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认为的救国之路是什么

如题所述

鲁迅认为的救国之路是实业救国,医学救国,文学救国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生长在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官僚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人民大众的痛苦挣扎,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使他最感痛心的是,当时的民众昏昏沉沉。

鲁迅开始到日本时是学医的,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

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批极为成功的现代小说。

扩展资料:

鲁迅生平介绍: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

“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

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鲁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11
鲁迅认为的救国之路是实业救国,医学救国,文学救国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生长在封建王朝统治的中国,清政府的腐败,官僚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人民大众的痛苦挣扎,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使他最感痛心的是,当时的民众昏昏沉沉。

1902年4月,21岁的鲁迅怀着寻求真理、找一条救国救民道路的强烈愿望到日本留学。当时的日本,正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海外活动的中心地区。鲁迅到日本后受到资产阶级革命派深刻影响,于1903年初毅然剪掉了具有封建专制和民族压迫象征的辫子,以表示对清王朝的憎恶和与之彻底决裂的决心。鲁迅将剪掉辫子后照的照片送给好友许寿裳,并在照片后面写下了一首诗——《自题小像》。这首诗是鲁迅向旧世界宣战的一篇宣言。他用无法逃脱爱神射箭的比喻,来形容自己和祖国不能不相爱,以反衬爱之深切,用献出鲜血和生命的决心来表达自己矢志于救国事业的宏愿。他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正像一条红线,贯穿了鲁迅的一生。

鲁迅开始到日本时是学医的,但是他很快意识到,解救人民最要紧的不是“医”,而是需要打开思想上的枷锁,唤起民众起来斗争。于是,他毅然决定弃医从文,用犀利的笔去挑开旧世界的黑幕,让人民群众看清统治者的丑恶面目,也看清自己的愚昧,赶快奋发起来,他的《狂人日记》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页,以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药》、《阿Q正传》、《祝福》、《伤逝》等一批极为成功的现代小说。

1936年春天,鲁迅病倒了。鲁迅年轻时就患了肺结核,由于年纪逐渐增大,又长年累月处在紧张工作和战斗之中,这一次发病显得格外沉重。但鲁迅不愿离开上海去疗养,他还要斗争。他经常这样想:“与其不工作而多活几年,倒不如赶快工作少活几年的好,因为结果还是一样,多几年也是白白的”。因此,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每当病情略有好转他便在床头扶案写作。《半夏小集》、《这也是生活》、《死》等优美的散文就是这时创作的。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的寓所里逝世。巨星殒落的噩耗传来,全国人民以及世界进步人民和文化界十分痛惜,在宋庆龄主持的鲁迅葬礼中,人们用一面绣着“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旗覆盖在鲁迅棺木上。“民族魂”,这正是中国人民对鲁迅的最高褒奖!

毛泽东也曾对鲁迅一生的非凡业绩和战斗精神作了最充分的评价,他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第2个回答  2016-12-31
鲁迅在《中国的奇想》(收入《准风月谈》)中谈到当时一些人的救国理论:
    1,狂赌救国,这是影射guomindang颁发的“航空公路建设奖券”,我们可以引申一切当时冠冕堂皇的Guan方救国术,从北洋军阀到国-MIn-正-府,从议会Ge命到扩扩军备bei战,结果如何,大家可以去查资料。
    2,纵欲成仙,是批评古人的御女养生术以求长寿的,可以引申为当时复古顽固势力还很强硬,鼓吹复古救国,抵制西潮,以致弄出许多荒唐事,时任教务总长章士钊的《甲寅》杂志就是当时的遗老阵地。这是遗老的救国术
    3,袖手杀敌,这个典故从中国话本仙侠小说传承过来,剑侠口吐白光就能杀敌于千里之外,可以引申为民间救国术(即平民救国术),最好的例子就是义和拳运动,这在此不容赘述。
    在那个新旧冲突的年代、文化转型期、正治暧昧、民生凋敝的时代,你们认为什么才是“有用”的救救guo术?
    
    
    毫无疑问,鲁迅是极力反对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你们也没必要在扶-乩、推背图、风水、裹脚、包办婚姻、吃人礼教、江湖郎中这些“正统文化”上扣上光环,没错,鲁迅反对的就是这些!反对的就是这些“文化”。
    鲁迅在《忽然想到五至六》中说:“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在地。”
    鲁迅在《北京通信》中又再次强调了他的观点:“但倘若一定要问我青年应当向怎样的目标,那么,我只可以说出我为别人设计的话,就是:一要生存,而要温饱,三要发展。有敢来阻碍这三事者,无论是谁,我们都要fan抗他,扑灭他!”
    
    这颇有点闻阁风气,但鲁迅针对的是什么?
    胡适说“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举着“整理国故”的牌子去预备参加副总统竞-选(蒋jie时和李宗仁两派的掐架,李把胡适抬出来削弱蒋的推荐人国父败子孙科,其实胡却是蒋-派)
    林语堂创办《论语》、《人间世》等杂志在乱如麻絮的时期提倡闲适的小品文,在当时识字圈颇有影响。
    
    鲁迅的救国术到底是什么?我想在放置于那个时代语境而不是以当代的文化批评观看,就是破旧立新!旧不破,就有无数个袁世凯,旧不破,就有无数个张勋,旧不破,就有无数的“义和拳”、无数的“看客”,旧不破,民难生,民无主,民无权。任何议会改革,任何MIn主化进程都是扯淡!但还有一批文人在做着温香的古梦,所以,国Guo之将亡,一切阻碍生存和温饱的伪传统,都要踏破,先破后立,没有妥协,“意图生存,而太卑怯,结果就得死亡。”
    
    鲁迅唤醒的对象不是民众(任何时代和地区M民众永远是执着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的,特别在当时识字率极低,民众唤醒不了的),而是有志青年和知识分子。鲁迅描绘一副民众“不幸、不争”的群像,为的就是让有识之士认识到,中国倘有出路,须先打破一切丑恶的旧!
第3个回答  2014-03-13
三次转变 实业救国,医学救国,文学救国 亲 给个赞吧 谢谢了 ****** ****** ********** ********** ************* ************* ***************************** ***************************** ***************************** *************************** *********************** ******************* *************** *********** ******* ***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22
鲁迅出身一个封建官僚家庭。起初想实业救国,但不济。1904年初,入仙台医科专门学医。后从事文学创作,希望以此改变国民被麻木的内心。
有这三次转变 实业救国,医学救国,文学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