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列举一下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越多越好哦,哈哈

有些不是很明白,怕分不清楚,大家多帮我列举一些吧,谢谢大家,呵呵

时点指标反映现象在某一时刻(瞬间)状态上的水平。例如月末物资库存量、年末职工人数、存款余额等。时点指标与时期长短没有直接关系,且不具有可加性。

时期指标是一段时间内积累的总量,其基本特征有两点:第一,指标的数值严格随时间长短变化;第二,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如产量、产值、成本、利润等

平均人数=(年初人数+年末人数)/2,这个计算公式本身并不存在什么问题。流失人数是一个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是一个时期指标。而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采用这样一个指标来计算流失率,对于很多企业来说,结果往往会失真。比如某公司在2月招聘大量员工入职,试用期3个月过后,大多数都留在了企业,但是过后2个月,新员工中又有大量员工流失,这样的话,年初的人数中没有包含了新员工,年底的员工人数中同样也是没有包含流失的新员工,但是流失人数中包含了这些新员,在该指标就会被放大。该指标的问题在于分母中使用了两个时点指标,而时点指标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不能反应真实的情况。那么,如何处理才能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呢?解决办法有两个:一是分母变成(1月员工数量+2月员工数量+……+12月员工数量)/12;或者变成年初的新员工数量+本年度内成为正式员工的数量。这样操作,就解决了上述问题。所以,在使用时点,需要注意指点时点只是反应一个时点的问题,要算平均数,需要多采集几个标志点加总平均。或者干脆使用时期指标,上面的第二种的解决方式,年初的新员工数量+本年度内成为正式员工的数量就变成了时期指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8

举例说明:

招生人数和毕业人数是时期指标。
从业人数和失业人数是时点指标。

区分方法:

假设去年的招生人数加上今年的招生人数可以表示两年的总招生人数,有实际的含义,而今年的失业人数加上去年的则没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不可加的。

时期指标的特点:

    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相加后表示较长时期现象总的发展水平。例如,将   一年内12个月的钢产量相加就得到全年的钢产量。

    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包含时期越长,指标数值越大,时期越短,指标数值越小。

    时期指标数值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例如,月产量是对每天的生产量进行登记然后累计得到的,年产量是将12个月的产量累计得到的。

时点指标的特点:

    不同时点的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即相加后不具有实际意义。

    时点指标的数值大小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

    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因为不可能对每个时点的数量都进行登记,通常是隔一段时间登记一次。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