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前(战国时期)一尺=几寸,一寸=多少厘米,急急急,速速回答我。

如题所述

1、秦国的一尺约为23.1cm ,1寸约为2.31cm,1尺=10寸。

2、其他时期1尺换算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3、现在的1尺=33.33厘米。

扩展资料:

中国古代度量衡与数学、物理、天文、律学、建筑、冶炼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商鞅为统一秦国度量衡而于公元前344年制造的标准量器铜方升上刻有:“十六寸五分寸壹为升”,用度量审其容。

升遗存至今。战国时期的一件标准量器栗氏量包括升、豆、鬴三个容量单位。《考工记》详细记载了制作这件量器时冶炼青铜和铸造的技术条件及所包括的各个量的尺寸、容量和重量。

长度单位的规定 秦汉时尺长约合今23厘米。南朝太史令钱乐之依照当朝尺长(合今24.5厘米)更铸张衡浑天仪。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下令统一度量衡,用北朝大尺(长30厘米)作为官民日常用尺,用南朝小尺测日影以冬至和夏至。

唐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宋代司天监的圭表尺、元代郭守敬造观星台所标的量天尺都采用隋唐小制。1975年,天文史家从明代制造的铜圭残件上发现当时量天尺的刻度,考定尺长24.525厘米, 与钱乐之浑天仪尺度相符。

在 1300多年间,量天尺尺值恒定不变,保证了天文测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日常用尺,则历朝趋向变大。

重量单位的规定 春秋中晚期,楚国制造有小型衡器——木衡、铜环权,用来称黄金货币 。完整的一套环权共十枚,分别为一铢、二铢、三铢、六铢、十二铢、一两、二两、四两、八两、一斤。一铢重0.69克,一两重15.5克,一斤251.3克,十枚相加约500克,为楚制二斤。

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支战国时铜衡杆,正中有拱肩提纽和穿线孔,一面显出贯通上下的十等分刻线,全长为战国的一尺。

形式既不同于天平衡杆,也不同于秤杆。可能是介于天平和杆秤之间的衡器。战国不仅广泛使用衡器,对杠杆原理也有透彻的认识。《墨经·经下》即有精辟论述。秦汉以后杆秤流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度量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二、尺度的渐趋统一和尚有分工

在周代,尺已有大尺小尺之分,并且有其地区性:以大尺而论,较长的百粒黑黍横排的尺(长24.63厘米)早先起于晋国等夏民族的旧地,其后用于周鲁地区,较短的百粒红黍横排的尺(长23.1厘米)行于中原地区,到战国时这种稍短的红黍尺通行范围更见扩大,黍尺(黑黍尺)终于被后者所取代。只是在制作黄钟之时仍保留以黍尺(24.63厘米)为准的传统。汉以后则有重新起用黍尺的时候。
红黍百粒横排长23.1厘米的尺子确凿有据,有不止一件的实物传世。1932年洛阳金村东周古墓中出土一把长23.1、宽1 .7、厚0.4厘米的铜尺(见《图集》第二页),据考是为战国中晚期物。此外传世的战国尺尚有四支:出于长沙上虞罗氏所藏的铜尺长23厘米,中国历史博物馆藏的铜尺长23厘米、23.1厘米各一支,番禺叶氏所藏的战国镂牙尺长23厘米。《隋书.律历书》所记的十五等尺之一的周尺也长23.1厘米。众多的实物,还有文献为证,证明尺的数值具有充分的可靠性。
地处西陲的秦国,原属周地,当沿用24.63厘米长的黍尺。当商鞅变法,统一度量时,为便于同中原的经济交往,也推行23.1厘米长的尺。据铸造于公元前344年的商鞅铜方升实测,其深一寸经折算等于2.32厘米,和23.1厘米为尺极接近,这也是战国秦尺的一个间接的物证。
楚国的尺子原先短于中原的铜尺。解放前安徽寿县出土的楚铜尺长22.5厘米,而长沙出土的楚铜尺长22.7、22厘米。可见楚国也自有一套尺度,后来由于商品交换的发展,楚尺也向23.1厘米看齐。
23.1厘米的尺子,在战国时除中原地区外,西至秦、南至楚都已行用,统一趋势渐明。目前学术界公认这是秦王朝统一前秦尺的长度,统一后即以此推广于全国。但吴承洛在《中国度量衡史》》中提出的数据是秦尺长27.65厘米(“周尺之一丈为秦尺之七尺二寸”),此说多年来颇遭冷落,前些时候秦俑考古队的同志为文考证,肯定了吴氏之说,看来这个问题还有重加研究的必要。
肯定吴说的理由是:一,秦始皇陵西侧二号铜车衡长79厘米,其尺寸约为真车之半,按秦尺长27.65厘米计,舆长5.714尺,接近于《史记·秦本记》所说的“舆六尺"之制,如按23.1厘米为一尺计,则舆长就超过六尺(6.8尺)了。二、陶俑法冠一般长0.16至0.8米。按秦尺长27.65厘米计,基本上符合《本纪》》的“法冠六寸"的记载,如以23.1厘米计,则其六寸只合0.14米不到,出入就很大了。三、据《云梦秦律·工律三》所载,承骑法定高度要求须满六尺;兵马俑坑出土的乘骑马高1.72米.即当秦六尺以上,如按23.1厘米计,马高将达七尺四寸有余了。这些确切难移的材科理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可见,说秦尺长27厘米以上,也是有实物为据的,吴氏之说未可一笔抹煞。
秦明文“数以六为纪”, “度以六为名”。 六尺、六寸之尺(长27厘米余),应在始皇称帝前已存在,并非在秦统一后才于一朝一夕间始有此加长的“始皇新尺”,秦统一至汉,此等尺仍继续通行并未随秦统一而废。看来周代有大尺小尺,秦代尺也有大小两制,此事不足为怪。23.1厘米为秦小尺一尺之长度,而27厘米余为秦大尺一尺之长度。有可能长27厘米以上的秦大尺倒是秦地原先行用的尺子。尺子偏大或许也就是“好大求多”的秦文化的一个具体表现,而长23.1厘米的秦小尺倒是后来自中原传入者(用于与中原的商品交流)。与大尺是各有分工的。
我在这里可以再补充一条:秦半两钱“径一寸二分"(《史记·索隐》引《古今注》所云)重十二铢。十二之数都和秦的崇水德,“水数六”有关。据《泉汇著录》,半两钱约合市尺一寸一分,小者九分。实测,平均可按市尺一寸,即3.33厘米计祘。秦尺(大尺)如按27厘米余计,则其一寸二分正合市尺的一寸,而23.厘米乘一寸二分,则只长2.77厘米,比实测半两钱之径小得多了。
如果说23.1厘米是秦小尺之长,则秦大尺一尺应是小尺的一尺二寸。《吕氏春秋.仲夏适音篇》云:“断两节间之三寸九分而吹之,以为黄钟之宫。”黄钟长八寸一分,与三寸九分,“合而为十二寸,即律吕全数。全数之内断去三寸九分,余八寸一分即为黄钟之长。”(朱载堉在《律吕精义》中语)。已知秦小尺长23.1厘米,乘1.2,其结果27.72厘米。大尺即度律吕全数者。
前面提到黄钟尺长为黍尺(24.63厘米)的九寸,即22.167厘米,但秦代却是以小尺的九寸,即20.79厘米为黄钟之长的。其故何在?原来秦“音上大吕”(《史记·封禅书》)。古黄钟之长原为黍尺之九寸; 大吕为八又二百四十三分之一百○四寸,按此比例推祘,大吕之长适为黍尺的8.428寸,等于20.78厘米,这20.78厘米正是大吕之长,短于古黄钟之长。由秦之黄钟其名,大吕其实,正可见“音上大吕”之说不谬。以秦代大尺论,大吕之长约为其75%。这种以大尺为度律吕全数者,并用于度乘舆、法冠、兵符之长、乘骑马之高、法钱之径等场合。商鞅所定的23一厘米的尺子只用于日常交易之中,而度乘舆、法冠、兵符、乘骑、钱径,则用27厘米余的尺子,大尺小尺并行,各有分工。
23.1厘米的1.2倍为27.72厘米,这就是秦大尺一尺之长。秦以后,北魏前尺长27.8厘米,隋万宝常律吕水尺长27.396厘米,与秦大尺似有一定的历史渊源,吴氏数据27.65厘米,虽欠精确,然也不算离谱。
尺以上的长度单位是丈,丈以上有里。“三百步为里”,在六尺为步的条件下,一里就是一百八十丈,唐代起改以五尺为步,但里为三百六十步,里长仍为一百八十丈,迄于清代未变。然而各时期尺度之长不同,同样名为一百八十丈的一里,其长度就并不一致。春秋战国时步里之尺也按23.1厘米计,合清营造尺(32厘米)的七寸二分余,因此其里就短于清代之里,看到这一时期古书上的里数心里就要打一个七折。顾炎武《日知录》中说:“《谷梁传》鞍去国五百里,今自历城至临淄仅三百三十里。……孟子谓舜卒鸣条,文王生岐周,相去千余里,今自安邑至岐山亦不过八百里。《史记》:“张仪说魏王言从郑至梁二百余里,今自郑州至开封仅一百四十里。……”(卷32“里”条)这些话可为春秋战国时百里为清七十余里的例证。

比较复杂,我也不太好摘取,你具体看吧。
http://www.chinajl.com.cn/bbs/showtopic-147.aspx

参考资料:http://www.chinajl.com.cn/bbs/showtopic-147.aspx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8-21
1、秦国的一尺约为23.1cm ,1寸约为2.31cm,1尺=10寸。
2、其他时期1尺换算
汉时,一尺大约21.35—23.75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时,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时,木工一尺合今31.1cm。
3、现在的1尺=33.33厘米。
第3个回答  2010-09-05
一尺=十寸,1寸 = 3.3333333333333厘米 (10/3 cm)

谢谢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