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高收益理财诈骗如何防范?

如题所述

近几年,投资理财类诈骗案件呈现多发趋势,这些自称“低门槛、高收益”虚假理财平台,它们到底有哪些特征,又暗藏哪些陷阱?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虚假超高收益理财平台诈骗的几个特点。

(一)虚假高收益理财平台诈骗如何识别?

    不正常的高收益,极具煽动性。
    贪婪是人类永远的软肋,骗子就用高收益迷惑投资者。广告无一例外地宣传具有超高的年收益率,动不动就20%以上,有的高达30%,甚至更高。
    评判一家理财平台是不是诈骗,不是看广告,一个非常有效且简单的手段,就是看产品的收益率有多高。收益低的不一定安全,但收益高的一定不安全!

    公司背景模糊,承诺100%挣钱。
    骗子仿佛都有特殊能力,他们的项目不管遇到什么状况,都能够盈利,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买入。
    实际上,这些虚假理财平台往往对其自身经营情况、投资情况模糊处理,大部分受害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的钱投资到什么地方,也不知道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但你要知道,目前除了国债、存款之外,很难再看到保本保息的产品,更别提高收益的保本保息理财了。如果有,那肯定是违法或不合规的。

    先让受害人尝点“甜头”。
    骗子一般会让第一次投资的用户成功在短期内收回本金和利息,以解除受害人心理防备,鼓励受害人继续复投。当你发现赚钱原来是这么简单的时候,你就已经掉进了他们的陷阱。
    有些人尝到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为了让钱生钱,不惜向亲朋好友借钱,甚至卖房筹款等。

    网站访问效果不好。
    虚假平台基本都是租用境外服务器,且多是私营小平台,虚假平台遭用户举报时,网站会被封锁,因此经常会访问无效。这时虚假平台会更换域名,重新运行,所以虚假平台一般都不止一个域名。
    另外,虚假平台一般不提供公司座机信息,大多留400开头的诈骗电话。

    要求投资人发展下线。
    为了快速扩大被骗人群数量,一些虚假理财平台也借用传销模式,要求投资人发展下线。如果一家平台要求投资者大力发展下线,给非常高的报酬奖励,比如20%、30%的现金奖励,这种就很有可能是虚假平台。

    跑路前做更大力度的优惠活动。
    短期内忽然无端搞大量的优惠活动,这也是骗子平台惯用的伎俩。
    由于本身的运营模式存在极大的问题和漏洞,高收益率的平台在资金链快要撑不住时,就索性来一个优惠力度更大的活动,再卷款而逃,平台网站也丢在那里不管了。

    换个马甲继续骗人。
    许多跑路的高收益率平台,过一段时间后卷土重来,一般他们会重新为平台取一个名称,但运营模式基本是一成不变的,即同样以高收益率为噱头,发布高大上的融资标的,融资金额均以亿计。

(二)虚假高收益理财平台诈骗如何防范?

面对虚假高收益率的平台,如何避免上当受骗?我们除了要能识破他们的运营套路以外,还应当从自身做起,切实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一、少一分贪念,多一分理性 。几乎所有与金钱有关的上当受骗,皆因人本身对金钱的贪念和欲望太重。贪念少一些,不盲目相信 “天上掉馅饼”、“今天能捡大便宜”之类的可笑说辞,面对金钱诱惑,让自己先静一静,不停反问自己:“这真的可靠吗?”守住自己的底线和理智。一旦年化率超过10%,你就应该警惕起来,多从平台背景、运营模式、风控能力方面确认该平台是否可靠。

二、在日常生活中,常告诫亲人、朋友远离超高收益平台。尤其是风险防范意识较低的老人,要远离以高额利息为诱饵的虚假平台。一旦发现身边的亲人或朋友深陷泥潭,应立即报警。让其意识到已经上当受骗,应以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避免让更多无辜的人卷入。

三、有闲散资金用于投资,应把投资目光转向正规可靠的理财产品,比如银行存款、指数基金。收益虽然不高,但安全性更有保障!
最后请记住一点,超高收益比的理财产品往往全是骗子们设下的圈套,虚假高收益诈骗就是抓住了受害人的暴利心理,请大家一定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认准正规渠道正规产品,保护好个人财产,谨防投资理财类诈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2-17
第一,谨记投资是有风险的,不宜有赌博心理而冒险入局。消费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财观念,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稳赚不赔”“无风险、高收益”宣传,不要投资业务不清、风险不明的项目。理财产品如果承诺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就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要记住投资是有风险的,别受高收益诱惑而冲动投资。

第二,谨记选择正规机构。购买理财投资产品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正规机构和正规渠道。建议消费者尤其是老年人群,在购买投资理财产品前,多咨询正规金融机构的专业人员,多与家人商量,对投资活动的真伪、合法性进行必要的判断和了解,防范不法分子诈骗侵害,警惕非正规机构的疯狂营销揽客行为。

第三,注意提防集资诈骗套路。集资诈骗多有“击鼓传花”和“庞氏骗局”特点,往往是以新还旧,缺乏实际业务支撑和盈利来源,不存在与其承诺回报相匹配的项目,容易发生卷款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不要被“保本高息”“保证收益”等说辞迷惑。

第四,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慎重对待合同签署环节,不在空白合同签字。不随意提供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以防被冒用、滥用或非法使用。若发现疑似非法金融活动,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或向有关金融监管部门反映情况。

仅供参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