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研组长职责

如题所述

一、教研组长的基本职责
1、计划总结职责:以年度为单位,在春季开学两周内,根据本校行政和教务计划及市教研室小学语文学科本年度教研活动安排,紧密结合本校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小学语文年度教研计划(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或主要目的、主要工作及措施、教研活动日程安排等);在秋季学期结束前的一周内,写出年度小学语文教研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基本做法、主要成绩或经验、教研教改成果统计等)。
2、校本培训职责:在倡导、指导每位小学语文教师自培提高的同时,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2—3次全员参与的、旨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和新课改实施能力的专题校本培训活动。内容主要包括语文新课标精神研读、语文新教材特征研究、语文新课改焦点研讨(最好根据语文“五大版”内容、从本校教学中发现梳理出最需解决的问题,每次确定一个学习的小专题);基本要求是有中心发言人(主讲者或辅导者)、有充分准备的辅导材料、有学习培训记录或学习培训心得等。
3、校本教研职责: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可以融为一体,也可以各有侧重的分别进行。以“聚集课堂、提升质量”为基本目的的校本教研活动包括:有针对性的听课(比如:组织有经验有指导能力的教师听新调进教师的课、年轻教师的课、教学效率较低者的课、发现教学问题或经验的课等)、互相听课议课每学期5—10节,开展课堂教学比武或展示、组织课例研讨等。要求每学期全员参与的活动2—3次,每次有活动的主题、活动方案、实施记录、听课议课笔记等。
4、传递纽带职责:基层语文教研组长是联系上级教研部门与一线教师之间的“纽带”,一方面要把上级教研部门有关教改科研的信息及时传递给全体教师,让老师们明确一个阶段语文教研教改的主题、任务、活动,并有针对性地选派教师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回校后还要组织相应的汇报传达活动,让全体教师受益;一方面要把本校教研教改的信息、成果上传到上级教研部门,或“利川教研”“小语教研”简报、“利川教研网”“恩施民族教育科研网”等,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5、资料收集职责:要以年度为单位,搞好教研教改资料的收集、归类。内容包括文字资料,如教研计划、总结,专题研修的主讲材料、教学案例、发表获奖论文、学生作品、研讨记录、活动方案、听课议课笔记及有关学习培训资料等;音像类资料,如活动照片、课堂实录等。
二、课题研究组长的基本职责
1、申报立项职责:在每个五年规划期间,根据上级教育科研规划部门发布的“教育科研规划指南”,紧密结合本校管理、教育、教学实际,遵循操作实用性、普遍参与性、切实可行性等基本原则,选定研究课题,进行前期(初步)论证,并按有关要求填写并呈报“课题申请立项书”。
2、规划报告职责:在“课题立项通知书”下达后的一个月内,拟定课题实施方案,内容主要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分析、课题研究的价值预测(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课题研究的目标确立、课题研究的内容确定和课题研究的实施策略(包括研究组的成立、人员分工、阶段安排及任务划分等);课题实施过程中要按年度拟定年度研究计划和年度研究小结;课题结题验收前两个月内,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内容主要包括课题背景、研究假设、实施过程和主要策略、主要成绩和经验、尚需继续研究的问题留存等。
3、培训师资职责:在课题正式实施之前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就是培训课题组的所有实验教师。培训目标:明确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了解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统一认识,形成合力;培训内容:本课题研究方案、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特别是现代网络运用知识和技术等。
4、组织实施职责:根据承担课题的性质、特点和目标,有针对性地设计实施活动,一般要有实施活动的具体目的、活动主题、活动方式、操作策略、职责分工等;实施过程要组织严密,井然有序,力达目的;实施结束要抓好小结和相关资料的收集汇总,根据需要和学校教师工作承担实际,一般每学期开展全员参与的课题研究活动2—3次,宁可少但要精、要有效。
5、档案建设职责:课题研究档案资料建设,要立足于反映研究的过程、体现研究的全貌、证明研究的成果。主要包括计划性资料(如立项申请书、实施方案、阶段研究安排等)、基础性资料(如调研问卷、访谈笔记、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等)、过程性资料(如文字、音像、图片等能反映研究过程的所有资料等)和总结性资料(如阶段小结、阶段成果、总结报告、学生作品、研究成果集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组织本组教师学习本学科教学大纲。研究贯彻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意见,认真制定本学科学期教学计划。明确本学科教学目的任务,规定各年级教学要求、教学进度。根据教学计划和学校对教学工作的要求,安排教学活动和教研项目以及贯彻“六认真”要求。

三、组织各年级的备课组的活动。要求教师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个人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写好教案,定时间、定内容进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一般应超前一周进行。备课时要针对学生实际、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作业、备实验。

四、经常了解和分析各年级教学情况和学习质量。处理好落实基础和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关系。协助教导处定期进行“六认真”的检查和评教评学,以便研究改进教学。

五、研究和审阅每学期考试的命题,并组织好阅卷、分析、总结和讲评工作。平时要提倡教师精选例题和习题,恰如其分地掌握作业份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指导正确的学习方法

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确定教研组、备课组和个人的研究课题,并根据课题进行教改实践。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观摩课,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验,组织教师有计划地互相听课,普遍听与重点听相结合,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定期进行本学科的教学心得体会交流汇报和专题讨论,组织教师撰写经验总结和教科研论文,积极向上向外推荐交流,扩大影响。要重视各种教学资料的积累和互相交流,为深化教学研究服务。

七、制定本学科课外阅读、竞赛、讲座、学科兴趣小组等活动计划,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活动,使课内课外相结合,注意拉差补缺,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科尖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