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人食菱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

如题所述

道理

知识是无穷无尽的,人不可能什么都懂,因此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装懂,就难免露馅出丑,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反而不会有人笑你,应实事求是,才能弄懂问题。不要去掩盖自己的短处,应实事求是

古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角生于水中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

有个出生在北方不认识菱角的人,在南方做官,(一次)他在酒席上吃菱角,(这个出生在北方的人)连菱角壳也一起放进嘴里吃。有人对他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再吃。”那人为了掩饰自己的缺点,(护住自己的无知),说:“我并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进去的原因,是想要清热解毒。”

问的人说:“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他回答说:“前面的山后面的山,哪块地没有呢!”菱角生长在水中,(他)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勉强把自己不知道的当作知道的。

扩展资料

菱角,又名腰菱、水栗、菱实等,是一种菱科、菱属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菱的果实。菱角皮脆肉美,蒸煮后剥壳食用,亦可熬粥食。菱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利尿通乳,止渴,解酒毒的功效。味甘、凉、无毒。

菱,原产欧洲。在中国南方,尤其以长江下游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栽培最多。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风干制成风菱可贮藏以延长供应,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有助于健胃止痢,抗癌。有助于治胃溃疡,痢疾,食道癌,乳腺癌,子宫颈癌。菱柄外用治皮肤多发性疣赘;菱壳烧灰外用治黄水疮,痔疮。

菱角其果肉可食,嫩茎可作菜蔬,果有尖锐的角,俗称菱角。生长在湖里,每年8月份左右成熟,菱角藤长绿叶子,叶子形状为菱形,故果实称菱角儿。茎为紫红色,开鲜艳的黄色小花。 菱是一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又称“水中落花生”,果实“菱角”为坚果,垂生于密叶下水中,必须全株拿起来倒翻,才可以看得见。

秋后成熟,果实变硬,野生菱角如不采摘则渐渐从茎上脱落沉于水底,来年发芽。通常在进入二月春天后,就要设置育苗地,密集的培育种苗,到初夏五月底到六月初第一期水稻收成后,就将稻田整地筑地、筑埂,引水入田,移植菱角种苗。

菱角种类繁多,人工栽培的大可有火柴盒大小,野生的较小,小的仅有指甲盖大。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皮脆肉美,味道可口,算是佳果亦可做为粮食之用。一般都以蒸煮后食之,或晒干后剁成细粒,熬粥食之亦可。

菱被国人寓意“棱角分明”、“锋芒毕露”。

英文名:Waterchestnut,Watercaltrop,Singharanut

拉丁文名:T. natans ,T. japonica,T. bicornis ,品种不同名称不同。植物特征

外形:有些犹如牛头,有无角的,一角的,二角的,三角的,品种和外形各不相同。花色:白色、淡红色。

花期:6-7月。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

菱肉含淀粉24%、蛋白质3.6%、脂肪0.5%,幼嫩时可当水果生食,老熟果可熟食或加工制成菱粉,风干制成风菱可贮藏以延长供应,菱叶可做青饲料或绿肥。

江门五邑地区,潮汕地区习惯叫做“莲角”。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北人食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菱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22
北 人 食 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解释: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会闹笑话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1-18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译文:有个北方人,自出生以来就没有见过菱角。后来到南方作官,(一次大家)坐在席上吃菱角,这个人连壳一起放到嘴里。有人提醒他说:“吃菱角要去壳。”他却想掩盖自己的短处,说:“我不是不知道要去壳,是想用来清热呀!”人家问他:“北方也有菱角吗?”他说:“前山、后山,到处都有。”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580514.html?si=1

第3个回答  2007-01-11
北 人 食 菱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菱,并角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的解释: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不懂装懂,这样会闹笑话的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502770.html
第4个回答  2007-01-20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