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考试重点归纳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人生观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它决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标。

2、人生道路的方向。

3、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

二、爱国主义及其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个人品德

1、个人品德是通过个人自觉的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2、个人品德具有鲜明的特点:

(1)实践性。

(2)综合性。

(3)稳定性。

3、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个人品德对道德和法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个人品德是个人实现自我完善的内在根据。

(3)个人品德是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的主题精神力量。

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1)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

(2)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

2、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

(1)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

(2)社会理想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聚和升华。社会理想的实现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并体现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具体实践中。

五、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1)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2)助人为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君子成人之美"、"为善最乐"、"博施济众")。

(3)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4)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人民未来。

(5)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