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师范学院法学专业怎么样?

如题所述

一、专业简介
法学专业自2003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本专业已经培养了1200余名毕业生,目前在校学生人数达370余人。
本专业师资力量均衡,拥有一支结构较优的教师队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 名,“双师型”教师5名。法学专业教师注重科研,近年累计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和参与校级、省级项目共计20多项。
本专业课程设置结合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需要,为学生提供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平台,近几年学生参加司法考试平均通过率均在80%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法学专业于2014年成功申报省级“卓越法律人才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开设了相当数量的实践课程。学生通过庭审观摩、专题辩论、模拟审判、非诉业务技巧、司法见习、专业实习等教学环节的设计,大大增加与实践接触的机会,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另外,学院在2007年耗资百万设立了专门的模拟法庭,其布局完全依据法院设置,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学生可以在里面进行大规模的超仿真实训,真实的案件、职业的模拟运作、法律的现场运用,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实现知识转化提供了重要场地,同时学生也可以及早了解社会及职业要求,打开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联系的通道。本专业学生就业前景广,就业率高,近几年均达到97%以上。
二、本专业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培养热爱法律事业,适应我国法学改革发展需要,具有良好思想品质、职业道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具备法律、外语、计算机等方面知识,具备处理法律事务能力的,能在地方基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司法行政机关等单位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律顾问等工作,具备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毕业后经过实践锻炼,成为能力突出、业务优秀的法律工作应用型复合人才。
三、专业特色
特色一 深化校地合作,建立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模式
依据法学专业的专业学科特色和师资情况,结合地方区域特点和学校应用技术化转型的总体目标,我院积极与地方发展共建关系。目前依托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计划,我院与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签订四川省卓越性示范基地建设协议,开展多方位、多类型的合作活动。
特色二 充分利用“模拟法庭”和“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进行实践能力的训练
通过“第二课堂”,开展演讲赛、技能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通过民事、刑事、行政模拟法庭教学进行各种法律综合技能训练。我院模拟法庭教学以其全员参与、涉案广泛、程序规范、训练严格等为突出特征。在模拟法庭的“证据的提供阶段”,我们看到了学生的文字速记和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和调查研究能力;在“开庭”阶段,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法律思辩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概括能力;在文件的归档总结阶段,我们看到了学生做事的严谨、认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特色三 以职业资格考试为目标,课程设置科学规范化
我院依据现有师资开设了16门法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并增加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型课程。所设置的课程既可以满足学生理论学习的需要,也可以帮助同学更加顺利地通过职业资格考试。
四、毕业要求
(一)基本素养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达到50分及以上,军事训练达标。
2.具备一门外语听、读、说、写等方面的综合素养、计算机基础理论及应用的综合素养。
3.具备较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形成具有传统文化底蕴与现代精神的健全人格。
(二)专业知识
1.专业核心知识。以法律素养养成为导向,掌握法学专业核心课程的基本内容。
2.掌握较扎实的法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初步掌握科学技术创新的思想和方法。具有利用学科知识与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发展动态。
3.专业方法知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受到法学思维和处理法律事务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专业应用知识。主要包括法律实务操作,具有庭审观摩、模拟审判、非诉业务技巧、法律文书写作等知识和实践性体验。
(三)专业能力
1.专业学习能力。学会通过法理学、民法、刑法等理论知识学习来建构专业知识,利用课余时间熟悉行业领域的各种动态,保持前瞻性的专业发展眼光。
2.专业应用能力。具有较强的法律实务处理能力;掌握行政法案例研究、民法案例研究等分析方法;掌握非诉业务技巧等处理问题的实践能力。
3.专业研究能力。具备理解法学理论前沿和法制建设趋势的思想方法,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4.专业表达能力。通过演讲与口才、法律文书写作、开展专题辩论活动掌握口语表达、文书写作的能力。
(四)职业素养
1.行业认知素养。了解法律专业的历史、行业需求、规模,把握法律专业发展机遇,知晓未来三五年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2.行业体验素养。了解律师、法院书记员、法官、检察官等岗位特点,具有某些岗位的实践经历和体验。
3.岗位规范素养。具备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公平正义等基本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坚守法治精神。
4.岗位实操能力。熟悉相应工作岗位的操作流程,具备相应工作岗位的关键能力。通过法学理论知识学习,模拟审判实践体验、学习非诉业务技巧、掌握法律文书写作、学会分析处理行政法案例、民法案例、经济法案例等。
(五)创新创业能力
浓厚的创业兴趣、完善的创业沟通能力、坚强的创业毅力、优秀的学习能力和丰富的创业知识。
五、学制、学时、学分要求
1.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2.总学分要求:
第一课堂学业学分:158学分。
第二课堂素质活动与德育学分:10学分。
3.学位:取得毕业资格,并符合学校规定的学位授予条件,授予法学学士学位。
六、专业主干学科及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
核心课程
: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律史、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法律职业伦理、经济法、商法
七、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庭审观摩、模拟审判、专题辩论、法制宣传、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自考/成考报名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https://www.87dh.com/x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