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为什么要离开焦家?

急!!!

她丈夫见焦母对她很不满,便让兰芝先回娘家。等婆婆气消,就接她回来,于是兰芝回娘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2-21
她婆婆不喜欢她,又给她老公找了个她婆婆喜欢的女的
第2个回答  2014-02-21
1)“婆婆逼归”说。诗歌中的焦母是一个极端蛮横无理的女性,是封建礼教和封建家长制的化身。这就决定了她在家庭中至高无上的权威,她一直一意孤行而无人敢阻。而媳妇刘兰芝又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性格坚强的女性。因此,婆媳之间的冲突就不可避免,兰芝被遣也是不可避免的。
(2)“无子”说。《礼记》中记载我国古代的一种离婚方式----“出妻”。出妻,亦称休妻,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离婚方式。出妻的理由有七项,即“七出”:①不顺父母,为其逆德也;②无子,为其绝世也;③淫,为其乱族也;④妒,为其乱家也;⑤有恶疾,为其不可与共粢盛也;⑥口多言,为其离亲也;⑦窃盗,为其反义也。从诗句“公事二三年”“贱妾留空房”中可看出,兰芝犯了“无子”的大过。由是观之,焦母迫害兰芝用的是第二条。《礼记》中还规定:“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 焦母压制焦仲卿用的就是孝顺这一条。刘兰芝回娘家后,
也遭到家长的威压。
(3)“恋子情结”说。焦母与仲卿相依为命,把自己博大的母爱专注于焦仲卿一人身上。儿子结婚后,与爱妻兰芝感情笃厚,势必引起焦母的妒忌之心,于是对自己多才多艺、勤劳贤惠的媳妇百般挑剔,这也是兰芝被遣的一个原因。
(4)“夫妻不和”说。从被遣的过程中看,提出“遣事”的不是婆母而是兰芝本人。兰芝何以自请遣归?因为她与焦仲卿无感情可言。封建时代男女的结合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焦刘二人概莫能外。再者,加以兰芝婚后不幸的是“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贱妾留空房,相见唱日稀。”“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因此,向丈夫提出“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我通过教读本课,认为还应有以下两种可能:
(1)“聘礼太多”。古代订婚时,男方须向女方行纳聘礼,称“行聘”。在诗歌“兰芝拜别婆婆”这个情节中有“受母钱帛多”一语,可见焦母对兰芝家的聘礼可能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围,于是对此怀恨在心,本来焦母就是“久怀忿”,加之想到把兰芝娶回家又花费了较多的礼钱,更是气不打一处来,那么休掉兰芝也是在意料之中!
(2)“门不当户不对”。门当户对的婚姻取决于双方的经济条件,物质基础以及社会背景,如果双方条件相同或差别不大,那么这种婚姻比较容易演变成为和睦长久的婚姻;否则容易发生婚变。焦仲卿是“贵家子” 、“大家子”,并且“仕宦于台阁”,而兰芝“贫贱”则是“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的“贫贱”之家女子。身份、地位的贵贱正是焦母所心知肚明的,那么焦母会自然因为这个而休掉兰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