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中,鲁智深是提辖、林冲是禁军教头,为何鲁智深比林冲吃得开?

如题所述

鲁智深和林冲初次相见就互为欣赏,并且结拜为兄弟,在练武上应该是志同道合的,林冲跟鲁智深结拜是看到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为鲁智深的力气所折服,而鲁智深与林冲结拜,是因为“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

多次翻看《水浒》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两兄弟都是武艺高强,有一定的本领,但是两个人在江湖上的影响力却截然不同,鲁智深到二龙山就是头把交椅,林冲想要落草,受尽王伦的欺侮,才勉强在梁山排个座次。

说白了在江湖上鲁智深混得比林冲要好。

这显然有点不符合情理,从出身上来说,鲁智深不过一个提辖,而林冲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显然是要优于鲁智深的;从做事情上来说,鲁智深从开篇到上二龙山之前,虽然也做好事,更多的杀人放火,而林冲则是遵纪守法,在体制内留不下来,到了发配充军还差点被人害死,最后上个梁山差点被人家撵下来。

今天,纵横就给大家来讲一讲,为什么鲁智深要比林冲在江湖上吃得开!

鲁智深相比于林冲见过很多世面

鲁智深的出场很有意思,史进到延安府找自己的师父,向茶馆的人打听自己的师父,那个卖茶的说不知道,看鲁智深来了,就让史进去问鲁智深,意思是这地面上只要有这个人,鲁提辖就知道。

古代流行茶馆,也是消息最灵通的地方,然而茶馆的老板都认同鲁智深的消息渠道,可见鲁智深在当地地面上混得有多开。

史进跟鲁智深报号华阴县人士,姓史,名进,然后问鲁智深他师父王进可在这里,鲁智深当时就说:“你莫不是史家村九纹龙史大郎?”

《水浒传》中这样的客套话很多,原来是什么······ä¹…仰久仰,然而鲁智深的这句话却不一样,只说你的出处,而并没有过多的吹捧客套,而且史进只说是华阳县人士和一个名字,鲁智深不但知道他是哪个村的,还知道他的绰号,可见鲁智深是一个多社会的人。

再来说王进,鲁智深说“莫不是在东京恶了高太尉的王进?”“俺也闻得他名字,只不过他在延安府老种经略处”,再来回忆一下前面鲁智深与林冲相见的时候“年幼时也曾到东京,认得令尊林辖。”

可见鲁智深的人脉有多广泛,江湖上有点名声的,几乎都认得,相比之下,林冲作为禁军教头,实际上就是一个教人武艺的,见得世面并不多,虽然在东京也是成天花天酒地,但是出了东京没人买你的账。

鲁智深提辖出身比林冲的教头更适应江湖

很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鲁智深更讲侠义,路见不平,所以人们都信服他,而林冲薄情寡义(以前我也这么评过林冲),其实,林冲做事没有那么差,在发配沧州的时候,有个店小二曾经就受过林冲的恩,可见,林冲平时也是做了不少好事的。

实际上还是要从职业上说事,鲁智深是提辖,提辖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呢?经过我查资料来看,鲁智深的提辖主要就督捕盗贼,相当于捕快一类的小吏,跟宋江、林冲差不多,都是小吏。

然而林冲相对来说是军吏,就是军队中的吏,而不是鲁智深和宋江这样在地方上吃得开。宋江就不说了,三教九流没有不认识的,鲁智深也是这样,而且经常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反而适应社会能力更强。

因为鲁智深本身就是抓捕盗贼的一个小吏,跟他打交道的人都是这些玩意,最险恶的人心他都见过,所以很少吃亏。

而林冲在这方面显然就差很多了,在野猪林的时候,鲁智深把薛霸、董超好顿打,坏了高太尉的好事,薛霸、董超就问鲁智深是什么来路,结果鲁智深当时就说“问俺住处做甚么?莫不去教高俅做甚么奈何酒家?“却并不说自己的信息。

再看林冲显然没有这方面的提防,林冲后来对薛霸、董超说:“这个直得甚么;相国寺一株柳树,连根也拔将出来。”

好家伙,在相国寺倒拔过垂杨柳的人,一打听也就出来了。

鲁智深在拳打镇关西中的智慧爆发

鲁智深表面看着憨厚,实际上狡猾得很,在拳打镇关西的时候,充分展示了鲁智深的智慧,正常来说鲁智深是找镇关西麻烦的,但是他并不是气汹汹的去跟他打,而是结合实际,先要惹恼镇关西,然后再收拾他。


镇关西是卖肉的,鲁智深去到肉店先让镇关西先切10斤精肉,切成臊子(肉丁),不要一点肥肉,这镇关西以为来活了,汗流浃背的给切了半个时辰。

然后又让镇关西切十斤肥的臊子,大家都知道,瘦肉好切,肥肉不好切,当时镇关西就有点疑惑,谁吃臊子用肥肉,估计要是别人就发火了,一看是鲁智深,也不敢得罪,切吧!

这一大早上,连饭都没有吃就切这20斤肉了,等把这肉给鲁智深的时候,鲁智深又说要10斤软骨,也要做成臊子,镇关西听了实在是忍不住了,哪有用筋骨做臊子的,太不讲道理了!

其实这个镇关西也不是讲理的,讲理的话会霸占民女?所以,镇关西拿着卖肉的刀就冲出来要跟鲁智深拼命。

鲁智深的聪明之处就在这里,如果鲁智深先动手的话,到了官府那里如何也说不清,但是鲁智深就要激怒镇关西,让镇关西先动手,很显然鲁智深是达到了目的,当时镇关西是拿着杀猪刀出来的。

如果鲁智深打镇关西一个半死,到了官府那里,后面有人撑腰估计也没什么事,关键是鲁智深下手太重,三拳失手把镇关西给打死了,这个时候鲁智深还戏精上身,“ä½  诈死!酒家和你慢慢理会!”然后就跑了。

估计要是林冲打死人了,一定在那里等官府来处理了。

讲道理的人永远没有不讲道理的人吃得开

林冲的悲剧在于,他一直试图通过跟人讲道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认为高衙内欺侮他的妻子,是高衙内不讲道理;他认为是高太尉让他拿着刀到白虎堂的,是高太尉不讲道理;他认为陆虞侯作为兄弟要杀他,也是陆虞侯不讲道理。

因为这是一部《水浒》,哪来那么多的道理给你讲!想要把道理讲明白,还不如鲁智深的拳头管用。

所以,林冲到哪他都吃不开,多年内教头的职业,体制内的工作让他始终相信,遇到事情就要讲道理。

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如果刚开始上梁山的不是林冲而是鲁智深,我估计上午到梁山,下午就得找个机会干死王伦,自己当老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5
鲁智深的人脉有多广泛,江湖上有点名声的,几乎都认得,林冲作为禁军教头,实际上就是一个教人武艺的,见识很少的。
第2个回答  2020-04-05
因为林冲之前做官,一言一行都很谨慎,认为任何事都要讲道理。但当时社会,那有什么道理可讲。鲁智深随心所欲,大大咧咧,不拘小节。所以就吃得开。
第3个回答  2020-04-05
因为林冲是禁军教头,所以为人处事各方面都比较军事化,而鲁智深个人比较圆滑,所以比较吃得开。
第4个回答  2020-04-05
这恐怕和鲁智深的性格有关,鲁智深为人开朗,嫉恶如仇,相对林冲不是太在意自己的官途,也没有大仇不能报的痛苦,所以相对而言,他更加讨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