常发生于晨间,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但如活动过多,疼痛又可加重。另一症状是关节僵硬,常出现在早晨起床时或白天关节长时间保持一定体位后。检查受累关节可见关节肿胀、压痛,活动时有摩擦感或“咔嗒”声,病情严重者可有肌肉萎缩及关节畸形。

治疗方法

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是减少关节的负重和过度的大幅度活动,以延缓病变的进程。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减少关节的负荷。下肢关节有病变时可用拐杖或手杖,以求减轻关节的负担。理疗及适当的锻炼可保持关节的活动范围,必要时可使用夹板支具及手杖等,对控制急性期症状有所帮助。消炎镇痛药物可减轻或控制症状,但应在评估患者风险因素后慎重使用且不宜长期服用。软骨保护剂,如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缓解症状和改善功能的作用,同时长期服用可以延迟疾病的结构性进展。对晚期病例,在全身情况能耐受手术的条件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目前是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的有效方法,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注意事项

    骨关节炎患者要适当补钙。一般人从40岁左右开始,身体就会缺钙。尤其是老年人,日常一定要注意补钙。增加日晒、坚持服用钙剂、喝牛奶、使用维生素D3等,都是正确的补钙方式。

    患者要适当做运动。软骨的正常代谢,需要依赖于适度的外力挤压,活动过少,软骨容易退化,而过度运动,或者是运动方式不正确,则可以增加软骨的磨损而加速其退化。老年人应坚持适度锻炼,如平地慢跑、散步等,但应尽量避免爬山、走楼梯等关节活动幅度过大、可以增加关节软骨磨损的运动方式。

    注意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情绪。健康的心态,对疾病的预防和恢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正确使用镇痛药。如果需要使用镇痛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滥用镇痛药,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饮食注意。日常注意多吃含硫的食物:如芦笋、鸡蛋、大蒜、洋葱。因为骨骼、软骨和结缔组织的修补与重建都要以硫为原料,同时硫也有助于钙的吸收。多吃含组氨酸的食物:如稻米、小麦和黑麦。组氨酸有利于清除机体过剩的金属。多食用富含胡萝卜素,黄酮类,维生素C和E。禁服铁或含铁的复合维生素:因为铁与疼痛、肿胀和关节损伤有关。茄属蔬菜,如西红柿、土豆、茄子、辣椒等及烟草中的生物碱能使关节炎症状加重。

    注意保暖。日常要注意保暖,不要让关节接触凉风,冷天可带护膝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1
骨关节炎平时注意的事项有很多.首先应控制体重,把体重降到合理的范围可以延缓关节的磨损,增加使用寿命.其次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之后局部炎症的加剧.如果患者很明确骨关节存在的问题,比如半月板和韧带的损伤,那这类患者就不适宜剧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