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遇到受控源该怎么计算?

如题所述

处理受控源问题,主要是充分利用基尔霍夫两个定理。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理(KCL):
对于上节点而言,两个标注的电流(0.5I 和 I)都是流出,所以流经水平位置的电阻1Ω的电流为 1.5I,
所以水平位置的电阻端电压为: 1Ω * 1.5 I = 1.5 * I V ---------------①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理(KVL):
10V电压被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水平的电阻端电压: 1Ω * 1.5 I = 1.5 * I V ;
第二部分是竖直的电阻端电压: 1Ω * I = I V;
所以电压平衡关系为: 1.5 * I + I = 10 V ---------------②
解得: I = 4 A

所以流经受控源的电流为 2A; 端电压也即竖直电阻端电压=1Ω * I = 4 V,且上正下负。
功率P = - 2 * 4 = - 8 W ————负号是因为它相当于电阻,属于消耗功率(电压上正下负,电流自上而下—————类似于电阻,而不是电源)。

打字看起来很多,但实际上并不复杂,抓住KCL和KVL即可。
简单写如下:
10 = (0.5i + i)* 1 Ω + i * 1 Ω 〔也等于(0.5i + i)* 1 Ω + 受控源电压〕

注释:
1、图中的受控源为 电流控制电流源,必须准确识别;
2、对于分析含有受控源的电路,总的原则是:
列写网络方程时,先把受控源当作独立源列入方程,然后根据受控源控制量与网络变量的关系.从网络方程中消掉非网络变量。

因为受控源具有电源的形式,所以列写网络方程时,可以先把它当作独立源列写入方程中。但是它毕竟不是独立源,只是控制量的一种函数,所以可以将控制量用网络变量来表示而从网络方程中消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