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恸哭三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出自清代吴伟业的《圆圆曲》

简介: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太仓(今属江苏)人,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

《圆圆曲》是长篇叙事诗,全诗组织结构严谨,次序井然,前后照应,多用曲笔,叙事、抒情、议论交织在了一起,虽以陈圆圆、吴三桂的离合故事为主要内容,但也揉合进了明末清初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

原诗(部分):

《圆圆曲》清代:吴伟业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释义:

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

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还说红颜流落不是他所系恋,还说逆贼命定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

像闪电般扫荡黄巾平定黑山.哭毕君王和老父亲再和她相见。

注释

1、鼎湖:典出《史记·封禅书》。传说黄帝铸鼎于荆山下,鼎成,有龙垂胡须下迎黄帝,黄帝即乘龙而去。后世因称此处为“鼎湖”。常用来比喻帝王去世。此指崇祯帝自缢于煤山(今景山)。

2、敌:指李自成起义军。

3、玉关:即玉门关,这里借指山海关。

4、恸(tòng)哭:放声痛哭,号哭。

5、缟(gǎo)素:丧服。

6、冲冠一怒:即怒发冲冠,典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7、红颜:美女,此指陈圆圆。

8、天亡:天意使之灭亡。

9、荒宴:荒淫宴乐。

10、黄巾:汉末农民起义军,这里借指李自成。

11、黑山:汉末农民起义军,这里借指李自成。

12、君:崇祯帝。

13、亲,吴三桂亲属。吴三桂降清后,李自成杀了吴父一家。


扩展资料:

前八句是第一段,该段是布局谋篇最成功之处。首先开篇不凡,先声夺人。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鼎湖,即荆山,是传说中轩辕黄帝铸鼎升天处(《史记·封禅书》:“ 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这里代指崇祯皇帝。

玉关,原指位于今甘肃省敦煌市的玉门关,这里代指山海关。出语就点出甲申年惊天动地的两件大事,崇祯之死和清兵入关。重大历史事件对人有一种自然吸引力,激发读者的兴趣。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此联对仗工整,对比强烈,反差巨大,讥讽入骨。“六军”统指明朝的军队,“恸哭六军”和“冲冠一怒”人数虽众寡不同,情绪倒很相似,但是“缟素”与“红颜”不仅在色彩上形成强烈对比,意义上也极为不同。

“缟素”是沉痛的,如果从顺治八年乃至以后的历史角度看,“缟素”象征着对明王朝覆亡的哀痛,象征着对汉民族沉沦的哀痛,而“红颜”则明确无误地指向极端的个人私欲。片言居要,一语中的,使吴三桂的汉奸嘴脸极为丑恶,真是大快人心。

诚然,作者并未提到满清,但是,山海关之战就是清兵入关,这一历史事件的意义并不因作者的忌讳而有所改变。接下来模拟吴三桂的口吻加以辩解,效果是越抹越黑,实为暗讽。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下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哭罢君亲再相见”,似乎吴三桂出于忠于明室,才与李自成不共戴天,好一副正人君子面孔。其实吴先降的正是李自成。甲申年三月,吴三桂投降李自成,将山海关防务交由李自成派来的唐通接管,率领部下前往北京,“朝见新主”,这是吴三桂在永平府(府治河北省卢龙县)张贴的告示中说的。

当吴三桂行至河北玉田县,突然获悉其父被捕和爱妾陈圆圆被刘宗敏掠走,尤其是后者促使他改变主意,“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见人耶!”于是立刻返程杀回山海关,并复信吴襄,声称“父既不能为忠臣,儿亦安能为孝子乎?”可见吴三桂是双料叛臣加逆子,作者却安排他去哭君、亲,煞是好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圆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9

这句话的白话翻译是:”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这句话出自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圆圆曲》,原文如下: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

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白话翻译:

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

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还说红颜流落不是他所系恋,还说逆贼命定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

像闪电般扫荡黄巾平定黑山,哭毕君王和老父亲再和她相见。

此诗通过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全诗巧妙地将吴三桂、陈圆圆同吴王夫差、西施联系起来,同时又运用不少史书典故入诗,从而使诗篇笼罩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扩展资料:

这八句话写明崇祯皇帝吊死景山,吴三桂勾结清兵攻占北京,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句切中吴三桂要害,并以此句为全诗的主旨。指明吴三桂打着复明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陈圆圆而降清的。

诗一开篇就借“鼎湖当日弃人间”代指崇祯之死,然后就写吴三桂打败李自成:“破敌收京下玉关”,极斩截利落。兴兵的名义是为崇祯报仇,然而骨子里却另有怀恨。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二句之妙,一在于对仗精整,以众形独,以素形红;二在于下句“立片言以据要,乃一篇之警策”。它不是靠夸张取胜,而是一针见血以事实胜雄辩,“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事实是吴三桂本人也不敢正视的。

为一已私情牺牲民族大节及全家性命,其行径比较《史记》中为护璧冲冠一怒的蔺相如和将行剌秦王“怒发上指冠”的荆轲,毕竟太卑微,出以吴三桂口吻的“红颜流落非吾恋”,辩解显得无力,“哭罢君亲再相见”的举止于是显得做作虚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圆圆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据说,这是吴三桂的诗。当时他正在关外驻军,听说京城被李自成的起义军攻占,皇帝自杀,自己的爱妾陈圆圆被掠走,于是写下以上两句。

恸哭三军俱缟素——表示哭着看到士兵都在戴孝。
冲冠一怒为红颜——之所以气愤之极(甚至后来引清军入关)都是为了爱人。

一般认为,这是他叛逆、投降,为自己谋求后路的借口。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9-14
马子被人抢,带小弟抢回来。
第4个回答  2019-04-26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出自《圆圆曲》,是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的一首七言歌行。《圆圆曲》当作于吴伟业仕清之前的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 

此诗通过明末清初名妓陈圆圆与吴三桂的聚散离合,反映了明末清初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委婉曲折地谴责了吴三桂的叛变行为。 

全诗(节选)如下: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译文如下:

君王当年离开了人间,将军破敌收京让开了山海关。全军痛哭披上了缟素,哪知道将军冲冠一怒是为了红颜。

还说红颜流落不是他所系恋,还说逆贼命定灭亡是因为迷于饮宴。像闪电般扫荡黄巾平定黑山,哭毕君王和老父亲再和她相见。

扩展资料:

《圆圆曲》是长篇叙事诗,全诗组织结构严谨,次序井然,前后照应,多用曲笔,叙事、抒情、议论交织在了一起,虽以陈圆圆、吴三桂的离合故事为主要内容,但也揉合进了明末清初的故事,抒发了作者极其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一段为开头八句,写明崇祯皇帝吊死景山,吴三桂勾结清兵攻占北京,以“冲冠一怒为红颜”句切中吴三桂要害,并以此句为全诗的主旨。指明吴三桂打着复明的旗号,实际上是为了陈圆圆而降清的。

诗一开篇就借“鼎湖当日弃人间”代指崇祯之死,然后就写吴三桂打败李自成:“破敌收京下玉关”,极斩截利落。兴兵的名义是为崇祯报仇,然而骨子里却另有怀恨。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二句之妙,一在于对仗精整,以众形独,以素形红;二在于下句“立片言以据要,乃一篇之警策”。它不是靠夸张取胜,而是一针见血以事实胜雄辩,“冲冠一怒为红颜”这一事实是吴三桂本人也不敢正视的。

为一已私情牺牲民族大节及全家性命,其行径比较《史记》中为护璧冲冠一怒的蔺相如和将行剌秦王“怒发上指冠”的荆轲,毕竟太卑微,出以吴三桂口吻的“红颜流落非吾恋”,辩解显得无力,“哭罢君亲再相见”的举止于是显得做作虚伪。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圆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