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微量白蛋白的解释

如题所述

尿微量白蛋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对于疾病的专业名词,出现在生活中的情况很少见,也就造成大家都不认识的局面。
当一名患者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或同时患有这两种疾病(经常同时发生)时,肾脏血管会发生病变改变了肾脏滤过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的功能,这使得蛋白质渗漏到尿中。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影响肾脏的早期征象,为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征。无论哪种疾病引起的尿微量白蛋白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临床检查内容一般包括免疫功能障碍评估,炎症状态监测,心血管风险评估和类风湿性关节炎及链球菌感染等各个方面。
对于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西医应用的很广泛是激素进行抗炎,减轻肾脏固有细胞的渐进性损伤。激素治疗微量白蛋白尿,短时期内,会产生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已受损的肾脏固有细胞没有修复。所以,通常会在遇到感冒、感染的影响时,导致病情反复并进行性加重。
微量白蛋白尿也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征象,并可认为是动脉病变的“窗口” ,因为它是肾脏和心血管系统改变的早期指征。定期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普通人应当每年一次,而已增高的患者应每3个月测试一次。这样,对于肾病的预防及早期治疗都起的了积极作用。
尿微量白蛋白,是疾病的标志。对于普通人,或许对它认识不够,从而麻痹大意,只要您听从医生的安排,相信不会出现大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20

      很多肾病患者对“ 尿蛋白”这项指标都很了解,那么您知道尿微量白蛋白吗?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项重要指标。

  尿微量白蛋白是指在使用常规方法进行定量或定性试验时难以检出的一种尿蛋白质,要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或免疫透射比浊法才能检出尿蛋白的含量。尿微量白蛋白正常值<30mg/L。

  那么,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具有什么意义呢?

    (一)可用于早期诊断肾小球疾病。当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或滤过膜的电荷屏障破坏时,就可引起肾小球滤过液中蛋白质增加。在肾小球疾病早期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时,尿微量白蛋白的含量就可发生变化,随着肾小球疾病肾损害程度的增加而尿微量白蛋白含量相应增高。

  (二)区别肾小球和肾小管的损害,当肾小球轻度损害时,尿微量白蛋白就明显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肾小球损害长度密切相关。而肾小管损害时,尿中微量白蛋白可轻度升高,并同时伴有β2微球蛋白的明显增加。因此,可以区分肾小球和肾小管损害。

  (三)为糖尿病肾病、重金属及药物中毒性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与疗效观察提供重要参考依据。在糖尿病肾病早期尿微量白蛋白即升高,另外在早期重金属或药物性肾损害时尿微量白蛋白也升高,因此临床把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作为糖尿病肾病和中毒性肾病提高早期诊断的敏感的判断指标。好对这些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现在您知道尿微量白蛋白和尿蛋白的区别了吗?

  尿微量白蛋白是为了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而尿蛋白是为了发现肾脏早期以后的病变。有些肾脏疾病在早期的时候,尿蛋白仍然是阴性,但是这并不代表没有肾脏疾病,因为这时候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就会发现有明显的升高。因此尿微量白蛋白检查,是为了发现早期的肾脏疾病。

  任何疾病包括肾脏疾病,只要是进入了中期和晚期,治疗起来就比较困难,而早期发现这些肾脏疾病,就能够早期的进行干预,这样可以延缓肾功能的衰竭,临床意义比较大。一旦行尿常规检查,发现尿蛋白阳性,这时候提示肾脏的疾病已经得了很久,治疗起来的价值远远不如早期。

网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