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青春期与异性同学交往作文

如题所述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社会也存在类似物理磁场中“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心理现象。职高生正处在独立意识强盛的青春期,随着性生理的成熟,性意识也逐渐形成和发展,自然会产生一种喜欢接近异性的感情倾向。这正如平常我们吃饭、睡觉、出生、死亡一样普通自然,别无二致。事实上,男女同学之间正常接触和建立友谊是有益无害的,对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积极的作用。
一、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积极作用
1、有利于活动中互相激励。一般职高生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在异性面前心理总是有难以言表的愉悦和兴奋,而且愿意表现自己的长处。有些女生说:“我觉得男生心胸开阔,和他们在一起我的心胸也开阔了”,一些男生说:“在运动场上只要有女生,我们就跑得特别卖力,也不知道为什么?”其实这是异性心理效应,男女生交往时彼此之间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了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有利于智力上的取长补短和情感的相互交流
研究表明,男女的智力类型存在着差异。男性思维往往离奇、大胆、灵活,擅长抽象逻辑思维。女性思维敏捷、细腻,擅长具体形象思维。通过交往,男女同学均可以从对方那里取长补短,从而有助于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同时异性之间不带爱情色彩的情感交流,可以使人感到温暖,达到心理上的平衡。一般来说,女性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男性的情感粗犷热烈,且容易外露。正常的异性交往给双方造成了一个发展各自优点的最佳环境,男女生都想成为异性注目和欢迎的人,都会极力地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这是自我发展、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最佳心理环境,对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是一个难得的促进。
3、有利于个性的互相丰富。我们知道,处于集体中的个人,交往范围越广泛,精神世界也就越丰富,个性发展也就越全面。英国著名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后,我们每个人都只还是一个苹果。但是,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以后,我们每个人都有两种思想。甚至,两种思想发生碰撞,还可以产生出两种思想以外的其他思想。”中学生正处在思想的敏感期和活跃期,其在思想观念上的片面性、局限性不利于自身的成熟和完善,异性交往利于双方在信息传递、思想沟通和感情交流方面取长补短,对于其思想的成熟和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4、有利于了解异性,消除神秘感和好奇心,增进健康的性心理。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与异性交往的需要。压制这一需要,不利于身心健康。世界是由男女两种性别的人构成的,我们的班集体是由男生女生两部分同学组成的,男生女生如果“一分为二”,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的班级就没有活力,没有凝聚力。
二、遵守异性交往的准则。
1、要自然、适度。所谓自然,就是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言语、表情、行为举止、情感流露及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既不过分夸张,也不闪烁其辞;既不盲目冲动,也不矫揉造作。消除异性交往中的不自然感是建立正常异性关系的前提。自然原则的最好体现是,像对待同性同学那样对待异性同学,像建立同性关系那样建立异性关系,像对待同性交往那样进行异性交往。同学的关系不要因为异性的加入和存在而变得不舒服或不自然。所谓适度。男女生交往理智从事,注意自尊自爱,言谈举止做到文雅庄重,不宜过分亲昵,显得自己轻浮,引起对方的反感;不宜过分冷淡因为这样会伤害对方的自尊,使人觉得你高傲无礼、孤芳自赏、不可接近;不宜过分拘谨,从心理上像对待同性那样去对待异性的交往,该说的说,该做的做。因为友谊本来就是感情的自然发展,不必有任何矫揉造作。只有把握好了这个度才能使异性友谊在积极、健康、纯洁、质朴的氛围中得升华。
2、要注意交往的场所和方式。应该以在集体活动中交往为主要方式。集体活动的场所、气氛和方式更容易消除男女生交往羞怯感,更有利于提高智力、丰富感情、发展个性。同学们各有所长,或幽默健谈,或聪明善良,或稳重干练,或活泼开朗……集体交往的形式丰富多彩,如唱歌、游戏、竞赛、小发明、小制作等。个别交往时应注意时间、地点、场合的选择。
3、要消除羞涩感。交往过程中,态度要诚恳,语言、表情、行为举此、情感流露及所思所想要做到自然、顺畅,要注意消除异性间交往的不自然感。有的同学与异性交往就容易脸红,这一点不必在意,脸红是青春期的逼上梁山现象,不要怕脸红而放弃与异性交往。不要哗众取宠。卖弄自己见多识广而哇啦哇啦地讲过不停;或是有意显示自己大方,在异性面前摆阔气,贬低同性同学会使人心生反感。
4、要留有余地。虽然是结交知心朋友,但是所言所行要留有余地,不能毫无顾忌。比如谈话中涉及两性之间的一些敏感话题时要尽量予以回避,交往中的身体接触要把握好分寸,不能过于轻浮,也不要过于拘谨。在与某位异性长期交往中,要注意把握好双边关系和程度,不要走得太深,太远,以免超越正常的异性交往。
5、不伤害对方的自尊心。交往中难免出现一时幼稚冲动,纸条和情书事件时有发生。收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