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什么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如题所述

实行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根据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党的中心工作的要求制定的重大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实践充分证明,实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为我国发展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对外开放范围、领域、层次不断拓展,“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步伐加快,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入实施。

从沿海开放到内陆沿边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到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从制造领域开放到服务领域开放,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开放大格局。新一轮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实现了发展的主动,进一步拓展了发展空间,也给低迷的世界经济注入新的动力,给经济全球化前景增添了亮色。


扩展资料: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有助于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2013年9月至2018年4月,国务院先后批复设置了上海、广东、天津、海南等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这是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将继续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力转变政府职能,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加快形成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

“推动多边和双边合作深入发展”提供了全球治理改革的新路径。经济全球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必经之路,多边贸易体制为各国带来了共同机遇。在各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的今天,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紧密联系,各国都是全球合作链条中的一环,日益形成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中国主张坚定捍卫多边贸易体制。近年来,中国始终支持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在全球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40年来,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对外开放,高水平的开放推动了高水平的发展。面向未来,我们必将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胡锦涛强调: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对外开放 发展中国 造福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3

我国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原因如下:

1.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3.扩大对外开放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扩展资料:

过程

我国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的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是创办经济特区。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侨胞众多,资源丰富,便于吸引外资等有利条件,决定对两省的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自主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抓紧当时有利的国际形势,先走一步,把经济尽快搞上去。

第二步是开放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全部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共14个大中港口城市。

第三步是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长江、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座谈会纪要》,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区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并指出这是我国实施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布局。

第四步是开放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进入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逐步由沿海向沿江及内陆和沿边城市延伸。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长江沿岸的芜湖、九江、岳阳、武汉和重庆5个城市。沿江开放对于带动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到1993年,经过多年的对外开放的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和完善政策,我国的对外开放由南到北、由东到西层层推进,基本上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这样一个宽领域、多层次、有重点、点线面结合的全方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至此,我国的对外开放城市已遍布全国所有省区,我国真正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对外开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对外开放是由现代化大生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具体如下:

1、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国际性,现代科技既不是一国所创造,也不为一国所拥有,而是国际合作共同发展的结果。任何一个国家,封闭起来,都无法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现代化大生产意味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联系和世界市场。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生产所需要的所有产品,消费自己所生产的全部产品。

3、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则能扬长避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取得最大效益。对于我们这样一个经济、技术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引进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尽快缩短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以使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减少代价,少走弯路,就显得更加必要。

扩展资料: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特点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国际经济关系发展的基本原理,总结国际、国内的历史经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回顾我国对外开放20年,我国对外开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渐进式开放。我国开放是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以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为重点,逐步向中、西部内陆地区推进的,既保证了对外开放的不可逆转,又避免了盲目开放给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开放。我国对外开放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安全。

第三,我国对外开放是以经济开放为基础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我国的开放首先是从经济领域开始的,以后也是以经济开放为基础和重点。同时也包括积极发展同其他各国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向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开放。无论哪个国家、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也无论是穷国还是富国,我国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它们的经济贸易关系。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 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打开国门搞建设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16

  我国只所以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是因为:

  1、历史的经验一再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行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闭关自守只能导致落后。

  2、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只有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经济资源和科技成果,才能发展自己,赶上当代世界的科技和经济发展潮流。实行对外开放,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规律。

  3、扩大对外开放要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以克服我国资金短缺、技术落后、管理知识不足等困难;可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趋利避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实行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知识延伸:

  1、对外开放的意义

  ①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

  ②有利于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充分利用国外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现代化建设。

  ③有利于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开创了世界进入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局面。

  2、为什么要进行对外开放?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要发展必须走向世界。

  ②只有对外开放,才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才能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紧跟新科技革命的发展潮流,追赶世界先进水平。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3、如何坚持对外开放?

  ①我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世界上所有国家开放,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都要开放。

  ②要处理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同时,必须打开大门搞建设,把对内搞活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③总之,既要积极敞开国门又要维护自身安全;既要借鉴、吸收一切先进的东西又要抵制一切腐朽的东西;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12-27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全一册(部编版)初中政治课程在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