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注会考试备考期不宜过长三年最好?

如题所述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副教授,中华会计网校辅导专家郭建华郭老师最近接受央广网教育频道的独家专访时,对注会考试备考期做了自己的理解和阐述。以下为郭老师阐述内容:

在搭配问题上,我先谈一个前提问题,就是备考期。这个备考期,我在网上看了很多种说法,五年备考期,为什么五年?因为6+1考试是五年期,所以网上很多都说五年备考期应该怎么怎么考。从我个人角度来讲,因为我从事注册会计师教学将近30年了,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交谈,包括我最近跟学生交谈,我就发现一个问题,一般备考期我谈的三年,为什么三年?我接触很多学生他们打算第一年报三科,第二年报三科,第一年如果有一科挂了没有通过,放到第二年再考,第二年四考,第二年再有一科没有考过放到第三年,这样备考期最长时间一般定在三年。很多学生两年就完成了,当然,全国考生当中一年通过六科的人数也不少。为什么要谈到三年?有些学生给自己定的五年,你想想五年时间太漫长了。这个五年时间对于我们一般的人来讲,青春都耽误在这了。所以我想你不要打算五年通过考试,而且你考的时间越长就会有一个懒惰疲塌。所以尽可能在三年内完成。我接触很多学生当中,基本上两年的时间只剩一科了,或者剩两科。所以我觉得备考期是非常关键,自己做计划的时候不要想五年考过,最好别这样.

如果2017年要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考生而言,中级职称三科,那你注册会计师报名也应该三科跟这个搭配。为什么?比如说会计,中级有《中级会计实务》,注册会计师有《会计》,这两个课程内容几乎都一样,你学了注册会计师,那么中级就可以不用学了,说实在的,因为很多考生我都验证过了,你可以不用学中级的,甚至临考试之前你可以再看看历年考题都能应付考试。再说财管,中级的财管和注会的财管的内容很多也是相通的。再说经济法,注会经济法和中级经济法虽然内容不太一样,但是大同小异。所以,如果你要报了中级三科,注会的三科最好同时报。

第二个方面:如果说你是会计专业毕业的,或者说你目前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我还是认为报三科。哪三科呢?会计、审计、税法,这三科放在一起比较好,为什么?因为本身会计专业,会计和审计同时学的,再加上税法,现在你在事务所工作马上就能用上这些东西。今年财政部已经颁布了三个准则,已经出台,还有一些准则还是要继续颁布了。今年有个最大的问题,今年注册会计师的这本教材变动不大,2018年怎么样?应该变化相当大。比如说22号准则金融登记准则,收入准则,这两个准则一旦要改的话,那么我们教材很多内容都要跟着变。所以今年我在不同场合都说过,会计能考尽可能考,赶紧考过早点解脱,要不然明年变成什么样都不知道了,因为今年教材当中收入准则没有改,收入准则一旦改了,说实在很多内容真的是很难懂的。所以我想在这里,作为会计专业的考生,还有在事务所工作的这些考生,尽可能把这三科赶紧考过。

第三个,一般的考生。一般考生怎么讲呢,一个最不赞成,一个是最赞成的。第一个我说最不赞成的,会计和审计我最不建议大家放在一起考,刚才会计专业放在一起考,是因为他学过。那么非会计专业的,或者一般的学生,这类学生会计和审计这两个放在一起考,很多东西理解不了的,从理解上不太好理解,因为审计用的会计支持比较多,这两科搭在一起我觉得不太好。因为会计准则,审计准则今年要颁布那么多,背都背不过来,所以这两个最不建议大家搭配在一起。最建议大家搭配在一起的是财管和战略,这两个搭配在一起,对我们参加考试是有好处的,很多内容相通,相通情况下容易记忆。但是这个在实际当中,很多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决定到底怎么搭配,比如说非会计专业的,我想考注册会计师,但是没信心,怎么办?先考两个简单的,经济法、税法,把这两个考过有信心了,我再考后面的,这是一种情况。但是,无论怎么搭配,我个人认为,会计应该首先要考,因为会计是我们六科当中的基础性课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