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中国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如题所述

1、知青返乡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央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2、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安徽凤阳点燃“星星之火”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十八位农民以“托孤”的方式,冒着极大的风险,立下生死状,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红手印,  这一“按”竟成了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份宣言,它改变了中国农村发展史,掀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自强不息的小岗人创造出了“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小岗精神。

4、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

1978年1月1日起《新闻联播》每天19:00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直播,同时各省级卫视进行转播。播出时长20分钟,给各个新闻影片加了配音。 并且启用了新的片头。5月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5、中美确认建交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和关系正常化进程的开始。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认并建立外交关系。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1978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重大事件就是中国实施了改革开放。

具体内容介绍: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全会根据中央工作会议的精神,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指出实现现代化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全会在总结建国以来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深入讨论并原则同意《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

制定了加强农业的措施;决定改进国民经济中一些重大比例失调的状况;同时提出对我国权力过于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并且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设备,大力加强实现现代化所必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

全会提出,要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方针指导下,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决定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和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全会选举陈云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形成的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承担起艰巨的使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背景

1978年12月18日-22日,邓小平召开了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是继往开来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淡化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3.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经济

经济上,至1978年为止,尽管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3624亿元,比1965年的1716亿元[5]  翻了一倍多,年均递增率达6.8%,并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但是人民依然贫苦,技术比较落后,并且经过文革后,中共出现一定程度的执政危机和信任危机。

邓小平第三度上台,尝试对当时国内的经济体制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并试图将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转移到市场经济上,邓小平的付出及其改革尝试得到了民众的热烈拥护。

参考资料:中国共产党大事记·1978年—中国共产党新闻     改革开放—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6

公元1978年举行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进行了拨乱反正,并且开始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堪称是20世纪中国第三次历史剧变发生的一年。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两个基本点之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总政策。是强国之路,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扩展资料: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中国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巨大影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1978年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1978年后确立了对内改革的战略决策,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计划经济转移到市场经济等,1978年后确立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中国融人世界,加入WTO等,21世纪全球进入了急剧变化的新时代,中国成为21世纪拉动世界经济增长和影响国际格局变化以及推动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力量,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78年的改革。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

    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制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自此,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到各方面体制,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的关键选择,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4-03
  1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
  新闻联播
  1月24日,苏联携带核能发电机的间谍卫星坠落于加拿大。
  2月16日,中国和日本签署中日长期贸易协议。同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BBS启用。
  2月18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二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对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各项文件进行讨论,通过了准备提交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1976年至1985年发展国民经济10年规划纲要(草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草案》和《关于修改宪法的报告》。
  4月5日,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统战部和公安部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请示报告,决定全部摘掉右派分子的帽子。
  4月28日,西班牙共产党正式与莫斯科断绝关系。
  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
  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发表。
  5月24日,中共中央发出通知,根据宪法规定,重新设置人民检察院,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互相配合,又相互制约,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
  6月25日,阿根廷队在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中,以3比1战胜荷兰队,历史上首次获得世界杯冠军。6月1日至25日,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阿根廷举行。[1]
  6月26日,中国第一座抗高烈度地震公路桥,河北滦河新桥竣工通车。
  7月3日,巴西、秘鲁等8国代表正式签署《亚马逊合作条约》,组成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
  7月13日,中国宣布停止向阿尔巴尼亚提供一切技术和经济援助。
  8月12日,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北京签字。
  8月17日,三名美国人驾驶气球首次完成横渡大西洋的飞行。
  10月22日,罗马天主教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正式被册封。
  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为彭德怀、陶铸举行追悼大会,为他们恢复了名誉,骨灰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
  12月28日,国务院通知,决定在全国恢复增设169所普通高等学校,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以逐步适应四个现代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