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批评教育孩子???!!!

如题所述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这是一个网友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在我看到之后,就立即转到了我的空间里!这是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我做了一下修改,特地向老师们、家长们推荐……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惜在现实中,只有孩子犯了错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评。 为什么呢? 回答:A、因为孩子常犯错?不对!B、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错?不对!C、因为我们父母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并且用我们大人自己的是非标准来看待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是啊!孩子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声音响起:“你看看,怎么考的这么差。”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 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往往就紧跟着一阵暴风雨一样的批评,心中甚觉不快,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胆大的或许会顶几句嘴,但这更会招来痛骂,实在委屈了也许会抽泣一下。哦!这下可更不得了,父母又会嚷着“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你看我们是不是都用大人的标准来对毛待呢?如果我们从孩子的角度、认知、思维去看就不是这样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而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您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批评?为什么常常会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批评?难道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毛病太多?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有人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我想您现在一定还想说,做母亲更难更累啊! 我每天都到传达室去取订阅的杂志和报纸。有个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孙女放学后也常来这里。有一天,我照例去取报纸,进去后看见那个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而老太太正在教训她的小孙女:“唉!你是怎么搞的,写的字都这么难看!这个重写,那个也得重写!”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拨拉小女孩的手,似乎对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而那个小女孩紧紧地抿着嘴唇,眼里还默默地噙着泪,很不情愿地擦掉刚才写过的字。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原来是那种练习生字的作业,每个字要求写很多遍,而且是把生字写在米字格里,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刚上学不久。有的字写的还不错,有的字写的就确实比较难看,不是在米字格里倾斜地挂着,要不干脆就把“腿”钻出去了。我心里暗想,写成这样也难怪,刚开始嘛!我和老太太比较熟,连她的这个小孙女的名字我都知道,叫莺歌。 于是我就说:“大娘,您别着急,我和莺歌说说。”老太太很高兴地说道:“对,你是搞教育的,你和她说说。” 我说:“莺歌啊,做作业呢?我看看!” 小姑娘似乎还在不愉快中,闷闷地应声说:“噢!” 我拿起她的作业本说道:“噢!是练习写生字啊,写的还真不错啊。” 小姑娘仿佛一下来了精神,便伸着头一起与我看她的本子。 我接着又问道:“对了,你给我指指看,哪个字你写得最好?” 小姑娘赶紧浏览了一下,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个字。 我一看那个字的确还是不错的,接着又问道:“噢,那哪个字又最不好看呢?” 我拖长了声音问着,还未等把话全部说完,小姑娘快速地从我手中夺走作业本,把其中一个写的不好的字赶忙擦掉了。 我赞许地点点头讲:“莺歌,我想你一定可以写出一个比那个最好的字还好的字来!是吗?” 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在本上很快又写出了一个字,是那种很饱满、顶天立地的好字。 我轻轻拍着她的头说:“好极了!你慢慢做吧,奶奶的话你不要不开心啊!”没有三分钟,小姑娘的表现判若两人。 老太太惊讶地说道:“赵老师,这丫头怎么这么听您的话?”我对她讲:“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啊!鼓励比批评效果好得多啊。” 从这个事来看,老太太就是从自己的认识去看孩子的写字,所以在她的眼里就是一个好的字也没有,也就站在孩子一边老是批评。而我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教育孩子的,孩子刚刚学习生字,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她也是非常愿意写的,所以这时候要找孩子写的好字对孩子进行肯定和表扬,当然也指出写的不好的字,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这样孩子一听就更加有劲头去写,也爱写了,当然更会认真的写好。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 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1、无用的批评 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 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 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2)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 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 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 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2、什么时候批评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3、应该批评什么 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就是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表现在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 而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4、怎么进行批评 让我们举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有个初中的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1)首犯要说理 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而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2)重犯要约定 可是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3)再犯要惩罚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 但家长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您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的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气他家人! 在前言里我就谈过,孩子的错误更多是由于家长教化不当造成的。因为错误和失败,孩子已经受到了惩罚,已经感受到痛苦和不幸了,做家长的不找自己的原因,怎么还好意思向孩子发火?所以出了问题后,家长的反应和表现非常重要,如果更多的是主观愿望的责备,情绪失控、生气和打骂,那么是很失礼和无能的,是缺乏风度、缺乏理解、缺乏信任、缺乏教育能力的表现,这样的做法只会让孩子看不起。 所以所谓的批评还是以对话和交流为主,不过是更偏重于对错误的思想和行动的思索和检查,为了解决问题和避免错误再次发生,批评也是一场有约定和要求的对话。 当孩子犯了错误之后,家长应该先想想自己有什么不对!自己有什么做得不足?所以我经常建议家长,能否和孩子先说一声“对不起”。有很多家长听取我的建议,后来告诉我说,当对孩子说了“对不起”后,在表达了对孩子的内疚后,批评教育的效果特别好,甚至母子抱头大哭,那一瞬间,所有的不快和隔阂都也被这泪水冲洗掉了。 只要家长说得在理,那时候孩子想不听您的话也难——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因为你不会批评! 这是一个网友空间里的一篇文章,在我看到之后,就立即转到了我的空间里!这是很值得一读的好文章,我做了一下修改,特地向老师们、家长们推荐…… 每个人都会犯错,可惜在现实中,只有孩子犯了错可能更容易招致批评。 为什么呢? 回答:A、因为孩子常犯错?不对!B、因为孩子小不懂事情,容易犯错?不对!C、因为我们父母的眼光总是跟随着孩子的身影,并且用我们大人自己的是非标准来看待孩子身上发生的问题!!!是啊!孩子所有的举止基本上都不能逃脱父母的掌握。一不留神在地上摔倒了,母亲就会说:“怎么这么不小心!”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就会有声音响起:“你看看,怎么考的这么差。”倘若不小心丢了东西,就会有个声音说:“怎么搞的你,总是丢三落四的。” 对于刚遭受了打击的孩子,还没有从难过、委屈、痛苦甚至耻辱的情绪中走出来,往往就紧跟着一阵暴风雨一样的批评,心中甚觉不快,可也没有什么办法!只好也只能默默地默默地忍受,胆大的或许会顶几句嘴,但这更会招来痛骂,实在委屈了也许会抽泣一下。哦!这下可更不得了,父母又会嚷着“哭什么哭!有什么好哭的!”你看我们是不是都用大人的标准来对毛待呢?如果我们从孩子的角度、认知、思维去看就不是这样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而您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您从早到晚总是不停地批评?为什么常常会对同样的问题进行批评?难道就是因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毛病太多?您有没有想过:您的批评为什么不管用? 有人感叹,做人难!做女人更难!我想您现在一定还想说,做母亲更难更累啊! 我每天都到传达室去取订阅的杂志和报纸。有个值班人是一位老太太,她的孙女放学后也常来这里。有一天,我照例去取报纸,进去后看见那个小姑娘正趴在桌子上写作业,而老太太正在教训她的小孙女:“唉!你是怎么搞的,写的字都这么难看!这个重写,那个也得重写!”边斥责边用手愤愤地拨拉小女孩的手,似乎对小女孩用橡皮擦的动作都嫌太慢。而那个小女孩紧紧地抿着嘴唇,眼里还默默地噙着泪,很不情愿地擦掉刚才写过的字。我好奇地上前看了看,原来是那种练习生字的作业,每个字要求写很多遍,而且是把生字写在米字格里,看得出来,这个小姑娘刚上学不久。有的字写的还不错,有的字写的就确实比较难看,不是在米字格里倾斜地挂着,要不干脆就把“腿”钻出去了。我心里暗想,写成这样也难怪,刚开始嘛!我和老太太比较熟,连她的这个小孙女的名字我都知道,叫莺歌。 于是我就说:“大娘,您别着急,我和莺歌说说。”老太太很高兴地说道:“对,你是搞教育的,你和她说说。” 我说:“莺歌啊,做作业呢?我看看!” 小姑娘似乎还在不愉快中,闷闷地应声说:“噢!” 我拿起她的作业本说道:“噢!是练习写生字啊,写的还真不错啊。” 小姑娘仿佛一下来了精神,便伸着头一起与我看她的本子。 我接着又问道:“对了,你给我指指看,哪个字你写得最好?” 小姑娘赶紧浏览了一下,快速地用稚嫩的手指按住其中的一个字。 我一看那个字的确还是不错的,接着又问道:“噢,那哪个字又最不好看呢?” 我拖长了声音问着,还未等把话全部说完,小姑娘快速地从我手中夺走作业本,把其中一个写的不好的字赶忙擦掉了。 我赞许地点点头讲:“莺歌,我想你一定可以写出一个比那个最好的字还好的字来!是吗?” 小姑娘用力地点了点头,在本上很快又写出了一个字,是那种很饱满、顶天立地的好字。 我轻轻拍着她的头说:“好极了!你慢慢做吧,奶奶的话你不要不开心啊!”没有三分钟,小姑娘的表现判若两人。 老太太惊讶地说道:“赵老师,这丫头怎么这么听您的话?”我对她讲:“骂并不是最好的办法啊!鼓励比批评效果好得多啊。” 从这个事来看,老太太就是从自己的认识去看孩子的写字,所以在她的眼里就是一个好的字也没有,也就站在孩子一边老是批评。而我是从孩子的角度去教育孩子的,孩子刚刚学习生字,一切对孩子来说都是新鲜的,她也是非常愿意写的,所以这时候要找孩子写的好字对孩子进行肯定和表扬,当然也指出写的不好的字,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这样孩子一听就更加有劲头去写,也爱写了,当然更会认真的写好。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怎么做效果都不好!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 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1、无用的批评 让我们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而您可能不知道,当家长大费口舌的时候,大多孩子心里算计的却是:“现在是骂到一半了!”“再忍耐一下,就快骂完了!”家长在呵斥孩子的时候也会突然停下来问:“你听明白没有?”孩子马上反射说:“听明白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以后还犯不犯?”“不犯了!”这时候如此痛快地敷衍只是为了早点结束这场暴风雨。如果有摄像机的话,家长看看自己的表情和表现,真可以说是不堪目睹啊! 而孩子对您说的话往往不是能倒背下来,就是根本不知道你说过什么。只知道一点:我错了,所以你骂我!就连错误带来的愧疚、不安也随着批评的咆哮声烟消云散了。因为他们很明白一点,骂完了一般也就没事了!孩子惟一做的和感兴趣的事就是等待,等待这番责备的结束!最后的结果就是“口服心不服”,“你骂你的,我做我的”。 您能指望这种更多带着个人情绪化的宣泄,主观的批评有多大作用呢?其实,很多时候,沉默远比这样的批评更有效。批评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理解和接受正确的建议,并在行动中改正。作为对一次过失的分析和评价应该是非常理性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点脾气难免,发点牢骚也能接受,发泄就有失分寸了。 试想,这样的一种情绪如何博得孩子的尊重,如何使孩子信服,又如何能让孩子听从呢?(2)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总之,只要能想起来的事就可以像电影镜头一样重放。真可谓,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直说得孩子眼皮一翻,嘴角一撇,脖子一扭,脑袋一低,心想:你爱说啥说啥吧!也不嫌口渴?哼! 批评要有针对性,对当前的问题有什么说什么,就事论事就好了,而绝不可责备这次过失,连带以前老账也一并算上。这种把“陈年老账”重提的做法只会让孩子对家长感到厌烦、讨厌和憎恶,而且由于其他事情拉扯得太多,冲淡了当前主题,主要矛盾就容易被弱化和忽视。令人失笑的是,往往有家长说着说着就停下来了,怎么了?原来是一下子忘了该说什么了!只好自我解嘲地说道:“哼,看看你,把我都气糊涂了!” 试想,这样令孩子怀恨又游离主题的批评怎么可能有利于问题的解决?(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 曾有个家长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我说很简单,你不管他就完了,迟到了自然会有学校批评他。就是因为你有种种办法可以不让他迟到,是承担孩子赖床后果的挡箭牌,所以他才有信心地沉着地赖床,你骂他何用? 像这类的情况有很多,就是家长只对现象做批评,而没有采取实际有效的解决办法。(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我们的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为什么有很多孩子对学习缺乏兴趣呢?就是由于家长在学习活动中过早地干涉、过多地介入、频繁地干预、琐碎地品评、莫名地批评,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了恐惧、厌倦和逆反的心理。2、什么时候批评 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后,您只需要告诉他为什么错了,怎么做是对的就行了。在指导的时候,对孩子保持尊重的态度可以让他也尊重您的意见,耐心细致的讲解让他明白错误的原因及后果,善解人意的情绪让他不会被失败的阴影束缚。 如果孩子再次犯了类似的错误,也许是孩子还不太熟悉正确的方法,也许教训不够深刻让他忽视。我们首先应该对他的原因进行分析,如果是前者的话,就要讲清楚,把事情说明白,再给他机会去做;如果是后者的话,才应该对他做适当的批评。3、应该批评什么 在孩子开始或接触新的事物的时候,由于认识不深,准备不足,行为表现不太合理,出了偏差和错误也在情理之中。这时候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批评! 第一次错了可以理解,第二次错了可以谅解,再错就不能容忍了。在这个时候进行批评是合理的!我很喜欢一句话,“态度决定一切”,错误频频出现就是更多是由于态度的问题而产生的。所以批评是针对态度的,不是针对事情本身的;批评是针对重犯和再犯的,要给孩子第一次改错机会。但是我们的家长往往表现在首犯时就批评,这会让孩子感觉很委屈! 而当错误和问题再次出现后,比如不理想的成绩单拿回来后,家长不是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更多是对成绩本身进行埋怨,为自己的不满向孩子发泄,而这种盲目的批评是很不利于孩子接受和改正的。4、怎么进行批评 让我们举个实际的案例来说明,有个初中的男孩很爱玩电子游戏,经常逃课,为此很影响功课,家长非常着急,那么该怎么办呢?(1)首犯要说理 这个孩子虽然学习成绩还可以,但自制力比较差,对后果预见不足,所以在有可能的时候就想跑出去玩游戏。当出现这种情况后,家长应该耐心说明这样做的后果,还要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和期望。重要的是要孩子明白这样的做法有什么不当之处!而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约翰·洛克说的“说理是对待儿童的真正办法”就是这个意思。(2)重犯要约定 可是这个孩子又遇到能出去玩游戏的机会,而禁不住诱惑,又偷着跑出去玩游戏。家长就应该严厉告诉他这样做是不行的。鉴于他再一次出现了这样的错误,就要和孩子约定一个方案,并要求孩子作保证,并表示如果再犯,他将接受什么样的惩罚。当然是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办法。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的是,孩子要比大人更讲“义气”的。在这样的信任和尊重下,孩子很难再犯,即使想玩,事先也会与家长打招呼的。(3)再犯要惩罚 当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又犯错了。 但家长有两种选择,一是保持沉默,并让他明白您已经知道发生的一切,并告诉他你保留采取惩罚的权利,但现在还不打算实施。或是根据约定,让孩子践诺,接受惩罚,并再次让他说出如果再犯,他该怎么办!同样切不可大发雷霆,动辄打骂! 通过以上的做法,孩子哪里好意思再犯错!当然,我曾和这个男孩谈了很多,了解到他的父母根本不让他玩,所以我与他的父母也做了协商,就是每周在固定的时间容许他玩游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情况也有过反复,但过了不久,孩子就不再旷课逃学了,就连规定时间内的游戏也玩的少了。后来,这个同学告诉我,他以前去玩游戏不仅是因为高兴,而且还是想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

教育孩子的方式不同,催生出不同类型的爸爸妈妈。

1、棍棒底下出高材生,这个是狼爸的教育方式。批评孩子直接从孩子日常品行、学习成绩出发。如果不满足一定的要求,那就要接受惩罚。

2、严格管理孩子的一言一行,特别重视孩子的教育,强势主导教育的虎妈。对孩子教育严抓,不放弃一分一秒。

我家的妈妈也有这种倾向。女儿刚认识一个玩伴特别羡慕他,因为他可以有温柔的妈妈。

3、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宽容对待孩子,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多过父母操办。这种温柔的教育方式就是猫爸的教育,有点小放养。

4、短暂陪伴孩子,顺其自然的完全放养状态的兔妈教育方式。希望陪伴的时间少,但是质量能高一点。建议家长多陪伴孩子,毕竟孩子成长也就那么几年时间,如果错过,岂不可惜?

5、老鹰式的激励孩子面对恶劣环境,希望孩子不要成为温室里的花朵。

如果上述的爸妈要开始批评孩子的时候,可能各有各的方子,或鼓励,或严厉。

但是教育孩子除了批评惩罚外,我们更加应该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起来,不是孩子错了就直接开始批评打骂。

更重要的是告诉孩子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因为做了哪件事情,批评的意义在于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行为规范。无论是虎妈狼爸还是兔妈猫爸,建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就是教育孩子最好的效果。

教练式育儿,全面提升亲子关系!请关注:小丸子爸爸教练堂。

‍‍

‍‍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成功而有效的批评对孩子还是有益的,所以就应仰仗合理的情境,良好的氛围,有趣的方法,达到万变也不离其宗。
  1、只对事不对人。不管是语言批评还是行动惩戒,批评的是孩子做错的事,应该避免牵扯到孩子的个性和人格问题。“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笨死了”,这些带有贬低意味的话语很容易导致孩子的逆反情绪,这就将造成批评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语言批评。在批评孩子时,语言批评是第一步,其作用相当于警告。
  3、行动惩戒。语言警告,往往会因家长的一贯教育或宝宝的个性特点等原因,不一定对每个宝宝都有效,此时爸爸妈妈就要果断采取行动,爸爸妈妈不能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心软,“光打雷不下雨”的话,“惩戒”就不起作用了。
  4、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爸爸妈妈在对孩子进行批评教育的时候应该尽量避免“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第3个回答  2015-09-19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知道错误的原因,以后能够避免或改正。但实际上,许多家长有这样的体会,和孩子好好地说、讲道理不管用,批评也不管用,着急了打一顿也还是不管用。
反正就是:说不听,骂没用!打一顿,管一阵!现在又是家长思考的时候了。孩子犯错了,到底该如何管?如何教育孩子?错了就该批评吗?
先看看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的几种现象与特点。
(1)批评情绪化
一旦孩子出现过失的时候,家长的表现通常是情绪激动,脸色发青,手舞足蹈,念念有词,眼睛发直,声音分贝高,语言速度快,一阵狂风暴雨,真可谓酣畅淋漓!好了,说完了,骂完了,心里也痛快了,也平衡了。
(2)批评泛滥化
有时候,我们的家长在批评孩子的时候,声音慷慨激昂,语速飞快,大脑活跃,思维跳跃,联想丰富,上纲上线。比如说本来就是个打了碗的事情,就能从这件事想起从前丢钥匙、丢钱、丢面子(因为测验考砸了),还能扯到打架、看电视、玩游戏等
(3)批评简单化
很多时候,孩子犯错后,家长的表现往往是该批评的时候不批评,不该批评的时候乱批评。很多家长都遇到过孩子赖床的现象,往往是一边催促,一边数落,而孩子却把这当作是背景噪音。根本没有起到批评的作用。因为孩子很清楚一点,如果走着上学会迟到的话,家长一定会有办法让孩子按时到学校的,有车可以送,没车可以打车啊。
(4)批评急躁化
有许多时候是这样的,孩子甚至还没意识到错误即将或已经来临,还不能深刻意识到错误能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家长却已经急不可耐,气不打一处来,通常是眼到、口到,甚至手也到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再者“不知者还不为过”呢! 人犯错误是正常的,而头一次经历某些事情的时候犯错更是正常的!但家长却没有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体验错误,尝试挫折,孩子甚至都不知道犯了什么错,批评和责备就已经接踵而至。这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急躁冒进的批评,往往扼杀了孩子的创造力,限制了孩子的发展。
第4个回答  2015-09-09
  孩子们的成长到底需要什么,其实他们需要的真不多!请看看下面餐厅里4对父母,你一定知道,合格的父母一定不能错过给孩子的四样东西!做好家庭教育很重要!

  情景一:陪伴
  儿童节这天,每一张桌子都是幸福的家庭,在一张只有两个座位的座子旁,是一个40多岁的男人,他点了一份儿童套餐和一份成人套餐,当他吃完了面前的食物时,他的孩子也未出现。当服务员问他是否要打包,他说不用,然后呜呜地哭得像个孩子。他说过去的10年他本来有机会,但总是以各种借口跟孩子说很忙,现在孩子没了,他才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是一个尽责的父亲。听到了他的忏悔,旁边的不少父母,都不由自主地握紧了孩子们的手。

  错过了才懂得后悔,很多父母都在做着这样的事。孩子需要父母陪伴的时间不多,就那么几年,当他们长大时,你想陪伴他们也没机会了。作为父母的你,如果总是以赚钱、以工作繁忙为由很少陪伴孩子,到头来收获的是遗憾和孩子们的冷漠。

  情景二:榜样
  一个妈妈带着女儿到餐厅吃饭,年轻的兼职服务员不小心将汤汁溅到了两母女身上,孩子正要生气地质疑服务生的笨拙,妈妈笑着跟紧张的服务生说:“没事儿,擦擦就好了,记得我当年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做兼职也总是笨手笨脚,下次注意就好了。”看着微笑的妈妈,女儿的不快消失了,她也朝着服务生微笑,似乎妈妈刚才说的话,也正是她想说的。

  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看在眼里。如果父母有礼貌、不计较、对人友好,那么你的孩子将毫无保留地学下来,成为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好父母教育出好孩子,莫过于如此。

  情景三:智慧
  妈妈带着1岁多的小男孩在就餐,可是小男孩将饭食都涂在了脸上和身上,还有不少饭菜掉到了桌面和凳子上。在旁人看来,孩子正在浪费食物,但是无知的妈妈却没有阻挠。一个服务生走过来,跟这个妈妈说:“虽然饭菜的钱被你们支付了,但是这样浪费着实不好,请你阻止孩子继续玩下去!”妈妈说:“你大概没有当过母亲,所有孩子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些敏感期。我的孩子不是在浪费,你看他很努力地将食物放到嘴里,虽然掉了不少,但他正在学习,他一遍一遍地重复,每一次都比前一次好,所以我绝对不会打搅他。”

  好父母除了关心爱护孩子外,还必须将孩子每一步的成长规律熟捻在心,什么时候吃手指不要阻止,什么时候撕纸是在探索,什么时候撒谎那是他们表达愿望而不是真正的撒谎,什么时候结巴那是因为孩子的语言词汇不足等,一个知道孩子成长特征并知道如何应对的父母才是合格的父母。

  情景四:家庭
  一个妈妈带着孩子在餐厅里等了差不多一个钟头,孩子的爸爸才匆匆赶来。
  男:亲爱的,我因为处理一个紧急事情迟到了……
  女:我知道
  男:亲爱的,今天是你生日,我忙得什么也没买
  女:没关系,你出现了就是最好的礼物
  男:亲爱的,我去年答应在你生日这天换个大房子,可是我……
  女:没关系,我知道你一直在努力
  男:亲爱的,你今天很美,但我真心不喜欢你今天的发型……
  女:我正是喜欢毫不掩饰的你
  女人的目光始终平静而温柔,两人牵着手笑了。
  男:亲爱的,娶到你真的是上帝特别眷恋
  他们的孩子在一旁也笑了。

  给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理解爸爸,营造一个温馨和充满爱的家,孩子在这样的家里才会充满安全感、他们无忧无虑地成长,从爸妈身上,他们也懂得尊重、懂得付出、懂得对家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