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内画的起源

如题所述

衡水内画的起源画鼻烟壶。

内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起源于画鼻烟壶。内画的画法是以特制的变形细笔,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质的壶坯内,手绘出细致入微的画面,格调典雅、笔触精妙。现代内画艺术源于京派,分为京、冀、鲁、粤、秦五大流派。

其中尤以冀派内画、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大,不久前已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冀派内画的发源地——河北衡水,还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内画之乡”。2008年6月7日,内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内画,又称内画鼻烟壶,是中国一种特有的传统工艺,它的产生与高度透明玻璃的炼制、掏膛技术的成功是分不开的。内画艺术分为京、冀、鲁、粤四大流派,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叶派内画创始人叶仲三大师,生于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1945年。堂号“杏林堂叶”。

相传嘉庆、道光年间,一个外地小吏到京城述职,寄宿在庙里,因鼻烟快吸完了,就用烟签刮烟壶中剩下的鼻烟。庙里的一个和尚看到烟签在壶的内壁留下很多刮痕,很有国画的线条感,就将其拓展成了内画壶技艺。

文化特征:

衡水内画选题以人物肖像见长,最具衡水内画鼻烟壶艺术特点的是婴戏图和百子图。“衡水内画”的风格可概括为:立意深邃、构图严谨、线描技法丰富、设色协调精润、书画并茂、雅俗共赏。

从绘画工具到绘画技法及绘画形式有三项创新:金属杆钩毛笔、油彩内画、系列烟壶。迄今为止,无论在艺术风格、工艺技法、花色品种、从艺人员、市场营销、社会影响等方面,衡水内画都暂居领先地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